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给予学生充分操作、探索的时间,还要给学生充分的合作交流的机会和方法。下面我就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提高有效性谈三点做法。  相似文献   

2.
张伦贤 《学子》2014,(2):72-74
<正>《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目前,高校开展的多样化的数学实验为我们中学的数学实验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学生在数学实验中重新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从而能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由单一听课模  相似文献   

3.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早已屡见不鲜。静心思考,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往往是“被合作”。因此,对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笔者一直持谨慎态度,原因有两个:一是数学学习更强调独立思考,二是“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很难控制。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又要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还要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那么,怎样的内容适合“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怎样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就成为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将从四方面展示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内容。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动手操作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在大量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整理,找出有规律的现象,逐步抽象概括,获得知识,增强能力,激发创新意识.近几年这类题目更是各地中考试题的热点.  相似文献   

5.
刚刚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是: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在目前各地的小学教学中被广泛地运用于数学课堂。开展合作学习能有效地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在师生,生生互动中激发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6.
大家都知道,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通过数学作业的完成来巩固与提高数学能力,而学生普遍反映的则是数学作业太多,占用了自主学习的时间,甚至有较多同学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去抄袭作业,根本达不到应有的作用。为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更好地通过作业系统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也为了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现对我校数学作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反思,通过对高中数学作业的特点和分类的探究,提出个人的一些见解,供同仁们参考。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确定为总目标中的十项具体目标之一.在各阶段目标中,新课标也有不同的要求:第二学段(3~4年级)要求学生“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第三学段(5~6年级)要求学生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语文教科书也把“查找资料”写进了很多课文的课前“预习”、“阅读提示”和课后的“思考&#183;练习”之中.可见,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不仅是完成语文教学目标的需要,而且是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走大语文教育之路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在倡导以人为本、注重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教学的理念指导下,教师工作的最好评判者是普通学生而非名人专家,学生是教师的真正上帝,适合学生的、让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教学,才是我们不断追求的方向和目标,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让数学教学留有痕迹,需要我们具备哪些条件呢?  相似文献   

9.
尚青 《中国教师》2014,(2):42-43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生动有趣的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接下来笔者就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阅读教学应关注表达的呼声已久,不少教师也逐步跳出了内容分析的老路,关注表达形式,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把关注表达等同于总结写法,致力于分析文章写得好在哪儿,仅仅把语文知识、语言规律的传授作为目标,忽视了对所学语文知识的运用,影响了教学效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了"语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这就进一步明晰了"关注表达实践"是语文课程的必由路径。语文实践无外乎听、说、读、写。其中,"写"是实现方法迁移,促进能力习得的极其有效的手段。只有读写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好教材的例子功能。以读促写,就要防止两个"脱离"。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这句话要求数学教师通过科学设计,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自己永恒的追求.而新课导人中如何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进行再发现和再创造活动,如何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击数学的本质,更是每一个初中数学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就应该努力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涮:“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作为一个新教师,我在教学中,也比较重视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经常提供一些让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主动探知。在合作中。我还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相似文献   

13.
教育的真正意义不在于学生获得一堆知识,而在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郭思乐教授说:教师应该做一个“牧者”,把“羊群”带到那辽阔的水草丰盛之处,让他们自由快乐地吃草.在关注高效课堂的今天,小学语文课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角色,把课堂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真正实现“我的课堂我做主”,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课堂里唱主角,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基于以上的认识,结合自己的课堂,我在培养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实践证明,学生只有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得来的知识,理解才会深刻,掌握才会更牢固。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杨传祝 《学子》2014,(2):16-17
<正>枫泾中学美术拓展型课程是在国家规定的基础型课程基础上,体现知识的扩展和综合能力的发展,是学生终身学习精神、方法、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拓展型课程的实施从深度、广度等方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是在基础型课程的基础上迎合学生的学习美术兴趣、适应学生个性进一步发展和适合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进一步培养的有效辅助途径,同时也为研究型课程打下坚实的绘画造型能力和良好的审美素养基础。  相似文献   

16.
趣味识字     
纵观汉字的结构特点,虽然复杂,但也有其规律。如何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规律,进一步提高识字能力呢?一、形式多样,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不断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才能使他们轻松愉快地学习。1.情境生趣。有趣的情节、生动的画面,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自然而然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如在教学《秋姑娘的信》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同学们,秋姑娘也给我们寄来了一封信,大家想不想听听?孩子们听了先是一惊,然后异口同声地大声喊道:"想!"随后我就打开"信",读了起来。读完以后,我发现他们可爱的小脸既兴奋又专注,完全融入了情境。于是,我趁热打铁接着读:"秋姑娘知道我们一(2)班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那么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活动过程呢?  相似文献   

18.
朱瑛 《辽宁教育》2014,(1):54-55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学生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提倡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  相似文献   

19.
一、加强解答阅读理解题训练由于所给的阅读材料千姿百态,考查的内容千变万化,我们首先就必须仔细阅读,深入理解,弄清题意,领会思想,看清本质,然后再和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相对照,看看和哪部分内容相符,最后再考虑用什么方法去解决,找出解题的方法路子.例1阅读材料:已知P~2-p-1=0,1-q-q~2=0,  相似文献   

20.
混合学习理论是一种有效的学习理论,强调现代教学与传统教学理论的融合、多种教学媒介的综合、多种教学内容的整合,以及多种教学方式的混合。文章针对在混合学习教学模式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以及探究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