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指导     
小学低年级是孩子接受教育的启蒙阶段,孩子刚接触到数学知识,对数学还很陌生,作为家长要经常辅导他们,使他们能尽快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爱好数学的兴趣,并且通过辅导发展孩子的思维水平。方案一:通过实物演示,帮助孩子弄清算理。数学是一门非常抽象的学科,孩子学习数学时常感到枯燥无味,做家长的在辅导时要创设情境,通过实物、画图等方法,帮助孩子理解掌握知识,这不仅让孩子弄懂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如:孩子的作业做成456+78,家长不能简单地说:“你怎么搞的,45减+等于9啊。”有一位家长做得就非常…  相似文献   

2.
当我问几个学生“你认为合格家长应该是怎样的”时,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说:“现在没有几个家长合格,整天就知道让孩子学呀学。”“作为孩子,你谈谈对合格家长的看法?”我进一步征求学生的意见。于是学生们便提出了几条建议值得我们做家长的思考。不打孩子。孩子希望能在自己犯错误特别是考试没考好时,家长能与孩子一起找错误,而不是打一顿,来个“皮带炒肉丝”。有一名同学说他数学考了62分,老师要家长签字,几个同学一起回家时,一路上他都不吭声,问他原因,说是今晚要挨打了。另一名同学给他出主意说:“你就装作头痛恶心,上次我就这样,结果…  相似文献   

3.
“孩子其实很重视别人对他的评价,所以作为家长的千万不要在别面前数落孩子,而是要多对孩子说‘你能行’,鼓励是自信的开始……”这是五(1)中队家长培训班上辅导员的一段话。为了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孩子的方法,走出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数学几乎是所有理工学科的基础,它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对逻辑性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只有掌握好了数学知识,才能在理工科领域开展更深层次的学习和探索。家长们想让孩子学好数学,就要从小学基础抓起,培养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孩子怎样才能写出好作文,这注定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不管孩子在这方面是否有天赋,作为家长的我们,都只能秉持“不抛弃、不放弃”的原则,尽力而为地给孩子帮助。基于此,我想给正为此而困惑的家长一个建议,也可以说是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每天让孩子给你朗读三篇好作文,或者背诵一篇也行。使用这个办法要掌握三个重点:  相似文献   

6.
生活中有很多数学知识,我们做家长的要充分利用这些知识来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孩子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同时,使孩子领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相似文献   

7.
常小花 《家长》2022,(22):31-32
<正>为了让孩子爱上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家长应该通过课本上的知识联系实际生活,让孩子意识到数学知识存在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生活也离不开数学知识。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我发现,对很多孩子和家长来说,数学是一门让他们“很头疼”的科目。原因是孩子不爱学,家长不会教,每到辅导孩子学数学时,家中往往会闹得鸡飞狗跳、鸡犬不宁,父母气得声嘶力竭,孩子哭得歇斯底里,原本和睦的家庭经常因孩子的数学学习问题而闹得不得安宁,父母身心俱疲,孩子痛苦不已。  相似文献   

8.
杨一鸣 《家教指南》2003,(10):11-13
父母权威不再 “儿子瞧不起我们太让我们伤心了!”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李先生对儿子感到很无奈:“我们是一对比较开明的父母,从不无端干涉孩子。我们希望和孩子交朋友,但遗憾的是,他和同学有说有笑间总有意无意地认为我们什么也不懂。你想了解他,和他谈心,他敷衍你,说多了,他干脆回一句:“连上网都不会,你们没有我懂得多,还好意思教育我?”“以前我还能看看孩子的日记,现在孩子间流行‘伊妹儿’、ICQ、OICQ,我们一点儿也不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家长说,他曾试着没收孩子的鼠标、电线,可不知怎么,孩子总能变着法儿打开电脑上网,实在不…  相似文献   

9.
《教育科学论坛》2002,(2):16-18
1月初,苏州当地媒体报道了这样一件事: 苏州市某私立学校一个学生的家长——一位有钱的公司老总,寒假前在酒楼宴请孩子所在年级的所有老师。席间,这位家长大倒苦水,说自己一直都太忙了,忙得没有时间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最近他开家长会的时候才发现孩子的成绩已是一落千丈。这位家长表示,他很想和孩子做一些交流,但工作上的事情已让他觉得分身乏术,在教育孩子方面确实有心无力。他希望他的孩子将来能考上很好的大学,能有一番作为。所以,他想请老师们以后能多抽出点时间来关心关心自己的孩子,让他的孩子成绩能提高一些。酒席快散时,该家长又给老师们上了一道特别的“菜”,他给在场的二十几位老师,每人送一台高档的掌上电视。这位家长最后说,他虽然有钱,但没有时间,再次希望老师们能多抽出点时间给他的孩子一些关心。家长该不该送这份礼?老师该不该收这份礼?消息刊载后,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尚巾 《家教指南》2004,(12):38-39
一些家长让孩子“以暴制暴”《家庭导报》报道,记者不久前偶然听到两个七八岁男孩的对话,觉得很惊奇。一个孩子说:“现在学校没人敢欺负我了,谁打我一拳,我就打他两拳。”另一个孩子则说:“要想让别人怕你,自己就要长得壮一些。”让记者更吃惊的是,孩子的这些“以暴制暴”想法竟然是他们家长灌输的。记者随即采访了一些家长,发现教孩子“以暴制暴”的还真不少。有的家长为了强化孩子的这种意识,平时会故意打孩子一下,如果孩子不还手,就教育他说:“不管是谁打你,一定要还手”!一位家长说,这样做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强者,以免在学校被人欺负…  相似文献   

11.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孩子刚上高三时,他的数学成绩很不理想,他的妈妈非常着急,就找了一位数学专家,问有什么好方法能让她的孩子提高数学成绩,这位专家给她支了一个点子:“叫孩子每次都给你讲作业.”家长说:“我听不懂怎么办?”专家说:“听不懂也听.”坚持了一两个月后孩子有明显进步,并且数学的进步会迁移,  相似文献   

12.
《教育科学论坛》2002,(2):16-18
1月初,苏州当地媒体报道了这样一件事:苏州市某私立学校一个学生的家长——一位有钱的公司老总,寒假前在酒楼宴请孩子所在年级的所有老师。席间,这位家长大倒苦水,说自己一直都太忙了,忙得没有时间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最近他开家长会的时候才发现孩子的成绩已是一落千丈。这位家长表示,他很想和孩子做一些交流,但工作上的事情已让他觉得分身乏术,在教育孩子方面确实有心无力。他希望他的孩子将来能考上很好的大学,能有一番作为。所以,他想请老师们以后能多抽出点时间来关心关心自己的孩子,让他的孩子成绩能提高一些。酒席快散时,该家长又给老师们上了一道特别的“菜”,他给在场的二十几位老师,每人送一台高档的掌上电视。这位家长最后说,他虽然有钱,但没有时间,再次希望老师们能多抽出点时间给他的孩子一些关心。家长该不该送这份礼?老师该不该收这份礼?消息刊载后,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我知道了孩子在幼儿园学什么,怎样学”——转变家长教育观念大多数家长认为,数学就是计算。据调查,写阿拉伯数字、做加减运算题,是大班幼儿在家中学数学的主要方式。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召开家长会,逐步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首先,我们让家长了解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特点和方式。告诉家长幼儿数学发展的一般规律;幼儿园数学教育包含数、量、形、时间与空间等内容,写阿拉伯数字、做加减运算题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同时让家长明白幼儿数学教育不仅要让幼儿掌握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让幼儿通过亲自摆弄和探究来解决问题,感知…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5,(70):67-68
既没有脱离数学知识的数学思想方法,又没有不包含数学思想方法的数学知识;想让学生真正达到既掌握数学知识,又能逐步领悟其中思想方法的精髓,就需要我们尽可能地在课堂教学中逐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强调的是渐进性和长期性。  相似文献   

15.
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缺少游戏的伙伴在目前是个令家长头疼的问题。我想是否能从这三个方面来解决这个矛盾。其一,让玩具充当游戏中的角色。家长可以这样提示孩子:“你看那边有辆小汽车在等你。”“那个娃娃正等你去给他洗脸穿衣服呢。或许,你该为他烧点早饭吧。”或说:“熊猫没有地方住,你给它搭  相似文献   

16.
陈峥 《中小学德育》2012,(10):21-22
选择《秒的认识》作为校内研讨课是种偶然,可就是这个偶然,让课堂充满体验的味道。特级教师吴正宪曾经说过:“说学生能懂的话,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诠释数学的意义,用亲身的体验去感知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语言解读已有的生活经验。”我想这样的课堂孩子一定会乐于参与,这就是课堂的魅力。本节课的一个目标就是让孩子懂得...  相似文献   

17.
早上接待幼儿的时候,经常听到家长向我反映说,老师,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懒,让他帮我做一些他能够做的事情,简直比登天还难,要不然就是提交换条件,帮我做了什么事情,必须要满足他的要求,否则就不做。孩子这么小就这样,长大了还了得!你们老师替我好好说说他。家长把孩子的这种行为都推到了孩子的身上,似乎孩子这种行为的形成与自己平时的教育毫无关系。楠楠妈妈就向我讲了一件发生在她家的事情。有一次,楠楠妈妈在家里搞卫生,蹲在地上久了站不起来,就让5岁的儿子帮忙端一张凳子过来,可他就是不愿意,还振振有词地说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于是妈妈说:“楠楠,如果你帮我的话,我请你去吃肯德基。”孩子马上就答应了。虽然孩子帮忙端来了凳子,可是从那次以后,每次让儿子做事他都会提出各种各样的条件,否则不干。其实许多做母亲的,当要求孩子做事的时候,经常会用利来诱导孩子,比如:你帮我,我请你吃肯德基,我给你买玩具等等,这样做会使孩子认为工作很辛苦,必须用食物或玩具作为补偿。因此,这样的做法是不会让孩子体会到劳动的快乐的。那么我们家长该怎样去引导呢?首先要让孩子尽全力去工作,他就会很高兴地帮你去干活了。比如你想让孩子帮你一起做家务,一开始他可能不愿意,可能...  相似文献   

18.
在平常和家长的交流中,听到不少这样的问话:“老师,你说我那孩子是怎么回事,让他去做点什么事,他总是说:‘我不行’或者说‘我不会’。”。其实这是孩子缺乏自信心的一种表现。到底怎样才能让他们自信起来呢?这些家长的共同点都是把目光盯在孩子身上、而从来不曾想过:“孩子的不自信和我有没有关系呢”。现在的父母希望孩子进步快,老说孩子慢;希望孩子细心,老说孩子粗心;希望孩子胆大,老说孩子胆小;希望孩子聪明,老说孩子笨。孩子的不自信的根源是家长过分不信任或挑剔所造成。  相似文献   

19.
在学校里,与家长接触最多的是班主任。班主任与家长交流是一门艺术,需要技巧。交流得好,会让家长心悦诚服,积极主动与老师配合教育孩子;交流得不好,则适得其反。作为班主任,以下几种情况应尽量避免。1.告状。孩子出了问题就打电话给家长或叫家长到学校,这是家长很害怕也很反感的事情。孩子难免出错,有了问题,班主任应该积极主动想办法解决而不应该推给家长。教师与家长比起来,教师毕竟是学过教育学、心理学的,毕竟是掌握了教育方式方法的,大事小事都叫家长,只能显示班主任的无能。“孩子哭了抱给娘”,这在学生管理上不可取,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失去对老师的敬重。2.当着家长的面数落学生。任何一位家长,无论他的孩子多么顽劣,都不希望别人当面数落,更何况有些班主任会在办公室里,当着许多老师的面对家长数落学生,这会让家长很没面子,结果只会让家长窝着火回家训斥甚至打骂孩子,无益于问题的解决。3.指责训斥家长。学生犯了错,有的班主任会对家长说“:你的孩子怎么回事啊?老出问题。“”你们怎么教育的?“”你们也管管孩子!”等等。遇上好脾气的家长,也许不会说什么,但有些家长会反驳你“:我们的孩子在家很好,在你那里怎么就不听话了?“”孩子交给你了,老师怎么教...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兴趣是促进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爱上数学,都能把数学知识灵活地掌握和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