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稿约     
《文化遗产》2010,(4):163-163
《文化遗产》(季刊)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编辑发行、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性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繁荣文化遗产研究”为宗旨,力求构筑中国文化遗产研究的理论平台。竭诚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不吝赐稿!一、本刊重点刊发传统戏剧、民俗、口传文艺、濒危方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等领域及古近代文学中的相关研究文章。物质类文化遗产稿件亦酌量刊发。二、来稿以10,000字左右为宜,特别优秀的稿件可不受此限。三、来稿请遵循本刊编排规范。详情请登陆“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cich.org.cn)点击“《文化遗产》稿约”查阅。四、为确保学术规范,来稿须对所有引文(含间接引文)认真核实,并注明出处。否则,均被视为不规范稿件,不予刊发。五、来稿务请寄纸质打印文本和电子文本(电子邮件或软盘)各一份,注明详细通讯地址(含街道路名)、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六、来稿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作文字修改。如不同意修改,请在稿件上注明。七、来稿一经采用,即付稿酬,并赠送当期样刊2册。对高质量稿件,...  相似文献   

2.
稿约     
《文化遗产》2008,(2):163-163
《文化遗产》(季刊)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编辑发行、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性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繁荣文化遗产研究”为宗旨,力求构筑中国文化遗产研究的理论平台。竭诚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不吝赐稿!一、本刊重点刊发传统戏剧、民俗、口传文艺、濒危方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等领域及古近代文学中的相关研究文章。物质类文化遗产稿件亦酌量刊发。二、来稿以10,000字左右为宜,特别优秀的稿件可不受此限。三、来稿请遵循本刊编排规范。详情请登陆“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cich.org.cn)点击“《文化遗产》稿约”查阅。四、为确保学术规范,来稿须对所有引文(含间接引文)认真核实,并注明出处。否则,均被视为不规范稿件,不予刊发。五、来稿务请寄纸质打印文本和电子文本(电子邮件或软盘)各一份,注明详细通讯地址(含街道路名)、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六、来稿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作文字修改。如不同意修改,请在稿件上注明。七、来稿一经采用,即付稿酬,并赠送当期样刊2册。对高质量稿件,...  相似文献   

3.
稿约     
《文化遗产》2010,(3):163-163
《文化遗产》(季刊)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编辑发行、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性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繁荣文化遗产研究”为宗旨,力求构筑中国文化遗产研究的理论平台。竭诚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不吝赐稿!一、本刊重点刊发传统戏剧、民俗、口传文艺、濒危方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等领域及古近代文学中的相关研究文章。物质类文化遗产稿件亦酌量刊发。二、来稿以10,000字左右为宜,特别优秀的稿件可不受此限。三、来稿请遵循本刊编排规范。详情请登陆“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cich.org.cn)点击“《文化遗产》稿约”查阅。四、为确保学术规范,来稿须对所有引文(含间接引文)认真核实,并注明出处。否则,均被视为不规范稿件,不予刊发。五、来稿务请寄纸质打印文本和电子文本(电子邮件或软盘)各一份,注明详细通讯地址(含街道路名)、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六、来稿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作文字修改。如不同意修改,请在稿件上注明。七、来稿一经采用,即付稿酬,并赠送当期样刊2册。对高质量稿件,...  相似文献   

4.
稿约     
《文化遗产》2010,(2):163-163
《文化遗产》(季刊)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编辑发行、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性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繁荣文化遗产研究”为宗旨,力求构筑中国文化遗产研究的理论平台。竭诚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不吝赐稿!一、本刊重点刊发传统戏剧、民俗、口传文艺、濒危方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等领域及古近代文学中的相关研究文章。物质类文化遗产稿件亦酌量刊发。二、来稿以10,000字左右为宜,特别优秀的稿件可不受此限。三、来稿请遵循本刊编排规范。详情请登陆“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cich.org.cn)点击“《文化遗产》稿约”查阅。四、为确保学术规范,来稿须对所有引文(含间接引文)认真核实,并注明出处。否则,均被视为不规范稿件,不予刊发。五、来稿务请寄纸质打印文本和电子文本(电子邮件或软盘)各一份,注明详细通讯地址(含街道路名)、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六、来稿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作文字修改。如不同意修改,请在稿件上注明。七、来稿一经采用,即付稿酬,并赠送当期样刊2册。对高质量稿件,...  相似文献   

5.
稿约     
《文化遗产》2008,(3):163-163
《文化遗产》(季刊)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编辑发行、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性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繁荣文化遗产研究”为宗旨,力求构筑中国文化遗产研究的理论平台。竭诚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不吝赐稿!一、本刊重点刊发传统戏剧、民俗、口传文艺、濒危方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等领域及古近代文学中的相关研究文章。物质类文化遗产稿件亦酌量刊发。二、来稿以10,000字左右为宜,特别优秀的稿件可不受此限。三、来稿请遵循本刊编排规范。详情请登陆“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cich.org.cn)点击“《文化遗产》稿约”查阅。四、为确保学术规范,来稿须对所有引文(含间接引文)认真核实,并注明出处。否则,均被视为不规范稿件,不予刊发。五、来稿务请寄纸质打印文本和电子文本(电子邮件或软盘)各一份,注明详细通讯地址(含街道路名)、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六、来稿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作文字修改。如不同意修改,请在稿件上注明。七、来稿一经采用,即付稿酬,并赠送当期样刊2册。对高质量稿件,...  相似文献   

6.
稿约     
《文化遗产》2008,(4):163-163
《文化遗产》(季刊)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编辑发行、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性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繁荣文化遗产研究”为宗旨,力求构筑中国文化遗产研究的理论平台。竭诚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不吝赐稿!一、本刊重点刊发传统戏剧、民俗、口传文艺、濒危方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等领域及古近代文学中的相关研究文章。物质类文化遗产稿件亦酌量刊发。二、来稿以10,000字左右为宜,特别优秀的稿件可不受此限。三、来稿请遵循本刊编排规范。详情请登陆“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cich.org.cn)点击“《文化遗产》稿约”查阅。四、为确保学术规范,来稿须对所有引文(含间接引文)认真核实,并注明出处。否则,均被视为不规范稿件,不予刊发。五、来稿务请寄纸质打印文本和电子文本(电子邮件或软盘)各一份,注明详细通讯地址(含街道路名)、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六、来稿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作文字修改。如不同意修改,请在稿件上注明。七、来稿一经采用,即付稿酬,并赠送当期样刊2册。对高质量稿件,...  相似文献   

7.
稿约     
《文化遗产》2010,(1):163-163
《文化遗产》(季刊)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编辑发行、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性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繁荣文化遗产研究”为宗旨,力求构筑中国文化遗产研究的理论平台。竭诚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不吝赐稿!一、本刊重点刊发传统戏剧、民俗、口传文艺、濒危方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等领域及古近代文学中的相关研究文章。物质类文化遗产稿件亦酌量刊发。二、来稿以10,000字左右为宜,特别优秀的稿件可不受此限。三、来稿请遵循本刊编排规范。详情请登陆“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cich.org.cn)点击“《文化遗产》稿约”查阅。四、为确保学术规范,来稿须对所有引文(含间接引文)认真核实,并注明出处。否则,均被视为不规范稿件,不予刊发。五、来稿务请寄纸质打印文本和电子文本(电子邮件或软盘)各一份,注明详细通讯地址(含街道路名)、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六、来稿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作文字修改。如不同意修改,请在稿件上注明。七、来稿一经采用,即付稿酬,并赠送当期样刊2册。对高质量稿件,...  相似文献   

8.
稿约     
正《文化遗产》(双月刊)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编辑发行、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性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繁荣文化遗产研究"为宗旨,力求构筑中国文化遗产研究的学术平台。竭诚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不吝赐稿!一、本刊重点刊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形态、理论与保护实践研究的稿件,不收取版面费。二、来稿以10,000字左右为宜,特别优秀的稿件可不受此限。三、来稿请遵循本刊编排规范。详情请登陆"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网站(http://cich.sysu.edu.cn)点击"《文化遗产》",搜索"稿约"查阅。  相似文献   

9.
稿约     
正《文化遗产》(双月刊)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编辑发行、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性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繁荣文化遗产研究"为宗旨,力求构筑中国文化遗产研究的学术平台。竭诚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不吝赐稿!一、本刊重点刊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形态、理论与保护实践研究的稿件,不收取版面费。二、来稿以10,000字左右为宜,特别优秀的稿件可不受此限。  相似文献   

10.
稿约     
《文化遗产》2014,(2):F0003-F0003
<正>《文化遗产》(双月刊)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编辑发行、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性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繁荣文化遗产研究"为宗旨,力求构筑中国文化遗产研究的理论平台。竭诚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不吝赐稿!一、本刊重点刊发传统戏剧、民俗、口传文艺、濒危方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等领域及古近代文学中的相关研究文章。物质类文化遗产稿件亦酌量刊发。二、来稿以10,000字左右为宜,特别优秀的稿件可不受此限。  相似文献   

11.
稿约     
正《文化遗产》(双月刊)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编辑发行、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性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繁荣文化遗产研究"为宗旨,力求构筑中国文化遗产研究的理论平台。竭诚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不吝赐稿!一、本刊重点刊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及传统戏剧、民俗、民间文学等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稿件,其它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稿件,亦酌量刊发,不收取版面费。  相似文献   

12.
稿约     
正《文化遗产》(双月刊)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编辑发行、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性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繁荣文化遗产研究"为宗旨,力求构筑中国文化遗产研究的理论平台。竭诚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不吝赐稿!一、本刊重点刊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及传统戏剧、民俗、民间文学等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稿件,其它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稿件,亦酌量刊发,不收取  相似文献   

13.
稿约     
《文化遗产》2016,(4):159
正《文化遗产》(双月刊)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编辑发行、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性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繁荣文化遗产研究"为宗旨,力求构筑中国文化遗产研究的理论平台。竭诚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不吝赐稿!一、本刊重点刊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及传统戏剧、民俗、民间文学等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稿件,其它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稿件,亦酌量刊发。  相似文献   

14.
稿约     
正《文化遗产》(双月刊)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编辑发行、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性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繁荣文化遗产研究"为宗旨,力求构筑中国文化遗产研究的理论平台。竭诚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不吝赐稿!一、本刊重点刊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及传统戏剧、民俗、民间文学等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稿件,其它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稿件,亦酌量刊发。  相似文献   

15.
稿约     
正《文化遗产》(双月刊)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编辑发行、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性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繁荣文化遗产研究"为宗旨,力求构筑中国文化遗产研究的理论平台。竭诚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不吝赐稿!一、本刊重点刊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及传统戏剧、民俗、民间文学等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稿件,其它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稿件,亦酌量刊发,不收取版面费。  相似文献   

16.
稿约     
正《文化遗产》(双月刊)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编辑发行、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性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繁荣文化遗产研究"为宗旨,力求构筑中国文化遗产研究的理论平台。竭诚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不吝赐稿!一、本刊重点刊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及传统戏剧、民俗、民间文学等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稿件,其它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稿件,亦酌量刊发,不收取  相似文献   

17.
稿约     
正《文化遗产》(双月刊)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编辑发行、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性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繁荣文化遗产研究"为宗旨,力求构筑中国文化遗产研究的理论平台。竭诚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不吝赐稿!一、本刊重点刊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及传统戏剧、民俗、民间文学等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稿件,其它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稿件,亦酌量刊发,不收取  相似文献   

18.
稿约     
正《文化遗产》(双月刊)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编辑发行、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性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繁荣文化遗产研究"为宗旨,力求构筑中国文化遗产研究的理论平台。竭诚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不吝赐稿!一、本刊重点刊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及传统戏剧、民俗、民间文学等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稿件,其它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稿件,亦酌量刊发,不收取  相似文献   

19.
稿约     
正《文化遗产》(双月刊)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编辑发行、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性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繁荣文化遗产研究"为宗旨,力求构筑中国文化遗产研究的理论平台。竭诚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不吝赐稿!一、本刊重点刊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及传统戏剧、民俗、民间文学等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稿件,其它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稿件,亦  相似文献   

20.
稿约     
<正>《文化遗产》(双月刊)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编辑发行、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性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繁荣文化遗产研究"为宗旨,力求构筑中国文化遗产研究的理论平台。竭诚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不吝赐稿!一、本刊重点刊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及传统戏剧、民俗、民间文学等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稿件,其它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稿件,亦酌量刊发,不收取版面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