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格林童话经历了多次的修订再版。格林兄弟在长达半个世纪的修订中,将粗糙简陋的口述民间童话改写成了优美动人的可阅读的民间童话,并且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叙述风格。经格林兄弟修订的童话集征服了世界,也成就了格林童话世界文学经典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从技术层面上为人人平等地参与信息的发布和交流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媒体制作方与媒体消费者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而且,新媒体不仅是一种技术变迁,也是一种社会和文化变迁,它对经典和经典的传统发挥着解构与重建的功效。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态势下,经典的生成和传承需要媒体制作方与媒体消费者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3.
白瑞斯  何少波 《文化遗产》2010,(4):82-91,158
自2005年原版的《格林童话》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档案遗产之后,产生于19世纪的这部文献又引起了公众高度的重视。正如文学研究所揭示的那样,里面的故事从严格意义上讲并非都是"本真"的民间故事,而是经过格林兄弟改写的文学作品。尽管如此,俄国形态学家普罗普在1928年将其中的一类定义为"魔幻型故事",认为其中保留了大量的结构性财富。近年来苏黎世心理学家比绍夫(Norbert Bischof)继续发展了这一理论。他认为格林童话和世界其他类似的童话之所以会获得其文化上的重要性、并引起广泛关注的原因,是因为它们反照出了人类成长期(约在16到25岁)的一些本体生成方面的问题,不论这些故事被设置于怎样的文化背景、经过怎样的文学处理和具体内容的变更。因此从深度的心理层面上看,格林童话仍然是相当"本真"的民间文学。  相似文献   

4.
李耀 《东南传播》2021,(10):92-96
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及国家海外形象建构已成为国家和学界层面关注的焦点,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作品,《孟子》的英译史已逾百年,译本高达70余种,当前还未有学者从翻译传播学的视角考察《孟子》译介各环节中的影响因素.研究从翻译传播学的经典理论出发,结合《孟子》外译的特异性表现,从译介过程中主体、客体、媒介及受众四个层面展开研究,总结出不同层面下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新时代典籍外译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以再版次数为核心数据的世界图书生命指数报告研究发现,世界经典图书87%为西方文化经典,全世界200多个国家中仅有30多个国家出现在世界经典图书的作者国籍排行榜上。世界出版业的西方化、资本化是这种文化失衡现象的重要推手,这是西方文化主导世界格局发展500年来所造成的诸多乱象之一。中国传统图书价值观为当今文化秩序失衡重建之路提供了逻辑起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中国出版参与全球治理提供了理论准备。世界图书生命指数研究,是用中国思想对于世界出版业的一种中国阐释。  相似文献   

6.
张庆 《东南传播》2016,(4):36-38
在大众传播时代要使经典文学作品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需要采取符合大众传播规律的艺术手法和传播技巧,经典诵读文化传播成为了民族经典文化传承与发扬的重要形式。本文从民族审美文化的角度入手,论述经典诵读文化传播的艺术诉求,从审美的心理层面、情感层面和语言层面对经典诵读文化传播的艺术价值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2016,(2):58-62
恶搞文化是当今社会上流行的一种网络文化,其借助网络技术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从本质上说恶搞文化是一种亚文化样式,体现了文化的多元性和丰富性,同时作为一种风格符号的象征,恶搞传播的是一种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颠覆,表现出一种抵抗的精神。本文以伯明翰学派的亚文化理论为基础,结合符号学、传播学理论,从文本层面、主体层面和文化层面对恶搞文化进行解读,探索恶搞文化表象下的一些深层次规律,通过对些深层次规律的把握,辩证的看待这种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8.
《当代图书馆》2007,(1):48-48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日宣布,格林童话获选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名为《儿童与家庭童话集》的格林童话原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赞为“欧洲和东方童话传统”划时代的汇编作品。同时,格林童话原版还被加入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项目中。  相似文献   

9.
误读是指一种文化在解析另一种文化时出现的错误理解和评估。误读可能是有意也可能是无意的;不同的意识形态、相异的文化背景都可以是造成误读的原因。误读在大众传播中的消极性是显而易见的,受众对于新闻报道内容的误读会加深不同文化之间的鸿沟。  相似文献   

10.
文化误读与文化冲突是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两个基本概念。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导致人们对另一种文化的社会规范、思维方式等产生偏离事实的理解与评价,这给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传播带来了一定的文化误读与文化冲突,从而制约了传播效果和质量。约哈里“窗口理论”将交流双方的信息按照彼此的熟悉程度分为四部分:开放区、盲区、隐蔽区和未知区,这种将交流内容进行细分的做法提供给我们一种消解文化误读与文化冲突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张昌旭 《青年记者》2004,(10):48-49
的6部关于中国的DV影像纪录片!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大的文化误读?当中国的民间纪录片已经冲击和突破我们的道德底线、误读我们的国家形象时,难道不该引起我们警惕并大声疾呼吗? 在全球化语境下,东西方差异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渴望了解中国,但是在非主流因素的引导下,人们却在全球化中进一步误读东方。对此我们当然不能全都归罪于DV,但DV作为民间大量存在的文化载体,我们不能不警惕DV影像在传播中对国家形象造成的误读。我认为,造成误读的原因主要归结于以下几个层面。对生存焦虑和对成的渴求,常常DV拍摄者要铤而走险,要标新立异。对历史文化的零碎记录造成对国家形象的误读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历史、现实两个层面观照,阐析了宗教文化外交作为国家对外传播载体之功能。宗教文化外交作为一种媒介,有其双刃剑的两面性。一方面,在国际交往中,宗教文化可成为不同民族之间沟通情感交流、增强友谊的桥梁。善用之,对国家的国际形象也能加分。反之,作为一种精神力量的宗教文化,也会成为世界和谐发展的一种阻碍和破坏力量。  相似文献   

13.
于成 《新闻界》2023,(5):28-40
本文根据基特勒和恩斯特的媒介理论,梳理出一种区别于传统史学、诠释学的媒介考古学方法论。在认识论层面,媒介考古学不再采纳以人为中心的认识论,转而关注与人类认识论相并立的媒介认识论;不再以人类的感官为尺度,而是从媒介装置的微观时间登入真实域。在方法论层面,媒介考古学不仅把媒介装置作为考古学研究的对象,也把它作为建构考古学的主体。媒介考古学所要揭示的技术知识或媒介知识,既不是人本主义诠释学所阐释的技术文化,也不完全是科学知识,而是媒介自身的时间性运作过程:一是新媒介对旧媒介的“去语义化”运作;二是非话语性运作构成大众传媒文化之基底。从媒介时间性审视世界的媒介考古学学术书写策略,可更深入地揭示人类文化如何以装置运作的规则性为条件。  相似文献   

14.
透视跨文化传播的"误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文化传播是指两种以上异质文化间的互动,在此过程中,"误读"现象普遍存在."误读"产生于文本的生产者、文本自身和文本的接受者这个信息传播链条的各个环节间的相互作用之中.本文从解释学理论和文化研究的角度出发,全面分析跨文化"误读"产生的原因及其不可避免性.  相似文献   

15.
崔雯王亚玲 《视听》2018,(11):162-163
国家形象是一国生存与发展的软实力,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双重作用,中国在对外传播过程中一直处于劣势地位,被西方国家误读。如何扭转局势?用世界的语言讲好中国的故事显得日益重要。本研究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将《中国日报》的新闻报道作为研究样本,选取其中的新闻报道展开文本分析及话语解读,分别从新闻报道的技术层面和形象塑造的内容层面展开,探讨中国对外传播过程中的策略。研究发现:媒介的对外传播始终强调互利共赢,注重表现中国风格、呈现大国形象、传递大国思想。  相似文献   

16.
"佛系青年"作为新媒体时代亚文化的新表征,不仅包含亚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单向误读与归顺,也有传统文化反向于亚文化的引导与招安。以"佛系青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佛系"与"非佛系"青年的综合对比,概括出当代"佛系青年"所持态度及理念的主要特质;同时,从文化研究的视角探讨了"佛系"亚文化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7.
略论西方传教士对儒家经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学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西方传教士为了实现传教的目的,探究着儒学经典在中国社会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传教士对中国文化的研究为近代以来中国学界重新体认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一种新的参照.  相似文献   

18.
罗燕丹 《今传媒》2016,(4):145-146
民间美术作为我国文化宝库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一种特殊的精神追求,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研究民间美术在文化传播当中的功能是极其重要的.本文拟从民间美术的内涵以及本质出发,探讨和研究民间美术的文化传播方面对民间艺术传承的、对传统文化保护、对艺术本质性的保持等功能以及对文化多样性的保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李玲玲 《兰台世界》2013,(Z3):155-156
<正>我国的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体现民族特质和精神风貌的文化形态,内容非常丰富,包含精神层面、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等各方面。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们的传统文化独树一帜,极具特色,而且数千年间绵延不绝,有着  相似文献   

20.
胡瑞琴 《兰台世界》2007,1(8X):50-52
儒学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西方传教士为了实现传教的目的,探究着儒学经典在中国社会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传教士对中国文化的研究为近代以来中国学界重新体认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一种新的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