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一道美丽、令人流连忘返、意蕴深远的风景。其中,人教版一年级的《画》就是这道美丽风景中第一朵奇葩。这首诗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描绘出一幅春意盎然却又与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完全相反的自然景象,肩负着增加孩子们的识字量、展示古诗词音乐美和启动孩子们多向思维的诸多职能。  相似文献   

2.
古诗词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财富.一直放射着灿烂的光芒。小学语文教材(人教版)中收录的古诗词,是景的展示.情的抒发。“诗中有画.画中有情”可谓是古诗词最重要的特征。这“画”,这“情”,就是诗词的意境.让人遐想.引人深思。所谓意境.就是诗人构思这首诗时所面对的现实生活图景(境),以及由此而生发出来并且力图表达的思想感情(意)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因此,走进诗境成为解读古诗词意蕴的前提。  相似文献   

3.
周伟玲 《文教资料》2011,(12):60-61
诗词教学必不可少诵读,因为通过诵读不仅可以在不断积累与内化的过程中解决学生古诗词学习中字音、停顿等基础知识问题,而且可以在帮助学生理解情感、把握意境方面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古诗文字凝练 ,意蕴深远 ,描绘出特定的意境。古诗教学中 ,意境的感知是重点 ,也是衡量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具体地说 ,意境的感知就是引导学生真切地体验诗人所造的景象 ,从而沉浸在诗情画意之中 ,产生共鸣。如何引导学生感知意境 ?我认为通过诵读来达成是好办法。下面以《咏柳》一课为例 ,谈一谈几个渐进的诵读环节的设计。《咏柳》一诗 (人教版第八册 )为唐代诗人贺知章所作。它描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 ,那嫩绿的新叶 ,柔软修长的枝条 ,在春风的吹拂下 ,有一种迷人的意态。末句 ,诗人用剪刀巧喻春风 ,是神来之笔。杨柳为学生所熟…  相似文献   

5.
石万玉 《学子》2014,(10):33-33
学语文关键在于夯实基础,诵读古诗词是语文的最基础。一个人语文素质的高低,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人的语文积累。如何积累,最主要的就是读书,尤其要诵读。古诗词是我国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积淀,是我国历史的缩影,其中蕴含了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其经典的文化价值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肯定,把古诗词的诵读作为诵读的基本内容完全是有必要的。因此,加强古诗词诵读有利于体味文学作品,提高语言表现力,  相似文献   

6.
优秀古典诗词,将会改善我们为人做事的质地,不断加厚和刷新我们的人生底色,提高我们的文化品位,陶冶我们的道德情操。它是中华文化的底蕴,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格调。  相似文献   

7.
8.
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千百年来,一直闪烁着中华民族道德文化、伦理价值、人文精神、民族气韵的耀眼光芒.《嫦娥奔月》中想象丰富,情节曲折,语言通俗易懂,人物形象鲜明,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维度、多视角、多层面地认知、感悟、品鉴,学习富有审美意蕴的神话故事.  相似文献   

9.
费姣 《考试周刊》2022,(39):51-54
在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现有的古诗词教学存在较多的弊端,例如缺乏重点、教师对古诗词的教育理解存在偏差或者过度理解的情况。为了改变这一现象,小学教师在进行古诗词的教学时,可以将诵读教学融入其中。文章以《长相思》和《枫桥夜泊》作为教学案例,探讨将诵读教学法应用于小学古诗词的教学,旨在为广大教师提供帮助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画杨桃》(五年制第六册 )有一个统领全文的“文眼”———老老实实。抓住这个文眼组织教学 ,既能扣住文章的中心 ,又有利于落实语言文字训练。文章中三位主要人物的言行 ,把老老实实、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一、“父亲”叮嘱 :“不要想当然”———老老实实三年级学生不易理解“想当然” ,但对“不要想当然”可引导学生联系上文去领悟。教师引读 :“你看见一样东西 ,是什么样的 ,就画成什么样。”提示 :看下文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学生会悟出 :意思是“不要想当然”。教师点评 :尊重事物的本来面目 ,就是实事求是 ,也就是“不…  相似文献   

11.
周印红 《湖南教育》2002,(10):45-46
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2、通过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的联系,学习怎样把一段话说清楚。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说话。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教学重点1、联系全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用老师讲的道理分析生活中的例子。2、理解老师讲的五句话的意思及句与句的关系。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在上课之前先完成一项有趣的任务,请你们将准备好…  相似文献   

12.
古典诗词,是前人倾吐的人生经验和智慧。教师,作为教授者,应引领学生驰骋于古人的时代,谛听他们的心灵。但遗憾的是,在中学古诗词教学中,很多讲授者只重结果而轻视过程,诗词中唯美的情感、深邃的意境,已经被功利化的讲授和背诵所替代,在各门功课的重压下,中学诗词的学习渐入荒原绝境。  相似文献   

13.
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在小学教育过程中为专门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而《弟子规》已经流传了三百年的时间,它列举了为人子弟在家、外出、求学和待人接物应有的礼仪和规范,曾经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传统读物。当今,诵读《弟子规》,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意义重大。在阐述诵读《弟子规》重大意义的基础上,探索在农村小学校运用《弟子规》进行品德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任务。文言文是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受到了教育者的广泛关注。文章以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囊萤夜读》为例,从诵读的特征和小学语文文言短文诵读的价值出发,从初读、研读、诵读三个方面探讨小学语文文言短文诵读的教学策略,以促使学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读通、读顺、读懂文言文,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问 :最近 ,我读了五年制小学第九册 (同时选入六年制第十一册 )新选的一篇课文《争画》,觉得内容好 ,语言也好 ,很受启发。不过 ,我认为这样长而又较难读懂的一篇文章 ,选到小学课本里 ,是不是太深了一点 ?答 :如您所说 ,《争画》是一篇难得的好文章。我之所以这样说 ,一是因为它选材好。它写的是发生在毛泽东、郭沫若、齐白石之间的生活小事 ,准确地描述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二是因为它内容好。它借助争画这件生活小事 ,真实地反映了这几位伟人、名人深厚的文化底蕴、渊博的知识、敏捷的才思和重友重情的美德 ,以及鲜明的个性。…  相似文献   

16.
师:同学们,这一学期我们已经学了两首古诗:一首是《一去二三里》,一首是《咏鹅》。还记得吗?请一位同学背给大家听听。(学生背诵)师:过去这么长时间了,这位小朋友还背得这样流利,而且背的时候感情非常丰富,很好!同学们,我国古代有很多诗人,他们写了许多诗,这些诗写得可好啦!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出示小黑板)3画鸡头上凤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点评:教师用亲切的话语鼓励学生背诵学过的课文,一方面检查学过的内容,另一方面,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由复习旧课导入新课,看似平…  相似文献   

17.
《树叶画》是九义教材第三册的一篇说话训练。上此课时正值初秋时节,教学中我们依据“玩玩———做做———说说———夸夸”的思路设计本堂说话课。课前准备:老师组织学生到校园附近拾落叶,一边认识各种树叶的名称和形状。一、赏画揭题1.一上课老师说:“小朋友,老师收到了一份秋姑娘送来的礼物,大家想看看吗?”(出示六幅树叶画请学生欣赏)老师问:“这些画漂亮吗?你发现这些画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这些画都是用树叶拼成的)2.老师小结:“原来用各种各样的树叶也可以拼贴成画。我们给这样的画取一个什么名字呢?”(树叶…  相似文献   

18.
在实施传统文化诵读研究的课题中,我们使用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读本》1-4册课本有近百首诗、词、歌、赋、古文、神话故事,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孩子们将从这一宝贵的文学遗产中品味到古典艺术,并受到无限的艺术熏陶!因此我校把诵读指导列入课表,成为校园内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每目的诵读既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又训练他们的记忆能力,更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名篇。我们坚信每天20分钟,坚持九年,孩子们一定能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9.
李华 《林区教学》2013,(7):35-37
诵读教学法是我国传统教学的重要方法,通过分析诵读教学的理论依据,以具体的诗歌教学为例,探讨中职语文古诗词诵读的教学程序,并设计了切实可行的教学环节,以期对中职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第二册《春风吹》是一首很美的诗歌。全诗共分两节,第一节描绘了春天柳绿桃红,万物复苏的景象;第二节讲春天是种植的好季节,号召小朋友们快来种蓖麻和葵花,告诉人们要珍惜春光。教学中根据低年级小学生喜欢涂涂画画的特点,可采取“涂画、说画、写画”的形式进行教学。一、涂画上课伊始,老师首先有声有色地把全文背诵出来,让学生一下子就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接着让学生们也像老师一样大声朗读,读到不认识的字或不会读的句子,随时举手提出来,大家共同讨论解决。然后再采取指名读、小组读、轮读、齐读等不同形式的读法,达到熟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