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义务教育后农村初中生辍学现象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义务教育后,南充市农村初中辍学的主要原因不再是经济的问题,而是学校教育内在的缺陷,具体表现为农村教育培养目标单一性和离农性,教师队伍素质欠佳等。防止学生辍学应提高农村初中教师整体水平,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并解决好农村教育“出口”问题。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对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高职烹饪专业学生的生源途径多样及其他多种原因,整个学生的人文素质、学习兴趣、技术技能水平都亟待提高。高职烹饪教育应通过倡导工匠精神、践行依法治校、尊重教育规律、加强学生管理等措施,以此培育和形成优良学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形成,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3.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交际性很强的语言学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课堂“动”起来,会促进学生更快地掌握好、运用好英语语言。引入竞争,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中学生求知欲旺盛、好胜心强。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当设计一些竞争性的教学活动,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可谓“一举多得”。可采用的竞争方式有:1.男女生对抗赛和小组对抗赛。男女生对抗赛多适用于对话教学。每当学习完一段新的对话,教师可把学…  相似文献   

4.
作为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参与科研活动、提升综合素质的高校学术性社团,在地方工科院校的学风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学生专业归属感的增强、创新意识的提升、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针对地方工科院校的学风现状和在学术性社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孕育学术氛围、加大宣传力度,发挥好学术性社团在学风建设中的优势作用。  相似文献   

5.
学风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作风和精神风貌。良好的学风是学校文化底蕴的重要体现,是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更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前提和重要保证。良好的学风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就业观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良好的学风也是良好班风的具体反映。我认为要培养良好的学风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要努力培养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是以学习需要为基础的,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掌握知识的心理动力,它是经过家庭、社会和学校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培养与教育而逐步形成、巩固和提高的。我们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不断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要面对就业实际,面对社会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要求,理解学习文化和掌握知识的重要性,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把学习与当前改革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的需要联系起来,从内心产生一种学习的自觉性。新生入学后不久,我发现很多学生似乎刚从紧张繁重的高考学习生活中“解脱”出来,以为进了保险箱,每天“玩”字当先,其他一切都变得无所谓,想方设法缺课、迟到,上课听不进去,课后更谈不上复习。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及时召开了一次题目为“面对未...  相似文献   

6.
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从科学思维、学习兴趣、爱国主义、环境意识、学风、综合素质等几个方面论证了美育在化学教育中的基本的内在功能。  相似文献   

7.
当前大学生学风建设审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学风是学生思想品质、学习精神和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学风的状况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着胸无大志,成才目标不明确;专业思想不牢固,学习动力不足;自我控制力差,学习纪律不严;学习态度不端正,存在不劳而获的思想等现象.促进优良学风建设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注重教学手段和方法方面的改革;建立健全各种管理机制;营造校园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8.
学风建设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治校水平的重要抓手,应该让全校师生共同参与,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体现在学生教育服务管理工作全方位。通过剖析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特点,问卷调查了解学风建设现状,基于“三全育人”理念,提出从统筹协调各方教育力量、关注学生各个阶段发展需要、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三个维度,来加强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初中物理教学中,要求教师要安排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通过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通过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思考、实践、以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学生将来步入社会能够更好地迎接挑战,参与竞争.1.兴趣教学,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有这样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说让学生带  相似文献   

10.
工作中我发现有不少学生缺少进取精神,学习上安于现状,十多年班主任工作使我感到引入竞争激励因素很有必要。它符合中学生好胜心、自尊心强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我曾带过一个班,合格率、毕业率、升学率较高的原因就是班级的学风好,学风好集中在同学之间相互比、学、赶、超,谁也不甘落后,谁都争当先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树立竞争、进取意识呢?一、到校内外请先进,搬典型。让学生知道“楼外有楼”“天外有天”。刚开始,班上情况是尖子学生飘飘然,中等学生“过得去”,后进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天,人们的社会竞争意识日趋增强,这对大学生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无疑对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有着直接而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高等院校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特点的研究,分析了影响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原因,并就如何提高高校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提出了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12.
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就必须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从。学会”变成“会学。.就英语教学而言,教学中应加强情境教学,唤起学生学习兴趣;恰当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加强与学生沟通,提高自身素质,培养意识.  相似文献   

13.
目前农村中学辍学现象十分严重,若再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就会影响“普九”任务的完成,影响着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因此,迫切要求学校、家庭、社会给予高度重视,要想尽一切办法控制辍学。农村中学辍学原因很多。一、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胸无大志。学生受社会、家庭、学...  相似文献   

14.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校与校之间的比拼(职业技能竞赛),也是人才的竞争.比的是能力,赛的是师生.职业技能竞赛,既要求学生有牢固的理论知识,也要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技能.竞赛的机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同时,职业技能竞赛对于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非常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学风是高校的灵魂,学风建设是每一个高校发展的重要环节.作为大一新生,由于其各种“新”的特性,对学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学风建设应该从大一新生的特点出发,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学风建设活动,加强制度建设,从而敦促他们刻苦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为今后的学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杨莉勤 《考试周刊》2009,(30):190-191
学风是学校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原则的综合体现.学风建设影响到学生的知识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影响到学校所培养的人才质量。最终将影响到学校的竞争力。以新生教育为突破口,通过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强化守纪教育、培养专业学习兴趣、引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途径。抓好学风建设的起点.明确思路与对策。促进学风建设取得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17.
1.处理好理想,动机、兴趣三者之间的关系,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兴趣。进行理想教育,树立正确动机,引进竞争意识。用工制度的改革,择优录用、不包分配等竞争机制的引入,亦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师生间的深厚感情,发展兴趣。荀子说过:“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的状况,影响教学功能实现的程度。  相似文献   

18.
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学风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学风建设存在着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厌学现象严重、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方法简单、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对此,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应采取以下对策: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是解决低年级问题的着眼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解决高年级问题的切入点;增强创新意识,提高高年级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学风是普通高等院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课题。加强普通高等院校的学风建设,可以从学风建设的两个载体入手。通过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明学风建设前进的方向,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就业的方向,提高对就业的信心,保证学习的有序进行。再者通过学生活动,丰富学风建设的内涵,帮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0.
在强调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今天,“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终生学习的本领,乃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使他们由“学会”到“会学”的根本。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指导高效的学习方法”则是教师教给学生终生学习本领的两大法宝,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有如下感悟。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学习兴趣的培养。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可谓是学习的最佳状态,要实现它必须以“好之”为前提,即培养一定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热情。没有兴趣的学习只能是被动的、机械的。只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