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比喻就是打比方,它在文艺作品中运用得十分频繁。文艺作品中的比喻,经常用于刻划人物形象、描绘事物情状,以增强艺术描写的鲜明性和生动性。比喻运用于论说文中,却另有一番特点。在论说文中,有时作者所提出的论断,就是用比喻来表述的;有时,用一恰当的比喻,就能将事物的本质特征显现出来;还有的论说  相似文献   

2.
论说文     
所谓论说,就是议论和说明,是论说文的主要表达手段之一,它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以树立某种观点。也就是说,人们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总是要思考许  相似文献   

3.
创造意境,是我国历代文学艺术家共同一致的美学追求。古代诗歌比较讲求意境的创造,当今的散文,同样讲求意境的创造。优秀的散文作者,往往是用诗的语言创造出深遂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意境是什么?简单地说,意境就是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描绘的生活图景相融会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体。换句话说,意境是艺术家用自己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结合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世界。因为这个艺术世界充满了人的本质力量,渗透着人的精神,所以,它能促使读者产生想象或联想,使人如临其境,从而受到感染,引起感动,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论说文?论说文是一切析事论理文章的总称。具体地说,论说文是以一定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现实生活的各种问题——政治思想、社会生活、生产流通,科学研究等实践活动,通过说理分析、阐述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性、内在联系以及表明作者的观点和见解的文章。随着人类发展和四化建设的需要,我们要对一定的事物进行探讨。对某些问题发表意见,对某些事件表明自己的立场、态度和主张,把自己的意见,认识和主张用分析说理的方法写成文章。这就是一般意义上的论说文。由此可见,论说文它不是如同叙事类文章那样借助于形象来反映生活,而是直接阐明客观事理,直接地表达作者的意见和认识的文章样式。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现在已经引起了较为广泛的注意。但是人们谈论得比较多的,是文学作品教学中的美育,至于论说文,大多数人对它是否存在审美因素感到怀疑。这样的怀疑究竟有无道理,对此,我们不妨作一番简略的考察。我们先来看看文学作品中到底具有哪些审美因素。文学作品的写作,第一步要心中先有一种情致,其次要找出具体的形象,用来烘托这种情致,最后  相似文献   

6.
论说文阅读     
阅读提示论说文是以说理为主的文章,它通过对人、事、物的阐述,表达自己的见解、看法。阅读论说文,关键是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方法有以下几种:①抓住文章的关键句;②从总体上把握全文,以免以偏赅全;③联系写作背景、写作目的等。  相似文献   

7.
论说文是否必须写得具有形象呢?这不能一概而论。但是有一点是很明显的:在议论说理的过程中,如能把议论和形象有机地结合起来,必定能提高文章的表达效果。为了把形象性和逻辑性自然而然地交融在一起,经常使用的有下述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一、创造具有特定含义的形象,并使这种形象的特定含义让读者一目了然。将这样的形象运用于论述中,能使抽象的论述和逻辑推理生动化,给人以尤深的印象。  相似文献   

8.
论说文是一种以议论和说明为表现方式的文体, 溯源于先秦诸子, 逐步发展为以“论”名篇。现存最早的单篇论文为西汉贾谊的《过秦论》, 行文斩截酣畅, 东汉之文则更趋于精微。魏晋南北朝文风崇尚自然形成, 文学气息益浓。唐宋以还, 诸论丛出, 既有治世移俗的内容, 又有文从字顺的形式,创作成就卓著。下逮元明清, 远追汉魏, 近绍唐宋, 亦不乏佳什。古代论说文多具有理论的逻辑性, 又讲求文学的形象性, 实为古代散文的一个重要门类  相似文献   

9.
论说文是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的方法,阐明作者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看法的文体.一般都是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阐明观点,因而这种文体在社会生活中应用很广.宣传某个观点,讲清某个道理,探讨某个问题,往往采用这种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以说服读者.可以说这是各行各业的人都应当掌握的一种文体.在中学里,一般地说,初中阶段偏重记叙文的练习,高中阶段偏重论说文的写作.高等学校入学考试的作文,基本上是论说文.讲好论说文,是指导写作论说文的重要手段,因此提高论说文教学质量,就觉得格外重要.现就中学语文教学中关于论说文讲析的几个问题,谈谈我的意见.(一)中心论点是在全篇的论述中表达出来的一篇论说文有一个中心论点.即使内容比较复杂的论说文,可能有几个论点,但其中也只有一个统领全篇的论点,其余的是为这个中心论点服务的从属观点——分论点.这个中心论点是全文的纲.文章的选材、结构、语言等都是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安排的.而这个中心论点也是通过全篇的论证表达出来的,因此,讲析文章要围绕着说清这个中心论点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反映的方式除文艺作品外,主要有两大类,即记叙文和论说文。论说文是我们在工作、学习、斗争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文体,我们差不多天天在读,还经常要写。为了更好地运用这种文体,首先要具有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要深入三大革命斗争实际,同时也要掌握一些有关论说文的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11.
一、概括和具体论说文语言的概括和具体两个特点,是众多理论工作者所承认的。它是由论说文的功用和写作特点决定的。刘勰在《文心雕龙·论说》篇中就说:“原夫论之为体,所以辨正然否;穷于有数,追于无形,钻坚求通,钩深取极;乃百虑之签蹄,万事之权衡也。”“辨正然否”——明辨是非,是讲论文的功用。穷“有数”、追“无形”——要对现象做彻底的探索,求得超越现象的理论;“求通”、“取极”——要求其贯通,取得底里的本质的结论,这是讲论文的性质、写作特点。“虑之筌蹄”、“事之权衡”——求得理论的手段,评价事理的天平,这是讲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当前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首先应当注意的问题。 语言与逻辑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人们认识事物,形成概念,然后在脑子里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最后产生出合乎论理的结论。这些都必须借助相应的语言才能表达出来。词是概念的语言表达形式,概念则是词的思想内容,概念联结概念而形成判断,表达这个判断的是句子,因此,语言教学离不开逻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最好的手段之一。 文章的各种体裁,都与逻辑有关,而关系最密切的则是论说文。论说文是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的方法阐明作者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方法的文体,它偏重于议事说理,  相似文献   

13.
教学论说文,也同教学其它形式的文章一样,先要掌握其特点,根据其特点,研究一般方法,再根据每篇文章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教学目的、任务,研究其具体方法。下面就论说文教学抓哪些问题,有哪些规律谈点体会: 甲、抓文章的内容结构及论证方法 论说文的内容结构,一般分为绪论、正文、结论。 一、关于绪论:结论的任务主要是把论题或论题的要旨介绍给读者,还要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启发读者的思考。绪论的写法是多种多样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调查了中国大学生英语论说文的客现性及其与英语水平之间的关系。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大学生英语论说文的客现性有中国文化主现性的特点;不同语言水平学生的英语论说文在客现性上有差异,高水平组学生作文的客现性比低水平组强。  相似文献   

15.
16.
<正>一、高中阶段语文古代论说文教学中的文本细读法应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以教师的理解为基础,从各种言语材料入手,对全篇表现、修辞手法进行分析,并且对其组织结构进行剖析,从中挖掘言语中的多层内涵。较之于文言文教学方法而言,古代论说文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文本细读应当以此作为凭借,进入作品世界,从而实现与作者、作品的双重对话;从细处体查,于  相似文献   

17.
一篇出色的论说文,除了具有严密的逻辑性之外,同时也带有较浓厚的文学色彩。即既具有一定的形象美,又具有一定的语言美。这是因为: 一论说文的产生和发展与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早在六朝,虽然有过文、笔之分,但据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的解释,是“有韵为文,无韵为笔”。显然在这以前,不管何种文字,都只有韵文和、  相似文献   

18.
论说文是常用的基本文体之一,也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作文经常采用的文体。论说文应该重点注意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一、论说文的性质和特点什么是论说文呢?概括地说,以分析评论某人、某事、某个问题或某种现象为主要内容,以议论、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是论说文。论说文的写作特点。从理论上讲,逻辑地分析论说客观事物的道理是其根本的特点。论说文主要发表作者对人、事、问题或现象的看法,在写作内容上虽然包罗万象,但总的来说以“说理”为基本内容。在结构上一般是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线索,按照人们认识和思维的规律,采取一种对客观事物分析、综合以揭示其内部联系的逻辑证明法;在表达上,  相似文献   

19.
标题是文章的有机组或部分,是文章内容最简明、最有力的体现.据专家研究:读者对文章的兴趣,往往来自最初的“注意”——即“内心冲动”.而这种注意它使人们的心理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向.这种现象反映在读者心理上,就是读者往往只注意文章的标题和开头几句话.因此,写文章如何拟好文章的标题,使文章标题有力地表现文章内容,并让标题仅仅抓住读者,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浅谈古代论说文体于津津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古代散文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不仅数量繁多,而且文体丰富,是一支放射着绚丽光彩的奇葩。依据古代散文结构特点、描写内容、语言形式及应用范围等,从文体的角度可将其分为四类;史传文、论说文、杂记文、应用文。本文仅就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