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壁画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绘制.雕塑及用其他造型或工艺手段在天然或人工壁面制作的画郎绘制和刻画在建筑物的墙壁或岩石上.以及洞穴壁上的壁画.图案等均可称为壁画。  相似文献   

2.
李婧 《华章》2012,(19)
壁画不同于一般绘画,它是依附于建筑物体本身的一种艺术形式.壁画的创作必须要考虑到作品内容、建筑墙体及建筑环境、建筑材料和建筑空间等诸多因素.只有充分认识壁画创作与建筑环境的局限性,才能更好地掌握创作的主动性.壁画艺术只有得到建筑空间的依附才能永存.建筑有了壁画的点缀艺术空间将会得到延伸和升华,从而创造出壁画建筑相得益彰的完美效果.  相似文献   

3.
作为徽州古建筑艺术重要组成部分的皖南彩绘壁画是美化建筑内外墙壁的一种装饰绘画艺术,其在徽州建筑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皖南彩绘壁画具有艺术性、丰富性、地域性与教育性的特点。教化功能是皖南彩绘壁画区别于其他民居壁画的一个重要特征,皖南彩绘壁画寓道理于故事中并以此传播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与儒家思想。皖南彩绘壁画的教化作用具有寓教于美、雅俗共赏、惩恶劝善、陶冶情操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的诗与画有着天然的亲近感,都是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形式,具有诗画互证的可行性。诗歌语言与绘画语言都是文本的构成要素,同时作为独立的文化符号又具有自身特定的意义与内涵。尤其是唐代壁画诗,以文字描摹画面,赋予了写实与想象的双重空间;而敦煌壁画,以绘画的物质材料与艺术结构来展现佛寺等场景,同样也赋予了写实与想象的双重空间。《全唐诗》中的壁画诗,蕴涵着能够与敦煌唐代壁画形成映照互鉴的主题思想、物象特征等要素,其中李白壁画诗以及敦煌盛唐壁画中的佛寺题材具有典范性,体现了唐代壁画诗与敦煌唐代壁画之间的互文性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
壁画艺术是表达形式为绘制于墙壁上的一种画。非壁画,则泛指其它一切没有绘制于墙壁上的画。壁画与非壁画,同是艺术。艺术与其它非艺术如科  相似文献   

6.
阿里娅 《教育艺术》2024,(4):67-68+3
<正>湿壁画是一种较为古老的绘画形式,其流行于十三世纪的意大利地区,指的是在干燥的灰泥墙之上画壁画的技术。湿壁画的绘画方法是在干燥的石灰泥层墙面上作画,在干燥的石灰泥层之上绘画。颜料渗透至墙壁下层中,石灰层墙吸取空气之中的二氧化碳之后,就可绘制湿壁画了。湿壁画表面会产生一层釉面碳酸钙晶体,使基础绘画稳固地融合在颜料层之上。因此,湿壁画的绘制,建议画家在底层未干的情况之下一次完成绘画。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早期佛教绘画遗址克孜尔石窟壁画、敦煌石窟中南北朝时九色鹿经图、唐代《观无量寿经变》两侧未生怨与十六观壁画以及代表中国本土绘画形式的武氏祠画像石的分析对比,印证佛教绘画在中国传播过程中佛教绘画以传统和新需要相结合,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在构图形式上,佛教绘画带来的新样式,丰富了中国绘画构图形式,九色鹿经图等壁画同我国本土绘图也有明显的联系。佛教绘画本身也在不断调整,以适应中国本土化要求。  相似文献   

8.
从敦煌壁画的构图形式和现代木刻版画的制作方法以及笔者对古代中国绘画、敦煌壁画艺术的认识,来对比分析敦煌木刻版画的形成与发展、版式特点、作者和制作材料、用途等;本文阐述了敦煌木刻版画作品对敦煌晚期壁画、藏传唐卡、河西地区流行的汉传水陆道场画的绘画艺术形式的形成和相互传承、影响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壁画依托于建筑,自然要与其存在的空间环境发生交流与对话。作为壁画众多表现形式之一的浮雕壁画,以其特殊的形式美感及材料应用,在公共艺术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壁画是唐代绘画艺术的重要形式,然而随着朝代的更替,历史的发展,很多壁画都已经湮灭在历史长河中,所幸,保存在地底下的墓室壁画较好的保存了下来,并随着墓葬的发掘逐渐展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供人们进行研究和观赏。唐代墓室壁画是唐代绘画史上的一朵奇葩,与唐代的卷轴画、宗教壁画一样,名作纷纭,气象万千,无愧为中国绘画史上璀璨的明珠,本文将谈一谈唐代墓室壁画的艺术风格,并对其历史地位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敦煌壁画是敦煌石窟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艺术表现具有与世俗绘画明显不同的风格特征,将它继承与弘扬会为现代平面设计提供更为广阔的表现空间.本文通过对敦煌壁画艺术表现的分析,提出了敦煌壁画为现代平面设计提供了获取灵感、可供借鉴的艺术表现形式与技巧,同时也指出了继承与弘扬民族艺术应从艺术形态、表现形式、创作方法等多方面、多层次地加以挖掘与创新.  相似文献   

12.
壁画艺术是独具个性,历史悠远,在现代公共空间环境中有着其它艺术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壁画艺术具有使物质化的建筑空间环境向精神化转化的功能,环境艺术不应忽视艺术作品在建筑空间中的实际作用,和人对地域的认识以及心理情感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墓室壁画作为一种独特的绘画形式 ,在蒙古族绘画历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 ,墓室壁画不仅为我们进行传世绘画的研究和了解元代世俗绘画的全貌提供了重要的实物 ,而且 ,也有助于通过壁画题材内容 ,画面人物服饰 ,壁画装饰色彩等具体方面的研究来全面了解蒙古族服饰文化的历史演变 ,以及蒙古族古代美术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4.
联想     
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场所——学校,素来墙壁也是进行教育的宝贵资源。广泛利用空间,让墙壁说话,是学校的一道景观。五彩斑斓的墙壁画,活色生香的黑板报,吸引了多少学生的眼球。说话的“墙壁”让学校充满生机,让教育得以延伸。  相似文献   

15.
魏晋时期是我国绘画史上艺术风格变化的重要阶段,嘉峪关魏晋墓室壁画的发现弥补了这一时期绘画艺术的空缺,魏晋墓室壁画既继承了汉代绘画的传统又有新的发展。对嘉峪关魏晋墓室壁画的简况进行介绍,并对魏晋墓室壁画的绘画手法、特点及绘画手法的演变背景做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西方绘画艺术形式的演变轨迹作简略描述,以期说明造型艺术作为人类掌握世界的审美方式之一,其造型要素即艺术形式如何决定了它对人类社会及精神把握的程度。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以来人类文化学与思维科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原始思维作为人类曾长期运用的思维方式,已成为一种思维定势,保留或残留在现代思维形式中。本文运用美学、人类学和透视学等学科理论,以中国绘画艺术画例为文本,详尽地考察了原始思维的完整性特征即形象的完整性、时间的完整性、空间的完整性在中国绘画艺术中的表现,论证了原始思维对中国绘画风格的形成有极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莉娜 《湘南学院学报》2002,23(3):79-81,91
装饰壁画 ,是以墙壁为载体 ,以装饰建筑环境为主要目的的装饰艺术。在装饰壁画创作中 ,通过恰当的艺术语言 ,能使画面产生丰富多彩的形式美 ;此外 ,借助现代新型材料 ,采用装饰性构图 ,也能引发人们的美感和愉悦感 ,从而达到装饰壁画所追求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9.
绘画,这个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充分体现了人类丰富创造性、想象力、给人类以美的活力,以其独特的认识方式展示了人类认识世界的多样性。而这一认识活动的核心即是真实观。本文中的“真实”特指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之间的关系,认识若忠实于认识对象,即为真实。所谓真实观就是关于真实的系统看法。绘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因其不同寻常的活动方式而形成了有别于其他艺术形式或认识活动的绘画艺术真实观。绘画艺术真实观包括两个基本问题:其一,艺术形象与客观物象的关系;其二,艺术形象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前者主要决定绘画艺术作品的艺术性方面,后者主要决定绘画艺术作  相似文献   

20.
面壁随思录     
我由于平时教学中的需要,必须对建筑物中的墙壁多作必要的观察,必须对墙壁上的装饰与美化优劣诸多问题勤作思考,平时的随想,零星的记录,日积月累,不知不觉之中也有了一定数量,今日择其几点归类整理成此拙文,以求行家针砭.一、壁画与建筑建筑与壁画的关系的恰当处理一直是围绕着建筑师与艺术家的难题,如何使建筑环境、建筑空间、建筑功能与壁画风格、壁画主题、壁画表现形式、壁画艺术感染力等等诸多方面融洽、浑然一体,并上升到相得益彰的高度,可以说一直是有志于壁画艺术事业的建筑师、壁画家们力求尽快达到的目标.然而,自70年代我国壁画复兴至今,能达到此目标,能称得上配合默契,“相映生辉”的佳作实在是太少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应该说是多方面的,其中突出的一点,就是直到现在为止,建筑师和艺术家对于壁画创作在其观念、认识上并不完全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