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我国学界,《论语》是公认的儒家经典。近年来,随着对孔子和儒学思想研究的深入,《论语》的文学价值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学者们就《论语》的文学价值进行了广泛地研究和论述,认为它是先秦文学的典范,是文学史的重要研究资料,笔者对此时有拜读和领悟。本文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就《论语》的文体特征、人物描写、语言艺术等几方面的内容作一浅析,略述管见,以期更好地从文学的视角欣赏和感悟《论语》。  相似文献   

2.
《论语》产生于诗的时代,具有诗的特质,因此可以用诗的比兴手法分析《论语》的艺术表现。《论语》中的比兴不仅形式多样,涉及对象也极为广泛。比兴的运用不仅使《论语》说理深入浅出、感情表达形象生动,而且提升了《论语》的诗境。比兴使《论语》中充满鲜明活泼的意象,影响了后世诗文创作,体现了中国文学精神。  相似文献   

3.
《论语》中的“子曰”是一个特殊的语言格式,它具有鲜明的学派性。由这一语言格式引出的孔子的独白和对话,塑造着孔子的形象。《论语》的叙事是简约的,但也是极具表现力的,尤其是不重故事而重情节的写法,更能表现、人物的神韵。在《乡党》一篇中对孔子衣食住行的描述弥补了《论语》缺乏肖像描写的不足,并且使孔子的形象具有了伟大而又平凡的实践精神。  相似文献   

4.
子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篇》)这是孔子晚年对自己一生学习历程的总结。我们看到他的“志”贯穿了五十五年漫长的生命历程。“学”了十五年,到三十岁的时候,才建立了自己的学说体系。“不惑”  相似文献   

5.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以对话文体和语录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对孔子的教育原则、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政治主张进行了集中的展现,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对于中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本文中,我们就从《论语》的语言运用、人物刻画、文体特点、感情色彩等方面来对它的文学价值进行一个较为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论语》是公认的儒家经典,学者们就《论语》的文学价值进行了广泛地研究和论述,认为它是先秦文学语录体散文的典范。本文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从《论语》的人物形象、语言特色、场景描写等几方面进行粗略分析,以期更好地从文学的视角欣赏和感悟《论语》。  相似文献   

7.
向人的层次升华的学和习的过程是愉快的。然而“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有朋自远方来,带来了远方的信息,与之切磋琢磨学习之所得,共同向着“人”的更高处飞翔,使人的亦即仁的本质得以彼此确证。  相似文献   

8.
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此《论语》开卷之第一章第一句也。学习果然是愉快的吗?  相似文献   

9.
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相似文献   

10.
《论语》中直接涉及语言和文学的语词、语句以及引述、论说诗乐舞、《尚书》、《周易》等材料反映了《论语》的语言观和文学观。《论语》对语言与人的关系高度关注,提出了语言使用的原则及功能。《论语》的文学观则是书面表达意义上的文学观、文化意义上的文学观和美善合一的文学观。《论语》中所蕴含的孔子或孔门语言观和文学观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金歌 《现代语文》2004,(1):15-15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生于今山东曲阜。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约在50岁的时候,被鲁国聘请担任司寇,政绩斐然。55岁时,因与当时的执政者政见不合,于是辞职,带领门徒开始了14年周游列国、游学天下的生活。但他的政治主张在各个国家都遭到失败,大约68岁的时候,回到鲁国,从此潜心教学,整理《诗》、《书》、《春秋》等古代典籍。鲁哀公十六年病逝,时年72岁。孔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这部著作中。他所主张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近两千年来的指导思想,不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思想史上都具有不容置疑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2006年,《论语》在日本的人气重新高涨。日本近代实业之父涩泽荣一在其所的《“论语”与算盘》中,称义利合一是儒商的经营原则,一个企业家必须做到一手拿《论语》,一手拿算盘。眼下,在资本市场呼风唤雨的日本软银金融集团首席执行官北尾吉孝,又将这一理念引入道德日益沦丧的现代商场。  相似文献   

13.
14.
刘基(1311-1375),字伯温,处州青田(今浙江省青田县)人。元未进上,并做过官(县丞,儒学副提举等职),因受到排斥和压制,怒而归隐。元至正二十年(1360)后,刘基同章溢、叶琛被朱元璋邀请出山,协助平定天下,成为明王朝的开国功臣。官至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封诚意伯,谥文成,著有《诚意伯文集》。  相似文献   

15.
《论语谶》是汉代谶纬依附于经典的产物,其内容不仅包括对孔子的神化和对《论语》经文的神学性解释,而且包括大量的天文地理、古史、神话、符瑞和谶语,其中充斥着大量的占星术数、神怪妖异的内容,这些东西虽“颇近荒怪”,但也不是毫无价值。部分内容对于我们了解汉代的风俗、迷信和社会思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其荒诞不经,就予以全盘否定。  相似文献   

16.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贞而不谅。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君子忧道不忧贫。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只要稍有点化知识的人,都知道中国古代有一部书叫《论语》。《论语》对中国历史、中国化的影响实在太大了,我们不能仅仅记住这一书名,还应对它的内容和价值稍有了解。  相似文献   

18.
1.1子曰~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③?有朋自远方来~④,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⑤,不亦君子乎~⑥?”【注释】①《论语》原来没有篇名,后取篇首两字为篇名。②子:指有学问有道德的男子,相当于“先生”。《论语》中指孔子,以下皆同。曰:说。时习:时,按时,名词用作状语;时习,意即恰当的时候进行温习(或演习)。③亦:也是。说:通“悦”,高兴、快乐。④朋:“同门曰朋,同志日友”。即指同学,泛指朋友。自:从。⑤人不知:指自己有学问有道德,别人不知道或不了解。愠(yùn):怨恨,恼怒。⑥君子:君子在《论语》中有三种含义:有德者,有位者,有德又有位者,此指有德者。  相似文献   

19.
汉语中的成语是历史的产物,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固定词组或短语。绝大多数成语都是由四个字组成。它能言简意赅地表述特定的意思。准确地使用成语可使我们的语言精炼、生  相似文献   

20.
自《论语》成书至今,历史已经翻页了千百年,然而其深邃沉稳、广博凝练的思想却一直历久弥新,泽被后世,发源于远古中国的先贤哲思以其穿透历史的力量荡涤至今,其对历史人生本质的追问过程和思考结果即使置之于现代仍然具有发人深省的启发意义。《论语》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作为汇集先人智慧的读本,在政治、文化建设上,对当下社会,乃至对未来社会的启发是巨大的,本文仅从高中教学的角度谈谈高中生学习《论语》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