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静 《新闻爱好者》2008,(12):152-153
2003年10月,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在第三十二届会议上,正式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5年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文《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要求建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认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鼓励和支持各种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进行宣传和展示。  相似文献   

2.
第七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民间信仰与文化遗产”学术讨论会于2009年8月7—9日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文学院、中山大学中文系、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岭南民俗研究所共同主办,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上海大学、温州大学、中南大学、广东民族研究所、日本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名古屋大学、神奈川大学、爱知大学、福冈大学以及美国崴涞大学等国内外大学、科研单位共80余名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并提交高质量的研究论文。研讨会开幕式由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张铭远教授主持,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康保成教授致欢迎辞,刘晓春教授公布第四次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获奖名单,康保成教授为获奖代表颁奖。北京大学高丙中教授、日本东京大学岩本通弥教授、广西师范大学徐赣丽教授、名古屋大学樱井龍彦教授,就民间信仰与文化遗产的关系做大会主题发言。高丙中教授以河北范庄龙牌会为例,探讨“迷信”如何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他认为,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民俗复兴中,乡村民众将村落的信仰界定为国家的对象,在信仰活动...  相似文献   

3.
数字环境下音乐高校图书馆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数据库,旨在传承、保护和利用“非遗”资源,为教学科研、学科建设、艺术实践提供数字化多媒体文献服务.以西安鼓乐数据库建设实践为例,指出音乐高校图书馆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取得的成绩、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通过实证调研进行数据分析,以湖北文理学院图书馆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工作实践为例,探讨了非遗数据库的建设,在地方高校图书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进行的个性化服务中提出了新生入学教育、真人图书服务、知识分享空间、学科馆员制度、读者决策采购与合作共享共赢几个方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2002年10月,国际博物馆协会亚太地区第七次大会在中国上海召开,会议的主题是"博物馆与无形文化遗产",大会通过了以保护亚太地区无形遗产为宗旨的《上海宪章——博物馆、非物质遗产与全球化》①。  相似文献   

6.
为拓展中国编辑史研究视野,深化编辑出版学理论研究,推动编辑出版学学科建设,学习出版社、中国编辑学会、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于近期联合举办了"《中国编辑思想史》出版研讨会",来自全国二十多所高校的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与会专家学者高度评价了《中国编辑思想史》一书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校作为对公民进行高等教育的专门机构,既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的应然主体,也是实然主体。一方面,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确认、建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振兴等诸多环节的参与,高校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力、提升其可见度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也是高校担当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五大使命的有效路径。高校的使命担当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种耦合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专业性需要高校积极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需要"新文科"视角,也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当前亟需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我国《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相似文献   

8.
朱钢 《文化遗产》2008,(3):10-10
2008年7月15日,汶川大地震后第一支专业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服务队在中山大学启程,前往四川开展田野调查,协助当地保护文化遗产和重建精神家园。按计划,30余名专家、学者、志愿者将陆续在绵竹、北川、汶川、青川和都江堰等地开展工作。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副主任高小康教授表示,本次灾区文化遗产损失严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迫在眉睫。地震导致以文物为代表的物质文化遗产损失严重,但文物因其有形的特点,损失易统计,也便于迅速展开抢救。相比起来,面临地震导致的环境改变以及传承人的伤亡,以无形之记忆、工艺、文化空间为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显濒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更为急切。高教授指出,地震的发生,使自然生态发生巨变,同时将改变人文生态。面对变化,通过调查、保护、研究并提出对策,延续地方特色、保持文化多样性,是每个文化研究者和文化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服务队负责人,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副主任宋俊华教授谈到了本次抢救和保护服务的主要对象包括:当地已列入国家级、省级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以及未列入各级名录,但对当地人文生态有重大影响、且因地震面临灭失危险的非物质文化项目。本次服务活动中,...  相似文献   

9.
【目的】近几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发的文化深度探索逐渐成为中国年轻一代关注的焦点,社交媒体的普及为非遗活态传承空间得到充分拓展,本文试从传播学视阈探索短视频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化”的发展趋势。【方法】非物质文化遗产短视频“活态化”传承能够给非物质文化遗产手艺者与视频受众带来经济与文化的双向扶贫,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播与保护的终极目的。【结果】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面临着传播方式单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短视频创作主体驳杂和创作优质内容困难等困境。【结论】需要善用互联网思维,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短视频影响渠道,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短视频IP以及推进短视频海外传播,从而探索、剖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化”传承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出版科学》2024,(1):118-128
为促进出版学科建设、增进交流,《出版科学》在全国高校和出版机构遴选代表性阅读人,连续五年先后推出《阅读中的青年学者:2019年编辑出版学阅读书单》(2020年第1期)、《阅读者的力量:2020年编辑出版学青年学者阅读书单》(2021年第1期)、《出版学青年学者阅读推荐·2021》(2022年第1期)、《出版学与学科建设阅读推荐·2022》(2023年第1期)、《出版学与学科建设阅读推荐·2023》(2024年第1期)。该活动前后100余人次参加,阅读人以高校学科建设中坚力量、青年学者、出版机构骨干人才为核心,共推荐百余本出版学及跨出版学科相关领域国内外前沿及经典国内外学术著作,不仅成为本刊每年最受关注的学术交流活动之一,且系近年各高校出版专业教师推荐学生阅读的参考书单,较好地丰富和拓展了出版学科广大师生的阅读视野,增进了学科交流。本次阅读推荐仍集中于出版学与学科建设主题,来自18所高校的中青年学者、出版机构代表共推荐22本论著(含本刊微信公众号推送),推荐的焦点集中于出版理论及其进路、出版事业、出版产业转型、国内外出版家、中国出版的历史贡献等主题,缤纷炽热,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高校图书馆保护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简要介绍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5·12”汶川地震之后,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破坏的现状。指出高校图书馆在保护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高校图书馆保护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2.
张洋 《东南传播》2021,(6):84-86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共有财富和精神家园延续的载体.文旅融合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物质文化遗产一并成为现代旅游的重要资源,并以研学、文创、演艺、节庆等方式融入旅游发展,不仅增强了游客文化体验,也为活化非遗开辟了新路径.全球化的文化视野和技术手段的日新月异,使得文化更新与传播的频率不断加快,本文以福建省非遗保护的实践为例,分析、探寻文旅融合时代,在全媒体传播赋能下,如何创新地传承与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相似文献   

13.
《重庆图情研究》2009,10(4):15-15
为了推动重庆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提高重庆整体文献资源保障水平,使更多的重庆高校师生、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认识、了解、共享CASHL的优质资源和服务,由CASHL西南区域中心四川大学图书馆主办,重庆市高校图工委、重庆大学图书馆承办的“CASHL重庆市高校推广培训会议”于2009年11月16日在重庆大学图书馆举行。  相似文献   

14.
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日”。为进一步宣传和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由浙江省文化厅、钱江晚报主办,浙江图书馆承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系列讲座在浙江图书馆举行。5月30日,该系列讲座第一讲由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常务副院长、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陈勤建先生开讲,主讲“梁祝传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第二讲、第三讲,分别由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及浙江省文化厅社文处副处长王淼主讲,无论专家还是政府官员,  相似文献   

15.
向青 《贵图学刊》2007,(4):65-65
“2007年中南、西南省(市)、自治区公共图书馆业务协作研讨会”于2007年10月11至12日在重庆市图书馆举行。来自两南地区图书馆界10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贵州省图书馆副馆长王曼以及论文作者参加了大会。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公共图书馆的创新与发展”,大会以学术报告、学术交流为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院系动态     
北京大学将召开“斯诺百年纪念”国际学术研讨会本刊讯为纪念美国著名记者、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埃德加·斯诺诞辰100周年,北京大学将与国务院新闻办、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举办“让世界了解中国———斯诺百年纪念”国际学术研讨会。大会由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承办。会议将从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交流的角度研究斯诺的新闻理念和实践,进而探讨全球化时代新闻、传播、媒体、文化等相关领域面临的新课题。本次大会开幕式将于2005年7月19日在北京大学举行,研讨会为期两天。(孙华)2005中国传播学论坛将在南宁举行本刊讯“2005中国传播学论坛…  相似文献   

17.
权玺 《青年记者》2016,(9):75-76
社会化媒体仅仅经历了短暂的发展历程,便一跃成为一种颇受关注的网络文化现象.微电影作为社会化媒体时代的一种重要传播形态,对于文化的呈现是多元而包容的,因此,在其单纯的商业价值之外还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蕴.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微电影传播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困境 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活态文化”,展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在精神与价值层面的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而全球化的冲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破坏既有空间上的剥离,也有时间上的弥散,还有人文层面的断裂.  相似文献   

18.
"2012年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图书资讯学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7月3-10日在台湾淡江大学召开,来自海峡两岸图书情报界100多位学者齐聚一堂,共话会议主题"开创两岸图书资讯学与图书馆事业新纪元"。安徽大学管理学院吴昌合教授、安徽大学图书馆傅正研究馆员应邀出席了本次会议,并向大会报告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9.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主要指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的主要载体,它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这是人类为保护自己的精神家园而开展的一项极其伟大的文化传承工程。  相似文献   

2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记忆的根,是民族文化的魂,它深深地植根于民间,融入人民的生产生活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道德观念、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在经济全球化和工业现代化进程的冲击下,农耕文明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正在逐渐削弱,包括芦墟山歌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猛烈冲击,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紧迫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