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我国法律硕士学位教育究其本质乃是法律职业教育,对法律职业能力的培养是其根本目的.我国法律硕士学位教育的培养方案仍存在定位模糊的缺陷,导致法律硕士的考核标准难以与法律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有效对接,在理论课程考核、实践环节考核和学位论文考核等方面也缺乏统一的考核标准.因而有必要重构我国法律硕士考核标准,从基本素质考核标准、基本知识考核标准和法律实务处理能力考核标准三个方面设置总体性和指导性的考核标准,并对理论课程、实践环节、学位论文的考核标准做出修订.  相似文献   

3.
法学案例教学法是将学生置身于真实法律环境中,让学生自主分析和研究案例,释解成文法内容并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教学方法。此教学法在培养学生法律应用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点。在法学专业教学中让案例教学法真正发挥其效果,必须抓住案例的选择、学生课前预习、课堂讨论、讨论后的总结四个环节。  相似文献   

4.
5.
6.
法律硕士(法学)研究生既不同于法律硕士(非法学)研究生,也不同于法学硕士研究生,但究竟如何定位,无论是在决策层还是在实务中都比较模糊。基于当前我国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脱节、法学教育过度扩张等现状,借鉴其他国家的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培训,根据我们调研问卷的结果,将法律硕士(法学)人才定位为高层次、精英化、专业化、实务型法律职业人才是比较符合社会需要和法学教育的内在特点的。增加法律硕士(法学)研究生这一类别有利于提升我国硕士法学教育.培养法律职业人。  相似文献   

7.
职业能力是法律硕士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由于过度强调职业能力中的技能要素,在法律硕士教育实践中,出现了将职业能力简单地等同于实务技能,将职业能力与理论学习相对立,将职业能力等同于高度成熟的职业能力的错误倾向。培养目标的误读对法律硕士教育产生了多方面的危害。基于CBE理论的分析框架,法律职业能力可以解析为法律态度、法律知识、法律技能和法律经验等四个维度的能力要素。法学院的客观条件与法律硕士四种职业能力要素的匹配度,呈现出依次递减的规律性,法学院应当将培养重点放在与其现实条件匹配度较高的能力要素上。应当从适度降低人才培养目标,精简归并法律技能型课程,采取与课程性质相适应的多元化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优化法律硕士教育,提升教育效能。  相似文献   

8.
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旨在推动学生经济学思维能力的形成。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知识、能力基础,在西经教学中实行分阶段案例教学模式,通过恰当的阶段案例教学目标的选择、阶段案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角色的正确定位、合适的案例选取和良好的课堂组织等一系列科学的实施手段,可以有效地发挥案例教学在能力训练上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我国法学教育面临转型,逐渐彰显其职业教育属性,更重视实践教育,并从注重数量转变为注重质量。在法学教育转型的过程中,我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面临着一些挑战。要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实务型的法律人才,必须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使法律硕士教育向着实务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我国法学教育面临转型,逐渐彰显其职业教育属性,更重视实践教育,并从注重数量转变为注重质量。在法学教育转型的过程中,我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面临着一些挑战。要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实务型的法律人才,必须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使法律硕士教育向着实务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设立已有十年时间。这十年期间它的发展状况如何、发展中又出现了哪些问题?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法律硕士的培养理念、培养方法以及法律硕士的实习状况等方面的分析,指出了我国法律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弊端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深受师生欢迎的教学方法。基于教育学理论分析、心理学理论分析及实践上分析,《法律基础》案例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具有可行性。《法律基础》案例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下列能力:创新能力、法律思维能力、法律实践能力、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等。  相似文献   

13.
法律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索--以案例教学法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中国入世,法律英语作为特种用途英语的分支正在中国迅速发展起来。然而,传统的通用英语教学不能满足培养涉外法律专业人才的语言提高需求,教学方法需要改革。对此,文章提出了案例教学法,并阐述了案例教学的主要特点,案例教学遵循的语言与教学规律及具体实施方法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从近年来的就业情况看,法律硕士呈现出就业面广泛,相对集中法院、检察、公安系统,律师事务所、企业法务部门、机关事业单位等特点。文章对就业状况进行统计并分析其原因,进而提出法律硕士培养模式需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探索法律硕士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以河南省开展法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四所地方性高校为例,通过实证分析,总结了地方高校全日制法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困境:实践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师资队伍存在结构性短缺;实践平台建设力度不够;缺乏实践能力提升保障机制、评估和反馈机制;缺乏特色。在此基础上,从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实践平台、完善保障和评估机制、凝练自身特色五个方面对全日制法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行政案例分析能力是开展行政案例教学所必需的一种能力。当前由于多方面原因导致大学生这种能力相对缺乏。解决的途径是在学生扎实打好行政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亲身接触行政工作实际,或多做案例分析练习,从中提高案例分析能力。同时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7.
中国目前的法律教育尚无确定的模式,由此带来了法律教育的诸多问题.基于现有法律专业本科教育和法学硕士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的缺陷与弊端,JM(法律硕士)应当成为中国法律教育的主要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18.
19.
为了解决社会对法律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我国在借鉴美国J.D制度的基础上,创立了法律硕士教育。经过多年发展,法律硕士(非法学)取得了长足进步。2009年我国建立了全新的法律硕士(法学)教育类型,我国法律硕士教育开始走向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并列的时代。但是由于法律硕士(法学)出现时间晚,人们对它的认识有限,从而导致实践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因而需要从课程设置、师资结构、育人模式等多方面予以完善,从而保障法律硕士(法学)的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实施案例教学法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在应用型法学本科《国际私法》教学中,基于学生法律思维能力培养的案例教学,教师应以典型案例为中心,根据国际私法课程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因素,适当采用案例讲授式、师生互动式、个案全程教学法等案例教学方法,以实现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法律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