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每一年,每一届,都要与高三学子合影。每一届,每一年,总要把这些合影拿出来翻看。 毕业照上,同学们的微笑定格为永恒,在我心里珍藏。时光随着心灵颤动,年年届届,我为同学们祝福。  相似文献   

2.
学校给高三学生例行肝功能体检时,小明同学查出身体不适,医生的建议是:病休。我的心情一下子变得沉重,这个学生家境困难,一出生爸妈就离婚,继母也不友善,因此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爷爷奶奶都是年近70的人,收人都不高。为了省钱,她曾经一个月中午不吃午饭。住校后有一次交饭费,她只交午餐,而不交早餐晚餐钱,是为了省下钱买学习资料。现在病休在家,对她的家庭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而且小明自尊心强,班里知道她家境困难的人并不多。  相似文献   

3.
让爱,延伸     
我们的自由天空 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我从没有把它(公益助学)看成一件“助人”的事情,也没有以“助人”心态去做这件事。我们期待身边的每个人都能将奉献爱心作为一种习惯.这样在付诸“助人”这一行为的时候,是一种很自然、平和的状态。  相似文献   

4.
胡军霞 《辅导员》2010,(14):51-51
"在班中,很多同学瞧不起我,轻视我,这使我感到无比的孤独、寂寞和无助。我多么希望能与大家友好相处,真诚关心。"看着这段文字,我的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一种忧伤的情愫在我的心中升腾。我真的没想到平时这么一位默不出声、毫不起眼的学生会在心灵深处有如此细腻、敏感、真切的情感体验。她在班中是如此的不快乐,这难道还不足以引起我这个做班主任的反思吗?我决定帮她解决这个问题。我思考着……  相似文献   

5.
许丽 《教书育人》2006,(10):48-48
学校是什么?这好像已经有了很多答案。记得有一位诗人这样说过:远远的,学校是一个美丽的风景;远远的,学校是一个希望。我也曾经在随笔里写道.学校,对孩子而言,她应该是一个让学前的孩子们憧憬、向往,让毕业的孩子留恋、怀念、感激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元祥 《青少年日记》2011,(11):60-61
10月18日晴沉迷了一个暑假的OICQ后,我终于脱网了,这一切缘于她。记得去年初中毕业时,身边的每一个同学都露出了幸福的笑脸。可是我内心却彷徨不安,因为我知道我考得很不理想。  相似文献   

7.
全国著名班主任任小艾曾说过:“没有水,就不会有鱼,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如果教师不从内心深处热爱自己的学生,没有父母般亲昵的温存和严格的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那么就很难教好自己的学生。”这道出了教育的真谛。  相似文献   

8.
让爱转个弯     
李强 《教育文汇》2011,(8):30-31
最近一段时间,值日老师多次向我反映:无论是早晨和午后,我们班的学生到校都比较早,但到校后却喜欢在教室里三五成群大声地说说笑笑,仿佛他们心中有永远说不完的开心事,常常惹得邻班的同学反映到值日老师那儿——五(2)班教室里太乱、声音太大,  相似文献   

9.
背景:早上,值周的李老师照例站在学校门口,迎接着学生们的到来。他一边检查着学生的卫生、着装、礼仪、标志佩带……一边接受着学生们的问候。一声声“老师好!”让李老师的脸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名高三年级教师,今年我的孩子也面临高考。我有了双重角色,再经过这一年的工作,才真正理解了该怎样当好高三教师,该怎样做一个高三学生的家长。在这一年里,我总想写点东西,写给天下的高三学生父母们和高三教师们,希望我的话能在您的心湖中荡起涟漪。  相似文献   

11.
<正>毕业的学生在来信中说:"您总是给人一种特别的感受,那就是温暖。这温暖总是与爱同在,让我至今难忘。"学生在心中历数我为他们做的点点滴滴,倾诉他们初中毕业三年来对我的感激和思念。读着学生的信,我心中荡起层层涟漪,一幕幕爱的往事如影历历。  相似文献   

12.
曾伦剑 《班主任》2009,(12):26-28
2009年6月8日,在高三学生毕业会餐上,一个学生端着酒杯走过来,“老师,我一定要单独敬您一杯。”他说,“是您让我明白了人生需要有所敬畏。”此言一出,周围的学生都被他这“文绉绉”的话逗笑了。我没有笑,看着他,回想起高一时的数次交锋,我端起酒杯一饮而尽——为了这个“叛逆的90后”的凤凰涅檠,我的确等待得太久。  相似文献   

13.
留言     
我们读的是中师,入学后不久就有百分之九十的同学报考了自学考试,于是在毕业留言中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写道“:祝你早日取得毕业证书。”当然也不乏一些其他祝福、鼓励、告诫的话语,阅之自觉惭愧,庸碌六载,至今无所建树。但其中一些话语也给了我力量和启发:  相似文献   

14.
除夕,钱志军按惯例给我发来了祝福短信。他是我2004届的学生,这一届的学生就他还一直跟我保持着联系。他经常说,没有我的教育,就没有他的今天。以前,我也是这样认为,认为我的那次教育,让他彻底改变了,他后来才能考上大学。但随着教育经历的增多和思考的深人,我却没有那么确信了。  相似文献   

15.
又一届学生毕业了。此时的我又想起了你们27位外地学生,脑海里又浮现出去年你们毕业时的情景:当我踏进教室的时候,望着你们一双双噙满泪水的眼睛,我的心很激动。当时我还没有开口,可泪水已在眼眶里打转,我噎住了,费了好大的力气把自己控制住,终于说出了祝福你们的话。我不敢久待,急忙离开了教室,因为我不想让你们看到我的不舍和无奈。  相似文献   

16.
在毕业会上,我说:孩予们,走出校九,你们就不再是孩子了,你们是廊坊一中的天使,你们会把一中精神和母校的爱传递到五湖四海.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讲述转化问题学生段小松的故事。教师对他无微不至、永不言弃的爱,使他从一个目光冷酷、举动狠毒、爱偷东西、攻击性强、内心结冰的问题学生转化为一个富有爱心、内心温暖的阳光少年。  相似文献   

18.
于云福 《班主任》2008,(10):41-42
“老师,您好!我是赵山(化名)!明天该照毕业相啦,我代表全体同学邀请您参加,可以吗?”这语气哪里有我回旋的余地。除了他,还有谁会这样呢?这小子,直到现在,自己的每一点进步、每一次获奖、有时甚至是小麻烦,都会通过各种渠道传递给我——与我分享快乐、分担忧愁。实际上,有生如此,我还真有点自豪呢,因为我在他身上没有尝到“人走茶凉”的苦涩。  相似文献   

19.
北师大版语文第十册《面对错误》一课,记述了著名作家林海音小时候因为偷懒挨了父亲的打,从此再也没有迟到的事情。学完这一课,笔者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谈谈感受,有些学生说:"我觉得父亲不应该打作者,他打作者的行为或许在作者幼小的心灵留下了烙印,如果经常遭父亲的打,她的心可能会受到伤害,她的内心或许会留下阴影,这对她将来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如果遇上别的孩子,他们一时想  相似文献   

20.
六月,毕业季。初三、高三的学生即将告别学习生活了三年的母校,离别朝夕相处的“老班”。三年里的欢笑、汗水,师生共同见证。毕业的学生无限感怀,守望着学生离开的班主任满怀祝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