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历史教学中面对同样的教材内容和同样的教学对象,之所以会出现不同的教学效果,在我看来全在于教师是否做到"三追求"。 一、追求科学性 教师在历史课上谈古论今、叙事议人,必须言之有据、真实无误,不能信口雌黄、张冠李戴,不能让小说、野史、传说唱主角。追求科学性,就是讲课内容必须准确无误。  相似文献   

2.
从"重建课堂生活,教有生命的历史"角度出发,阐述了新课改历史教学中"思维场所、实践场所、情感场所"创设的重要性,并力求这三个方面的有机融合,以更好实现中学历史教学——"人文主义教育"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3.
4.
5.
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创新精神的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由课堂教学来完成,在创新教育中,历史课堂教学应从下面的三个转变入手:一、教学观念———实现由静态向动态、保守向创新的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坚持以知识为本,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的稳定性,过分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忽略了对学生历史潜能的开发、心智的启迪,忽略了学生情感、意志、能力的个性培养,从而自然地导致了教师在教学观念上的保守。这体现在历史教学上必然是以教师为中心,以历史知识的讲解和知识点的学习为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的永恒主题。围绕这一主题不少教师曾作过艰苦的探索和大胆的尝试,但由于受到急功近利思想的束缚而放弃初衷,又陷入了满堂灌、题海战术的泥潭。那么,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怎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呢?笔根据其他教师的成功经验和自己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往往教师都是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师一讲到底,导致学生缺乏必要的参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无从谈起。所以本文通过论述在历史课堂中多设置些疑问、情境,带着疑问展开历史教学,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众多疑问的解答中,进一步引导学生转变思维方式、从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激活历史思维灵性,拓宽历史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改革是整个课程改革的重头戏。然而,笔者在课改实验区的历史课堂中听课发现,有许多历史教师因自身素质或习惯上的惰性,或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存在偏差,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盲目性、随意性和被动性。笔者在总结实验区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参考有关文献,对历史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策略进行了一些探讨,旨在促进课改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为历史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质量一方面决定于课堂教学要素,即教师、学生、教材;另一方面决定于教学功能结构,即各教学要素的内在联系。在提高教学要素品质的同时,改进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历史课堂教学方式是由学生学的方式和教师教的方式所组成的一个整体。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历史教学中,学生学的方式与教师教的方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对立,缺乏必要的融合,并且始终存在着重教轻学和不同程度的学为教服务的状况。  相似文献   

11.
新三主大学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以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中心,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轴,以思想教育为主线,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促使其获得知识、情感和能力等方面的充分发展,从而造就大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为贯彻历史新课程"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这一精神,我在课堂教学中注意通过让学生阅读教材、整合材料、讨论解惑、拓展延伸,来达到这一目的。现以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为例,谈谈这种方法在课堂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一、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到主导作用”这一认识长期存在。事实上,学生与教师在教学中同样都处于主体地位,只是其侧重面不同。“教学”是由“教”与“学”两方面共同构成的,学生在历史教学中属于“学”方面的主体,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要将素质教育落在历史课堂教学的实处,必须在教学操作层面努力实现教学目的、教学方式、评价方法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一、教师教育观的转变教育观的转变就是改“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培养和造就具有科学文化知识,具有独立思考,勇于竞争,吃苦耐劳,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神的人才。二、质量观的转变优化课堂教学,实现“素质”教育,必须转变质量观,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中新课程是在改变"考试文化"和应试教育的功利主义教育价值观的背景下提出的.这次课程改革,以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高中课程体系为根本任务,但并不反对考试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作为普通教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既让学生学会基本的知识技能,能通过高考选拔,进入高等学府深造,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切实发展、健全自身的人格,提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质就是语言文字基本功的训练。  相似文献   

18.
关注理由:省教育厅的“不应以任何理由将外语作为晋升中小学教师职务的必要条件”的规定把我们的视线聚焦、定格在教师职称评定上。职称评定的本真意义是对教师专业能力的反映,在其运行的20余年中,对教师队伍专业能力的准确度量与激励提升发挥出了积极的意义,但也出现了一些“弊端”:“职称评定是个框,什么东西都往里装”;“职称到手,什么都有,就是积极性没有”……教师的抱怨道出职评的“软肋”与无奈,“权力职评”、“关系职评”、“金钱职评”、“论文职评”、“证书职评”折射出职评的公平与公正受损。理应起促进作用的职评却在运行中变了形、走了样,偏离了设立职称的初衷,甚至造成了“职称腐败”。在不断的追问中,对职评本真的思考渐显清晰:职称不仅是一种资格、待遇,还是对教师教学水平、教科研能力等绩效、水平的表征和鉴定,更是导引教师专业发展的风向标。引动职称变革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尚需政策的导向和各方的支持,但缺失教师自觉和主动发展的意识,任何手段都只会沦为形式。为此,摒弃职称评定中的不足,挤掉职称评审中的水分,不断引动职评制度的完善,职称评定就会真正成为撬动教师活力的杠杆,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以必修内容"原子结构"为例,讨论了课堂由知识型向素养型转变的三个变化要求:教学内容的选择从教材经验转向课程标准,知识技能的学习从讲授训练转向问题探究,教学行为的实施从重教轻学少评转向教、学、评一体化。  相似文献   

20.
徐跃建 《山东教育》2003,(35):41-42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同时又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主渠道,因此,课堂是教研教改的主要对象。笔者认为,要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关键是课堂教学要“活”。活,才有生机和灵性,活,才有创新和发展。历史课堂教学的“活”,包括整个课堂的方方面面,谨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动力活动力也叫动机。学习的动机一旦产生,就会引起行为倾向。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的动机越强烈,全身心的各种因素激活得就越充分,学习的意志就越坚定,探索的欲望就越强烈,学生主体作用就越能得到充分发挥。激发动力的方法很多,及时确立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