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内蒙古艺批评界的女性对“女权主义批评”思想和方法的借鉴是从90年代初开始的。女性艺批评否定和解构男权化的强烈批判精神。为内蒙古艺批评注入了崭新的思想要素。女性艺批评对艺民族性的探讨做出了具有突破性的贡献。内蒙古艺批评界女性在理论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表明,女性不再是抽象思辨领域的“缺席”和“缄默”。新时期内蒙古女性艺批评总体上是美学的批评与社会历史批评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针对艺理论和学批评的“失语症”,艺学体系重构问题被推到理论前沿,当代艺学必须克服“转型期综合症”,走向体系重构,这种重构应当按照“主导多元、综合创新”的思路进行。  相似文献   

3.
实践标准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随着实践的发展,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又赋予了它深刻的内涵。毛泽东同志首次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并阐释了生产力标准的思想,从而对实践标准加以深化和发展;邓小平现场提出“三个有利于”的价值标准,从而对生产力标准加以深化和发展;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的政治标准,从而对“三个有利于”价值标准加以深化和发展。党的三代领导集体赋予了实践标准以新的内涵,对实践标准进行了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这里是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艺批评话语的概述:20世纪90年代艺批评虽然“众声喧哗”,但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呈现出多元话语的艺批评形态;“主导多元、综合创新”,“回归古典”,“多元审美意识形态批评”,将成为新世纪艺批评的主导形态话语形式。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苦口良药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要理解、接受这句话,必须站在理智的角度,站在较高的思想层次上才能品出“良药”与“忠言”的内涵。事实上,要达到这一境界是不容易的。它要求被批评具有一定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在毛泽东艺思想与中国当代学的发生之间。毛泽东艺思想为当代学提供了理论方向和实践依据.影响并生成了以学工具论和作家改造论为中心的学意识形态观,强调学批评的“思想倾向”和学斗争,借助中国当代学体制而成为学政策。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新形势呼唤艺与时俱进,精神明建设要求艺与时俱进,精神化生活渴求艺与时俱进,生产精品力作召唤艺与时俱进。论证与时俱进是繁荣艺的必然要求,必须在艺理论上求新。在艺创作上求精,在艺批评上求准,在艺生产营销上求变,在艺队伍建设上求强,论证内容基本上涵括了繁荣艺,必须把握的主要环节。新时期的艺工作,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先进化的前进方向,与时俱进,繁荣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8.
“思无邪”是孔子诗学的核心,中国诗学一开始就因为儒家政治功利之心的强行介入而染上了道德教化的理性之光,成为政治诗学和哲性诗学的模式,表现出学处于萌芽状态时期学批评的幼稚性。孔子的美学观念和体意识是模糊和游移的,而且他竭力回避“诗言志”的说法,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诗言志”的本体性,把《诗》混同于其它献,以献意识评判《诗》,根本就没有纯然的诗学阐释意识,其批评的样态也必然是泛化的意义,诗学没有获得学的独立地位,这种以其“仁”道观为哲学依据的诗美标准。规范了其诗歌批评的极端的道德功利主义性质。而走离了审美本体的意义,这种诗美观对中国的学批评产生了强劲的负面影响,几乎成为一切艺批评的根本准则,并内化为中国人稳定的美感心态。  相似文献   

9.
严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和翻译家,“严译八大名著”不仅在当时而且对以后中国社会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严译标准“信、达、雅”也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一度被奉为圭臬,但也不乏怀疑甚至批评。本文首先介绍了翻译目的论,接着运用目的论的“翻译行为的目的决定达到预期目标的策略”这一基本原则分析严复翻译西学所采用的策略,指出其翻译策略内在的目的性,同时试图从目的论角度解释“信、达、雅”之争。  相似文献   

10.
在“百花运动”的时代新语境中,关于艺的论争却被政治领域的“修正主义”批判主题所归并。其中既与思想领域的复杂的斗争现实相关,也有普遍的时代焦虑的衍生作用。艺必须继续革命逐渐成为艺论争过程中的绝对权力意志。  相似文献   

11.
刘虎 《河西学院学报》2007,23(3):11-14,19
文章从分析美国长篇小说《飘》的思想主题与人物形象入手,对文艺批评中长期僵化的意识形态批评进行了批判。文章从文艺批评的方法论意义上指出,意识形态批评是将政治标准凌驾于艺术标准之上,从而将文学作品变成某种政治宣传。文中具体分析了意识形态批评中两个基本概念“人性”与“阶级性”的关系,指出“人性”大于“阶级性”。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代,伊格尔顿对意识形态问题研究的成就十分突出。他试图建立以意识形态生产为核心的"文本科学"和"审美意识形态"范畴,重新赋予了意识形态批判的力量,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美学的当代价值。本文从文学和美学两个范畴分析伊格尔顿文艺理论中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十七年”文学批评发展进程中,《文艺报》以权威主导文学媒介角色参与了文学批评文体规范的建构。文体规范的规约和不断强化,彰显了《文艺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代言人的媒介价值观。“辩难体”、“驳论体”、修辞格及工农兵话语、杂文体式的特殊强调,传递出了《文艺报》是建构文学批评文体规范、制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文化认同的重要历史角色。  相似文献   

14.
二元对立现象广泛存在与文学作品中,二元对立已成为文学批评领域重要的研究方法。在《无名的裘德》中,哈代运用几对二元对立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效果。本文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出发,通过对小说中二元对立模式进行分析揭示二元对立是怎样成功地刻画人物、揭示主题和渲染小说的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15.
文学批评是体现毛泽东与鲁迅文化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文学批评的标准、文学批评的方法两个层面,阐述了两位历史伟人在文学批评诸多观念上的相互默契、融合和一致。  相似文献   

16.
从自由看"京派"--论"京派"文学观念的本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文化中的自由主义思想影响着“京派”知识分子,于是“京派”文学也呈现出自由主义文艺思潮:从文艺的本体观到创作观再到批评观可以看到“京派”文艺观念和风貌。可以说,自由主义从根本上塑造了“京派”,是“京派”成“京派”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7.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兴起于本世纪60年代的西方女权主义运动。正由于这种特殊的产生背景,以及其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作为自身的理论依据,同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一系列攻击父权中心的文学理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成为了一种具有强烈意识形态性特征的文学批评。  相似文献   

18.
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是20世纪最重要的文学批评流派之一,从新历史主义视角来解读诺曼.梅勒的小说《刽子手之歌》,可以看出梅勒有意识地颠覆历史与虚构的明确界限,借以表现一种不同于当时主流的意识形态,在颠覆的同时却陷入了另一个历史与虚构的悖论之中。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文学批评中保有一种先验的东西,存在着一个先天的前结构,即传统的史学批评。中国古代史学意识的自觉先于文学意识的自觉,史学批评的观念与方法渗透于后代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各个方面。从思想渊源来看,史学批评是文学批评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20.
十七年文学批评进程中,《文艺报》在文学批评规范方面起到积极的媒介建构作用,在批评规范的批评标准和模式层面,《文艺报》传递出规范建立的思想源头,同时也在整体互动效应中参与规范的建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