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是柳永笔下心上人之间的离别,千百年来让多少人为之动情。其实,不仅仅是心上人之间的离别,与父母、与故乡等的离别,也让人产生难离难舍的情思,特别是离别之后的日子里,父母及故乡的一草一木,还有过去在故乡的生活往事,会一起涌上心头,让人为之唏嘘,为之感叹,不能自已!  相似文献   

2.
心港     
作文精品导读生命之始在于故乡。人生征途始于故乡。有一位哲人说过,连故乡都不爱的人能爱祖国吗?人们常说,乡梓情深,故乡总是维系着游子的心。这或许就是故乡的情结。当一个人离乡背井,离开生你养你的故乡之后,每当缱绻之时,就不由得思念故乡,故乡也就成了游子心灵停泊的港湾,从中能获取精神动力。作者从农村到城市之后,常常想起故乡,想起那让村人收获欢乐的田野,让村人收获爱情的相思河,让村人寄托情趣的繁星……作者以诗的语言,诗的意境,抒写出故乡之念,田园野趣。故乡农民的勤劳、故乡的美丽和孩提时留下的美好记忆在作者笔下一一被激活…  相似文献   

3.
这篇教学设计主要围绕三个教学目标(体会“故乡”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的家园之思;提高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来设计。通过故乡与异乡物质环境的对比,以及作者在故乡与在异乡的心情对比让学生感受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理解文章中富有哲理的语句,体会“故乡”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故乡》之真切,不仅在于有残败的萧索荒村、残云暮卷、枯草断茎、岁暮天寒,更因为有善良的失落、真爱的远离、理解的缺失、感动的放逐。在《故乡》中,鲁迅除了赞美了儿童心灵的高洁与美好,更抨击了封建礼教对人的戕害,《故乡》既使我们认清了残酷无情的现实,又使我们坚定了追求理想家园的信念。《故乡》对精神家园的追寻,是以追求真善美为基础向"天国"的迈进,是无路可走后的坚定与执著,它让希望和信心穿越荒漠到达永恒。在这种炽烈的赤子之心中,《故乡》也成了残壁断垣中开出的一朵希望之花。  相似文献   

5.
依然爱着你     
故乡是人生之中唯一可以让你不停回头的所在。——《故乡是什么》我踏着十月清甜酥软的阳光,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终于回到了这个让我魂牵梦绕的地方。呆呆地站在巷弄的尽头,心中那颗尘封已久的种子,在记忆的召唤下瞬间就开出了花。透过岁月的浮尘,我  相似文献   

6.
【设计说明】《想北平》是苏教版教材必修一第三专题第一板块中的第一篇课文。这个专题要学生感受的人文主题是人与故乡的关系。在这个专题中,编者安排了两个板块阐述人与故乡的关系,第一个板块“漂泊的旅人”是从故乡对于身处异乡的人的意义这一角度选取课文的,第二个板块“乡关何处”则是从人对故乡的精神层面的意义探寻这个角度选取课文。老舍在文中表现出了对故土的无限眷恋之情,深深打动读者。因此,本案例重在通过对文本的研读,让学生在诵读、品味和领悟中,体验作者的思乡之情,培养对故土的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7.
乡土、乡愁、故乡,说不完、诉不尽、叹不止。寄托着大干世界、芸芸众生的感受和希翼,“剪不断。理还乱”让人梦魂牵绕,让人思绪纷飞!在20世纪众多的乡土作家中,路遥以对故乡、对生活、对黄土地的满腔热情,执着的表现着这沉甸甸的人生,呕心沥血地歌颂乡土,溶黄土情于自己的灵魂,其爱乡、恋土之情让人感动。作品中路遥极力挽留传统,用传统的审美观点塑造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8.
新的课程视角和课改理念下,初中语文应该掬古典之泉,濯蒙尘之心,让孩子们在中华古诗文的浸润中学会热爱祖国,热爱故乡,懂得"恕与责任",知晓"孝敬与礼仪"。教师应该通过人文滋养、自主自悟和迁移阅读,使孩子们在中华经典的海洋中"郁郁乎文哉"。  相似文献   

9.
故乡月夜     
正想起故乡时,让人最难以遗忘的还是故乡的月夜,它像故乡的云一样,在我的记忆深处里,飘呀飘,多少年了,却怎么也飘不出我依依的梦乡。故乡多山,分散错落于小镇的四周,小镇之间绿树掩映,展示出一种自然和谐、宁静安逸的景象。每逢望月之夜,群星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羞涩地躲闪着,远近山峦在月色朦胧中呈现出一派墨绿。隐约可见的乡邻,偶尔传来几句人声犬吠,使人在静谧和清冷之中感受到生命的温暖。如水的月光,铺满在池面,洒落在庭前,印染着衣裳。人在其间,仿佛溶入了月光之中。因为那夜静,生命充满了自由之美;因  相似文献   

10.
着眼政治教导与立足人生感悟———中日《故乡》教学比较○山东淄博17中张宏伟我国和日本的初中语文课本都选用了鲁迅的《故乡》。本文拟从德育目标和教学方式等方面管窥两国的《故乡》教学。德育目标我国重在让学生理解小说的社会政治意义,日本重在让学生指导自我人生...  相似文献   

11.
左东 《学子》2013,(6):85
一、多媒体助读:让童心亲近童年,激发童真童趣课文用《大海啊故乡》中优美的歌词开头,教学时,可以带学生看看大海,听听潮声,并听听《大海啊故乡》,感受歌曲特有的对母亲的依恋之情。在这种依恋之中,让学生听着旋律、带着想象,朗读课文第一段。为了提升朗读的情味,可以由教师示范读,也可以请优秀的学生作示范读。先示范,再让其他学生跟着练习读,是比较务实的教学手段,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老舍的《想北平》是散文中的名篇,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深沉的眷恋之情。怎样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这种深沉的情感?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对比阅读老舍的《想北平》与林语堂的《说北平》,评点分析两篇文章异同。通过对比阅读,学生对家园之思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正>台湾作家琦君在《留予他年说梦痕》中这样写道“:每回写到我的家人与师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这一份情。”正是这样一份独特、真挚的思乡之情,琦君写出了《桂花雨》。《桂花雨》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表达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桂花和故乡的美。而寓情于物是本文创作的一个特点。教学时,要让学生透过“桂花”看到“故乡”,透过“物”看到“情”,寓情于物的写法就会在悄然之间融入学生的认知中。  相似文献   

14.
《故乡》写的是鲁迅回故乡搬家之事。从文字的表层看,鲁迅对故乡没有多少依依惜别之情,反倒是充满失望之情,可是,从文字的背后看,鲁迅对故乡又是依依不舍,充满思念之情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鲁迅表面上想通过对故乡的失望来"忘却"故乡,减轻思乡之痛,而在内心深处却又深深地"怀念"故乡。吊诡的是,鲁迅对故乡的文字表层的失望之情与文字背后的思念之情都是通过对故乡的景物的描写以及对闰土、杨二嫂的描述表达出来的。  相似文献   

15.
<正>课堂教学中,教师适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支架可以给学生指明学习方向,避免学生思维“走弯路”,有效促进学生高效学习。下面,笔者以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月是故乡明》的教学为例,谈谈具体做法。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的前提是教师必须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和学情。《月是故乡明》记叙了作者童年记忆中的故乡月景和月下玩耍的趣事,以及离开故乡后在世界各地漂泊时所看到的异乡月亮,通过故乡之月与他乡之月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故乡之月的喜爱,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相似文献   

16.
香港作家黄河浪的《故乡的榕树》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久居异乡的作者由住所附近土坡上的榕树想到故乡的熟悉的大榕树 ,进而对榕树下发生的趣事别情进行细腻精彩的描绘 ,抒发蓄积在作者心头的对故乡的真挚眷恋的感情。文中有画 ,文中有诗 ,让人享有视觉之美、听觉之乐。一、精美的画面 ,赏心悦目作者用多姿之笔绘多姿之景。先用白描的方法来写故乡的“驼背”榕树 ,“另一棵却长成奇异的S形 ,苍虬多筋的树干斜伸向溪中 ,我们都称它为‘驼背’。更特别的是它弯曲的这一段树心被烧空了 ,形成丈多长平放的凹槽 ,而它仍然顽强地活着 ,横过溪面…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小学语文教科版五年上册第11课一、导入新课(一)多媒体播放歌曲《故乡的云》,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用心倾听、用情感受。(--)听完后你从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回答预设:1.离家的游子想回到故乡。2.离家的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三)故乡,是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尤其远离故乡的游子感情更为浓厚。故乡的风,故乡的云,都会给人留下深深的印象。那么,长江口外的芦苇又会给离开故乡二十多年的樊发稼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跟随作者樊发稼走进第11课《故乡的芦苇》,去感受那份童年的纯真和美好。(板书课题)  相似文献   

18.
<正>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的特点,用与之有关联的另外一些事物作为陪衬烘托的方法叫衬托,或叫映衬。平时常说的"烘云托月""红花还需绿叶扶"等,就是指这种方法。如果在作文中运用恰当,可以使所描述的事物形象更加鲜明和突出,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比如鲁迅的小说《故乡》开头一段对故乡景色的描写,荒凉、萧条、沉寂的环境和气氛,衬托出"我"见到故乡的悲凉心情,让读者也深受感染,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9.
山路弯弯     
乡愁恰似陈年的酒,离乡的日子久了,思乡之情也更浓。就如故乡那条弯弯的小路,多少个夜晚一直牵引着我的梦。 每每空闲下来,我总爱独自静坐于校园一隅,让那条令我梦系魂牵的故乡的小路在脑海里浮现。去细细品味她那醉人的温馨。  相似文献   

20.
香港作家黄河浪的《故乡的榕树》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久居异乡的作者由住所附近土坡上的榕树想到故乡的熟悉的大榕树,进而对榕树下发生的趣事别情进行细腻精彩的描绘,抒发蓄积在作者心头的对故乡的真挚眷恋的感情。文中有画,文中有诗,让人享有视觉之美、听觉之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