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红楼梦》中的政治斗争无处不在,妇孺皆知。笔者就《红楼梦》中的一些小人物之间的明争暗斗管窥蠡测,看看《红楼梦》中的政治,探看大家庭平静表面之下的波涛汹涌。这里,我们来看几个人。这几个人,算不得《红楼梦》里很重要的角色,起码说到政治二字时,我们一般不太想起她们。可是,今天我们来看看她们的"政治哲学",也很有趣。大观园的抄捡,王夫人挤走了许多人,她却成全了另一个一直野心勃勃的女人——刑夫人。刑夫人很蠢,蠢得分不清利害,居然跑去找老太太要鸳鸯。但刑夫人却受益于她又蠢又贪,大观园建成伊始,她  相似文献   

2.
谢宗玉 《成长》2007,(2):3-94
习惯睡前读书。习惯躺着读书。西蒙娜·德·波伏娃的《第二性》终于被我在这种温暖的时段、以这样慵懒的姿态读完了。《第二性》本是一本社会哲学书,但我从一开始就把它当作一本小说读了,就像读《红楼梦》一样。与《红楼梦》相同的是,《第二性》也给读者营造了一个虚拟的“大观园”,里面形形色色的女性的才情、个性、感恩、经历等方面与《红楼梦》里的女人并无二致,只是更显直接,深入,动人心魂。她们不像《红楼梦》里的女性那样有名有姓,她们闯入我的视野就像一个梦境,也像陌生街头那些柔美而神秘的笑容,更让我感叹万端,凭借想象,她们花雨般的心思和言行全都在我心灵的某处嫁接成功。[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一书与绘画有着多方面的联系。《红楼梦》中重要人物的命运大多在第五回中以图画的形式作了暗示。《红楼梦》中的大观园乃曹雪芹"胸中之丘壑",此园必是在其内心激荡酝酿、精心构造成图画后再落笔写来的。《红楼梦》里绘景绘人往往不事雕琢,几笔简单勾勒就能表现出"天然图画"般的意境美,给略显沉闷的叙述增加一抹亮色和一些趣味。书中还多用画花绘雪法暗中烘托故事。此外,书中不少地方使用了绘画中"逐物措置"的方法,在描绘某些场面时,对其中每一个人物的行动举止均作了合理的安排,整体上给人拥而不挤、散而不乱的画面感。  相似文献   

4.
刘姥姥是《红楼梦》中一个重要的结构人物,也是旷世悲剧《红楼梦》中的一个给人欢乐的亮点人物,同时又是贾府兴衰盛败的见证人,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拓展了《红楼梦》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5.
刘姥姥是《红楼梦》中一个重要的结构人物,也是旷世悲剧《红楼梦》中的一个给人欢乐的亮点人物,同时又是贾府兴衰盛败的见征人,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拓展了《红楼梦》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6.
吃不吃鞋子     
《红楼梦》里贾宝玉去问王道士讨要“疗妒”药方,王道士给了一个方子,说:“老了死了,也就不妒了。”宝玉大笑,也自知荒唐,世上怎么会有这样的膏药?  相似文献   

7.
<正>《红楼梦》作为一部不朽的文学巨著,不仅反映了复杂的社会生活,而且成功塑造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在《红楼梦》塑造的众多的人物形象中,王熙凤给读者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王熙凤是《红楼梦》里最活跃、个性特征最鲜明的艺术形象,王昆仑写的《王熙凤论》,也是《红楼梦人物论》中最精彩的篇章之一。他这样写道:"王熙凤是作者笔下第一个生动活跃的人物,是一个生命力非常充沛的角色,是封建时代大  相似文献   

8.
在《红楼梦》里,贾府以及其它膏粱缙绅之家,逢年过节、庆功祝寿,每每演戏作乐。同时,在氛围点染和情节铺叙以及人物聚谈、行令、猜谜中也提到不少戏曲剧目或戏文曲词。对《红楼梦》里的剧目曲文,曾有人或部分或系统地作过考释,如湛卢的《龄官的几出戏》、唐长孺的《红楼梦中的几出冷戏和南府剧本》、徐扶明的《〈红楼梦〉中戏曲剧目汇考》等。本文所探讨的是红楼演戏所蕴含的幽深而精微的意义及其在红楼结构中的作用,所以对诸家在考释中的歧义不拟辨证,仅以臆见(或臆断)阐明自己的观点而已。《红楼梦》所提及的戏曲剧目计三十一种。它们无疑是《红楼梦》艺术结构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描写环境、刻画人物、叙述故事、表达主题等方面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  相似文献   

9.
自己读课文,想想:你觉得凤辣子是怎样一个人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篇课文是长篇小说《红楼梦》里的其中一个小片段。《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四  相似文献   

10.
《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是高中生首次接触《红楼梦》,很多同学不约而同地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宝黛相见时,宝玉就把他的"命根子"给摔了?只是要渲染他们之间前世今生的爱情吗?提这个问题,说明学生真的走进文本,思考文本了,作为老师,我们感到欣喜。《红楼梦》作为中华文化中的经典之作,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遐思与探究空间。我们从"玉"文化探究情节的安排意图。一、玉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许见军 《文教资料》2006,(24):85-86
《红楼梦》全书一百二十回,其中第三回“贾雨村寅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在全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这回,曹雪芹把整个故事的序幕完全呈现给读者面前,《红楼梦》故事的主要人物也将一一地粉墨登场。我们可以用“豹头虎尾”来形容《红楼梦》的整个故事,那么这一回实际上就是“豹头”,写得非常好,其艺术审美价值极高,给读者以充分的愉悦享受。品读此回,我们将会惊奇地发现,曹雪芹不仅有条不紊地把贾母、林黛玉、贾宝玉等十二个人物展现出来,而且更令人叫绝的是作者给每个人物的出场方式安排都不同,且每一个人物的出场都给我们留下…  相似文献   

12.
<正> 《红楼梦》中的薛宝钗,是曹雪芹浓笔重描着力塑造的典型人物之一。从一九五四年以来,为了批判俞平伯同志的“钗黛合一”、“两峰双水”观点,许多评论家过左的和不实事求是的指摘了薛宝钗这个封建时代的规范淑女。为了强调“钗黛对立”,在许多评论中,把薛宝钗一般的说成是阴险、奸诈、阿谀、庸俗;有的说得更坏。宋浩庆在《红楼梦六十四、六十七回辨》一文中就是这样认为的,说她“外表美丽和善,内里丑恶奸诈”。诸如此类的评论并不符合作者曹雪芹的原意,也不符合在《红楼梦》作品里其他人物对她的品评(包括脂评),更不符合我们读《红楼梦》的观感。  相似文献   

13.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做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红楼梦》里描述四大家族“贾史王薛”显赫之势的“护官符”可谓在众多红楼迷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印象。《红楼梦》中的四大家族我们已不陌生,而主宰保险行业的“四大专业家族”大家又知晓几个呢?  相似文献   

14.
吴泓 《语文学习》2021,(1):29-35
红学家、北京大学张庆善教授说过这样一段话:“《红楼梦》是我们这一辈子一定要读一读的书,或者说我们一辈子如果没有读《红楼梦》,如果不认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红楼梦》中的人物,如果不走进《红楼梦》的艺术世界,那将是人生的一大遗憾!”[1]如今,《红楼梦》作为“整本书阅读”单元选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那么,怎样才能找到一把钥匙去打开这巍峨的“红楼之门”呢?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研究的现状令人不能满意。不考虑《红楼梦》的小说本质,或者把它当作各种思潮的试验田,或者把它当作充满主观色彩的谜语大全,或者把治经治史的方法用于研究《红楼梦》,导致了红学研究的每况愈下。这也表明了我们在古典文学研究方法上的陈旧与贫乏。红学研究应该立足于《红楼梦》本身,给人们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中的建筑分为两大部分:府邸和园林。府邸主次分明,体现出一种秩序美,儒学规范和礼制渗透其间。在空间布局上,《红楼梦》中的建筑,尤其是大观园里的建筑显示出对称之美和含蓄曲折美,体现了温柔、委婉、曲折的民族心理特征,给人广阔的联想,形成特殊的审美趣味。《红楼梦》中的建筑不仅自然山水是和谐统一的,而且《红楼梦》整体艺术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主人公们个性、命运的象征。建筑和人物合二为一这是曹雪芹的独创。  相似文献   

17.
大凡读过《红楼梦》的人,是不会忘记焦大的。焦大是小说《红楼梦》中贾府里的一个奴仆,在《红楼梦》众多人物形象里,焦大或许是个不太重要的人物。但是,焦大在贾府里别具一格,也是被作者用重笔浓墨涂抹过的“这一个”。从某种程度来说,焦大的认识意义并不次于某些主要人物。一在规模宏伟的《红楼梦》中,焦大其人所占的篇幅实在太少了。然而,当我们步入《红楼梦》的人物画廊时,这里却回荡着焦大那奇异的骂声。在作者笔下,奴仆焦大只两次亮相。第一次是在第七回,第二次是在高鹗续书的第一百零五回,前次出场则借酒大骂;后次虽无酒力,却骂语也不绝。骂是焦大的风格,骂声便是焦大传给读者的第一信息。在第七回“送宫花贾琏戏熙  相似文献   

18.
王国维品评《红楼梦》:“悲剧中之悲剧也”——《红楼梦》为我们展示了一个金马玉堂的悲剧世界,然在多层朦胧的悲凉之雾下,《红楼梦》也真实地反映出了在小说创作时期清代的诸多世情文化,尤其以暗含深刻的贾家这个官僚本位的家庭为背景,以宝黛钗爱情悲剧为代表,生动地为我们展示了真实的清代官场文化图。清代的官场文化与宝黛钗爱情悲剧相互映射,形成了一组奇妙的映照。  相似文献   

19.
丹枫金陵十二钗的话题说得太多了,相信每一位读过《红楼梦》的朋友都曾经有过喜欢林黛玉多点还是薛宝钗多点的争论。我们暂且不谈这些,这次我们要对《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好好地“指手画脚”一番,看这个“混世魔王”怎样抵挡我们的“飞短流长”!  相似文献   

20.
在古典长篇小说《红楼梦》描写的封建贵族朱门绣户豪华的生活场面里,有各种各样的奢侈用品,这些生活用品大部分是著名的工艺美术品。有些东西,在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时代,还只是皇室和极少数王公贵族才能享用,在《红楼梦》里我们却看到了大量的记载。瓷器是其中的一项。《红楼梦》里提到瓷器(或根据作者描写的特点判断是瓷器)的有十九处之多。这些瓷器是封建贵族统治集团利用他们的政治特权和经济势力,搜刮劳动人民创造的珍贵工艺美术品的一个物证,也是对封建贵族穷奢极欲的腐朽生活的揭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