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体育人文社会学是研究体育运动领域中各种人文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综合性学科,它是以一个具有庞大的学科群为基础,包含了十几门已经成熟和接近成熟的学科及数门正在发育成长的新兴学科.  相似文献   

2.
自从“范式”一词出现以来,对它的研究与探讨便成为诸多学者孜孜以求的一项论题,对其内涵的界定也在诸多学术流派的争论中日渐清晰与深化。“范式”最初由科技哲学家库恩提出,随着人们对各项学科理论本源的深究而不断的发展应用到了多门学科当中。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对理论范式的科学界定日渐实用化,理论范式也逐渐发展成为人们构建学科理论基础的一个参照系。本文从宏观上研究并构建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范式是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发展的趋势与必然,对规范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概念、构建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体系均具有重要的开创意义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
4.
教育社会学是具有科学和人文双重属性的学科。我国教育社会学研究在科学化追求中对学科的人文性有所忽视,有必要对这一学科特点加以补充论证。具体来说,教育社会学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教育社会学视野中的教育是一种蕴涵着客观性、开放性、理想性和超越性的社会事实;第二,基于人、教育与社会三者之间整体、动态的关系取向,教育社会学重视教育与社会的互相“发现”,关注人的和谐发展;第三,饱含人文精神和价值关怀的教育历史文化传统及其现代转型有待教育社会学返回历史深入挖掘。由此构成了一条基于文化传统创新、彰显文化自觉和自信、建构具有本土特色和世界意识的中国教育社会学理论体系的可能进路。  相似文献   

5.
《嘉应学院学报》2017,(11):90-96
拯救青少年体质的关键是提高学校体育的生命力,深入挖掘学校体育人文价值是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生命力的有力保障.以人文教育思想发展进程、西方思想家对人文教育观的认识,人文教育的时代困境为理论基础,以质性研究范式为视角,以体育教学活动的情境性和过程性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中学优秀体育教师进行深度访谈,探讨学校体育人文精神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研究认为学校体育人文教育价值实现途径主要有以下四点特征:(1)情境设计过程强调开放性、主动性和创造性;(2)教学方法选择强调多样性、灵活性和趣味性;(3)学习体验过程强调主体性、积极性和自主性;(4)课堂评价结果强调参与性、情感性和成长性等.  相似文献   

6.
7.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是精神超越性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具有审美特质的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是重视道德意识的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是需要对人进行个性培养的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人的潜能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是综合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8.
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人文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体育课教学强调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程目标中体现人文教育、在教学模式中体现人文管理、在教师形象中体现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已经出现了新的趋势,素质教育已经成为重头戏,所以,体育教学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是把锻炼人的体能作为最终目标的,但是,在现在的形势下,我们提倡体育教学,已经不仅仅针对体能方面的培养了,还要注重人文方面的思维树立。这样不但遵循了马克思关于人的理论思想,也是顺应了中国的现实。所以,我们要在“善”和“美”两个方面加强培养,所谓“善”就是要培养一种公平公正的心理,所谓“美”就是要提高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论述了高职体育课程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根据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社会适应为目标,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提出了完善体育课程体系,拓宽体育教师人文视野,优化体育课堂人文环境,整合校园体育文化资源的相关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马春梅 《考试周刊》2013,(47):119-119
本文认为,应从体育课程的改革、深化体育教育的人文理念及体育评价体系的改进等方面加强高校体育课程中的人文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2.
“人文性”作为时代的主题,有力地冲击了原有的课程价值框架,使课程的价值预设进入一个新的视界,过去被忽略,被遮蔽的一些因素得到挖掘和重视,课程的整体价值从而获得日趋全面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目前全国各类高职院校已有1300多所,在校生近800万人,占了整个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对高等教育质量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体育人文校本课程是贯彻落实素质教育要求,充分发展高校办学特色,使学生和谐发展的课程.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体育人文素质的现状,并提出高职院校开发体育人文校本课程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4.
熊东进  徐东 《考试周刊》2013,(89):101-10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分析体育教学人文性的内涵。并针对独立学院体育教学人文性的缺失提出构建体现“人文性”的独立学院体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休闲视域探讨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的人文导向,认为休闲时代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应该注重体育的人文精神和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在学生自主选课、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终身体育意识、构建多元化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评估体系、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以及教学模式等的改革方面都要满足不同学生的个体需求,充分体现高校体育改革的人文导向。  相似文献   

16.
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可能脱离文化这个整体而独立存在。音乐课程是一种文化课程,具有人文属性,它的本质是“育人”。那种把音乐课程当成“唱歌课”、“音乐知识技能训练课”的做法,违备了音乐教育的宗旨,偏离了音乐以人的生存意识为核心的轨道,也失去了音乐课程的人文内涵。因此,音乐课程应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淡化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态度、对人对事的情感意向和价值取向,以及宽容乐观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17.
人文关怀教育^理念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他以人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希望人的本性、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最大的实现和发展,主张以学生自身的发展为目的,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潜能.分析我国传统学校体育课程对人文理念的悖离,提出人文关怀——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新方向:明确课程目标,增强课程目标人文性;把握教材载体,挖掘人文思想;密切师生关系;体现人文关怀;优化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增加人文关爱等.  相似文献   

18.
课程评价的社会学概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的课程社会学研究,标志着西方教育社会学研究重心的转移。课程社会学从社会学的独特视角出发,将课程视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运用社会学的方法,从课程系统内部探及了知识的选择、分配、传递与评价,指出课程是一种“法定知识”,是社会对其成员加以控制的中介。①课程评价作为课程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旨在评判课程的价值,对处于社会系统中和处于师生互动系统中的课程作出价值判断②。从社会学的视角考察课程评价的社会特性,探及其社会学意义,是课程社会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它不仅可以丰富课程社会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人需要音乐。音乐是人们的精神食粮,是人们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与需求。它能给人以美感和愉悦,它不以说教的方式来传播,而是通过启迪、激励、唤醒、熏陶及感染的途径,潜移默化地来影响人的心灵。使人得到美的滋润。因此,音乐与人生关系密切,因为“真正的音乐一定是最贴近生命本质的声音。以人的生存意识为中心.反映人的本质,展示人的心态,  相似文献   

20.
人文教育观是一种人文精神,将其渗透到学校的体育课程中的理论概念,也是创新和实际操作的一种教育观念。人文教育观提倡的是,对人主体性的弘扬,在体育教育的过程中,特别是针对大学生群体,表现在根据社会和学生个人的发展,所需要接受的教育,进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以及整体的发展。大学体育的主体,主要是学生群体,注重大学体育的相关目标、方法、内容、组织和评价等,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发展,并保证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实现学生的主体价值。加强对学生个性的培养与发展,从而展现人性的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