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4.
胡忠启 《数理化学习(初中版)》2002,(11)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从惯性的定义和惯性定律的内容看,基本相同,初学者往往觉得惯性好像也就是惯性定律,但又觉得不对,惯性和惯性定律是一回事吗? 答案是否定的,惯性和惯性定律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区别:①两者属于不同的范畴:惯性是一个物理概念,而惯性定律是一条动力学定律.②前提条件不同,惯性是不受前提条件限制的,不管物体是否受力,受的是平衡力或非平衡力,物体运动也好,静止也好,运动得快还是运动得慢,也不管运动状态是否改变,总之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而惯性定律只有 相似文献
5.
在初二物理的学习中 ,很多同学对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学习感到困难 ,原因是把两物理概念混为一谈 ,不加区别所致。现对两物理概念分析如下 :一、惯性定律又叫牛顿第一定律 ,它指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 ,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条定律说明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7.
对经典力学范围内现行的惯性观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对于惯性要区分:个别研究对象的性质与存在的性质;保持某种状态的性质与改变某种状态的性质。 相似文献
8.
惯性、惯性定律萌芽于古希腊 ,在我国的先秦时期也记载了“静者恒静 ,动者恒动”的思想 [1].到了近代 ,惯性定律首先被伽利略 ( Galieo G alilei,156 4- 16 42 )发现 ,后经笛卡儿 ( Rene Dsecartes,1596 - 16 50 )、伽桑狄 ( Pierre G assend,1592 - 16 55)等人的不断完善 ,最后由牛顿 ( Lsaac N ew ton,16 42 - 172 7)综合整理为运动第一定律 .不仅惯性观念的发展与时代的宇宙图景有紧密的联系 ,而且惯性定律的发现也标志着近代物理学的开始 .有学者认为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 ,惯性定律可以说是首次使近代力学的建立变为可能的“原理”[2… 相似文献
9.
惯性、惯性定律及惯性现象的解释,是初中物理中的重点,也是难点。要求学生理解惯性概念,并运用惯性及惯性定律解释有关现象,根据惯性判断物体状态的变化等。学生容易将惯性,惯性定律混淆,对惯性现象的解释也无从下手。现结合中考及学生实际,谈谈惯性、惯性定律及惯性现象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惯性、惯性定律及惯性现象的解释,是初中物理中的重点,也是难点。要求学生理解惯性概念,并运用惯性及惯性定律解释有关现象,根据惯性判断物体状态的变化等。学生容易将惯性,惯性定律混淆,对惯性现象的解释也无从下手。现结合中考及学生实际,谈谈惯性、惯性定律及惯性现象的解释。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万物皆有的一种固有属性,它既不需要产生,也不会消灭,与物体同在,物体惯性的表现形式在不同条件下是不同的,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的惯性表现为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当物体受到… 相似文献
11.
郏勇 《数理化学习(高中版)》2003,(1)
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惯性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相似文献
12.
于玲 《山西教育(综合版)》2000,(4)
物理现象和过程存在各种联系,在这些联系中,有的是本质的必然联系,有的是非本质的偶然联系。如汽车刹车时,车上的乘客会向前倒,紧急刹车时,乘客甚至会向前冲去。这实质上是乘客表现出惯性的现象与惯性之间存在本质联系。从现象上看,乘客是否具有惯性与汽车刹车有关,与刹车的急缓程度有关,与乘客在行驶的车上有关,实际上这些因素对乘客是否具有惯性都是非本质的联系。如何能使学生透过表面现象掌握它的本质呢?一、突出物体不受外力的作用时,仍能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从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例子着手讨论(如足球、汽车等等),当外力停止作用后,还能继续… 相似文献
13.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1989,(3)
初中物理教师大概都有这样的体会,对于“惯性”概念的理解,是初二学生较难掌握的内容。很多学生直到学完了第三章“运动和力”之后,依然存在这样的错误看法:惯性是物体不受到力的作用时才具有的一种特性,如果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就不会有惯性了。 相似文献
14.
15.
17.
《学生之友(初中版)》2007,(9)
学生对"惯性"常感到抽象,不好理解,用"惰性"来比喻"惯性"可以帮助学生通俗地理解"惯性。"惯性定律告诉我们,物体不受外力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以原有的速度运动下去。这表明无论静止的物体还是运动的物体,都有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静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