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高宁 《职教论坛》2003,(16):24-24
面对语文课“教师难教、学生难学、考试难考、成绩难以提高”这一困境,语文教师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呢?笔者认为重要的是实现两个“转变”。现就这个问题发表一点意见。一、超越语文学科的教育观念转变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教育观直接左右着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教育观在语文宏观上表现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评价、价值判断以及对学生学习反馈的肯定与否定;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表现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方面。所以,教师教育观的转变是改革语文教学现状的基础和根本。第一,教师必须从旧的教学观念中挣脱…  相似文献   

2.
知识经济已在世纪末的晨底中露出了曙光,新的世纪将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将改变人类社会的经济结构,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同时,也给教育带来了挑战和机遇,“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将成为历史的必然。而这一转轨也必将对教师提出更高更全面的知识和能力要求,为了适应这一形势,全国各地中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已轰轰烈烈地搞了起来。继续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中学教师的素质,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继续教育贯彻“从中学实际出发,以提高在职中学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为主,按需施教,学以致用,讲求实效,直…  相似文献   

3.
1.语文教学必须注重两个统一。"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以语言的工具性为基础和前提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语文课程是认知工具。  相似文献   

4.
课堂是师生活动的平台,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方式,是新课标指导下教师的一贯理念。遗憾的是,根深蒂固的教学观念常常使语文教师们备显尴尬。多年来语文教师总是在特定的学科竞争环境中苦苦挣扎,顽强地坚持着,付出了非同寻常的艰苦努力。然而,这一切换来的并不是对等的回报!于是,语文教师们只得眼睁睁地看着语文学科的地位沦落,“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鲁迅在《孔乙己》中用以描写咸亨酒店小伙计处境的话语,可谓形象地道出了目下语文学科的处境,令人感慨良深。  相似文献   

5.
现在成教教师中知识单一、老化,缺乏实践经验和实际技能的现象仍普遍存在.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应引起成教工作者的重视,并需下决心改变。一、“四个转变”的内容社会发展趋势告诉我们,现代和未来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教育将由单纯的传递性转向开发性和创造性。作为一名成人教师,要适应这一变化,必须做到以下四个转变。l.由知识型向技能型转变。成人教育现自的教师队伍.基本上由两部分教学群体组成,具中较人部分是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他们虽有较高的文化基础知识,但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与管理方法难…  相似文献   

6.
1.语文教师应该有激情。语文课人文性比较强,要想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的精神状态至关重要。语文教师应该有激情,没有激情的语文课堂让人乏味单调。想起窦桂梅老师的上课风格,自始至终充满激情,学生在窦老师的引导下入情入境,如醉如痴。  相似文献   

7.
8.
遵照邓小平关于教育要面向未来的指示,正站在跨世纪的起跑线上的教师,从现在起就要探索并试验跨世纪的学科教学。而跨世纪的语文教学如何设计、施行,叶圣陶等语文教育大师早就有过许多论述。本文拟联系他们的有关论述,就跨世纪语文教学的问题提出一些刍议。 笔者认为,跨世纪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效益,为此必须实现下述四个“转变”。  相似文献   

9.
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实现学科课程到活动课程、分科课程到综合课程、形式课程到实质课程、显性课程到隐性课程的转变,高度体现了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教师如何迅速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呢?笔者认为,教师要努力实现“四个转变”。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浪潮下,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反差严重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热情.片面追求升学率与学生的心理叛逆使教师又承受着极大的心理压力.一些学校的管理者人文关怀的缺失与淡化,让教师更无幸福感可言.这些因素都会造成教师形成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教师出勤不出力,在岗不尽职,做事拖拉,效率不高等.态度决定行为,一个失去兴趣、方向或是思想陷入迷惘、凌乱的人,想在工作中有所建树,那只能算是一种奢望.  相似文献   

11.
“课程改革不是换一本教科书,而是一场深刻的教育观念和行为方式的革命”。在这场变革面前,政治教师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角色的变化。面对“课程改革”,政治教师要做到“三个更新”,即教育理念要更新、知识结构要更新和教学方式、方法要更新。  相似文献   

12.
“教育的艺术不在传授,而在鼓舞和唤醒”,它让我悟出了如何鼓舞和唤醒学生的潜能和学习激情,也让我悟出了自己应如何在年复一年的磨砺中更新知识,保持动力,把语文教学当成一门艺术,从而形成乐学、乐教的和谐境界.  相似文献   

13.
一部影片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演的素质与修养。同理,一节课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综合素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学生大都喜欢看电影、电视,如果教师能当好"导演"的角色,把语文课设计成一部精彩纷呈的"电视剧",学生一定  相似文献   

14.
随着当今社会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理念也日新月异。在这种背景下的“信息技术和语文学科的整合”,向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要求教师应进行适当的“角色转换”,即把自己视为教学的“组织者”而不是“操纵  相似文献   

15.
都说体、音、美教师在操场、课堂或跳或唱或画,大显身手,数、理、化教师也在讲台上或演算或演示,唯有语文教师只有一张嘴,不肯在学生面前“露一手”(指作文)。此话不能说没有道理。诚然,阅读和作文是内在的思维活动过程,不像实验操作和形体动作那样外现,但内在的思维结果仍可展现。就拿作文来说,教师自己完全可以拿出一篇成品出来供学生看,为什么只热衷于分析课本上的文章和批评学生习作呢?现在常见的情况是,上作文课了,教师拿支粉笔把预先准备好的题目往黑板上大笔一挥,最多指导几句如何审题,然后就坐在教室里自阅书报或备…  相似文献   

16.
《庄子·达生》中有这样一句话"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义是说"专心致志不分心,就可以集中精神"."佝偻者承蜩,犹掇之也",原因就在于此.这也是我们做好事的前提.当然我在这里所提到的"开小差"并不是与"用志不分,乃凝于神"背道而驰的做法,而是与新课程背景下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的一种教育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创新教育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是“素质教育”的精髓。要在语文教学中大力开展“创造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善于“创新”:教师“创新意识”强.教学没计有“创意”,教学过程有“新意”。  相似文献   

18.
笔者一直在一线任教,也听了一些语文课,从中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的不少语文教师角色错位,把自己当成了演员,包打包唱,一上讲台,便滔滔不绝地大讲特讲,手忙脚乱地写板书,生怕哪点讲漏了,生怕哪点忘掉了而于心不安、于心不忍。学生的每次作业作文,教师逐本逐本精批细改,真可谓尽心尽责的保姆。难怪语文老师喟叹:“当语文教师太累了。”如此劳神费力累来累去,效果如何?不言而喻:费力不讨好。  相似文献   

19.
20.
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上进心、耐心、细心,中意课程标准以及中意学生在语文课上的收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