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同志,你是《燕山夜话》的热心读者吗?告诉你一个消息:人民日报出版社最近又编辑出版了一本《邓拓散文》。这本散文集,收了邓拓同志的38篇散文,绝大多数都是他在1958年以后写的作品。这些散文说古道今,旁征博引,知识丰富,议论风  相似文献   

2.
“十年浩劫”使北京晚报、《燕山夜话》和邓拓产生了一种奇妙的联系。北京晚报复刊,人们自然地联想到《燕山夜话》及它的作者邓拓同志。这种联想的感情色彩是强烈的,复杂的,一言难尽的。然而,北京晚报可以复刊,《燕山夜话》的栏目名称可以沿用,它的主人却永  相似文献   

3.
邓拓自1961年起在《北京晚报》的《燕山夜话》专栏陆续发表杂文,《燕山夜话》以深刻的思想,丰富的知识和特有的文采赢得了群众的喜爱。本文从选题、内容、行文等角度分析《燕山夜话》的特色,及其对现代报纸副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60年代初,《北京晚报》副刊上曾有一个《燕山夜话》杂文专栏,主持人是邓拓同志。“文化大革命”对《燕山夜话》的“全国性声讨”结果,反倒引起更多读者对这专栏的兴趣和关注。80年代伊始,随着《北京晚报》的复刊,《燕山夜话》以《百家言》栏目复活了。在新时期,新的《百家  相似文献   

5.
张洁 《青年记者》2009,(22):89-90
邓拓(1912年~1966年)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在主持北京市委理论刊物《前线》期间,他在《北京晚报》副刊《五色土》上开设杂文专栏《燕山夜话》。  相似文献   

6.
《燕山夜话》是邓拓以马南邨的笔名在《北京晚报》副刊开设的一个杂文专栏。该专栏以"提倡读书,丰富知识,开阔眼界,振奋精神"为宗旨,大多数为号召群众读书、学习的知识性杂文,并广涉医学、教育、历史、文化等领域,为群众生活提供有益的指导和科学的建议。《燕山夜话》的成功经验为我们今天的副刊工作者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下面让我们分两个方面来简单谈谈邓拓在《燕山夜话》以及同它密不可分的《三家村札记》二书中的文章。  相似文献   

8.
“十年浩劫”使北京晚报、《燕山夜话》和邓拓产生了一种奇妙的联系。北京晚报复刊。人们自然地联想到《燕山夜话》及它的作者邓拓同志。这种联想的感情色彩是强烈的,复杂的,一言难尽的。然而,北京晚报可以复刊,《燕山夜话》的栏目名称可以沿用,它的主人却永远不能复生了。怎么办?大家七嘴八舌,议出个《百家言》的栏目,仍然发表近似《燕山夜话》的知识性杂文,不同的是,将由大家来写。正如廖沫沙同志在北京晚报编辑部所编《百家言》一书的序中所说:“这是地地道道的群众论坛,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多种多样的,一句话:做到了杂。从文、史、哲、经,直到天文地理、山川人物,可以说包罗万象。自然它们也从不同的侧面接触到我国社会生活的实际,这才是名副其实的杂文。论作者,听说也来自四面八方,真是七嘴八舌,议论风生。”从1980年2月复刊起截止到今年7月,《百家言》栏共发表杂文近千篇,稿件来自除台湾省以外的祖国各地,仅发表过作品的作者计有六七百人,远非百家了。《百家言》栏的短文,不同于一般的思想漫谈,它要求具有一定的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古今中外,从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均有所涉及。而在给人以知识的同时,又不同程  相似文献   

9.
邓拓是一位深受人们敬重的新闻工作者。从1930年开始,就致力于党的组织活动和宣传工作。抗日战争开始,投入新闻工作,笔走龙蛇30年,曾任过晋察冀日报社长兼总编辑,解放后直到1958年,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1961年,在他任华北局书记处候补书记时,应《北京晚报》之约,以马南邨的笔名在副刊五色土上开辟了杂文专栏《燕山夜话》,到1962年9月,共发稿153篇。因此,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惨遭“四人帮”的迫害,于1966年5月愤然离世。邓拓也是一位才华出众  相似文献   

10.
近日,为了编区志附录,重新翻阅了邓拓的<燕山夜话>一书,其中,一篇题为<欢迎"杂家">的短文引我反复读之.邓拓在文中写道:"无论做什么样的领导工作或科学研究工作,既要有专门的学问,又要有广博的知识.前者以后者为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从1958年报纸创刊时起,副刊便一直是北京晚报的一面旗帜和一块金字招牌。北京晚报的《五色土》副刊历经50载春秋,始终与时代和民众同呼吸、共患难,其间的影响与功绩,以《燕山夜话》为最。从1961年3月19日开始,以马南邨为笔名,邓拓的《燕山夜  相似文献   

12.
邓拓写《燕山夜话》的题外话邓拓同志离开报社到北京市委工作以后,报社编委会决定,理论部的工作还请他代管一个时期,负责审阅理论版的文章,所以我还经常到他家去,送交稿件,汇报情况,请求指示;又加我们长期相处,建立了友谊,常常想念他,我总是找机会同他去谈心。有一次他问我:“我在北京晚报上写的《燕山夜话》你看了吗?有什么意见,听到什么反映?”当时我正想请他为本报多写点理论文章,所以就借这个题目闲谈起来。老实说,他当时已发表的《燕山夜话》,我是看了些,但是兴趣不大。为什么呢?因为我当时对  相似文献   

13.
邓拓《燕山夜话》里论及过“带汁诸葛亮”,典出《程史》第十五卷《郭倪自比诸葛亮》。什么叫“带汁诸葛亮”?就是“冒充的诸葛亮”,“假装的诸葛亮”。  相似文献   

14.
张暄 《新闻世界》2011,(5):140-141
邓拓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无产阶级报人,主编过《晋察冀日报》、《人民日报》、《前线》等报刊,提出过很多有价值的新闻思想。《燕山夜话》是他应《北京晚报》之邀开设的知识性杂文专栏,后汇编成册。它虽不是新闻,但却体现着邓拓先生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即联系实际、实事求是、联系群众和用丰富的知识去办报。  相似文献   

15.
邓拓写《燕山夜话》的题外话邓拓同志离开报社到北京市委工作以后,报社编委会决定,理论部的工作还请他代管一个时期,负责审阅理论版的文章,所以我还经常到他家去,送交稿件,汇报情况,请求指示;又加我们长期相处,建立了友谊,常常想念他,我总是找机会同他去谈心。有一次他问我:“我在北京晚报上写的  相似文献   

16.
于洪海 《新闻窗》2007,(1):99-100
《燕山夜话》的作者邓拓同志,1912年出生于福建闽侯(今福州市)一个旧知识分子家庭。他从小就酷爱文学艺术,十八岁时参加了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从事革命活动。1937年到达解放区后,历任《晋察冀日报》社长,晋察冀新华总分社社长。解放后先后任《人民日报》社长、总编辑和北京市委文教书记等职。1966年文化大革命被迫害至死。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接触邓拓同志生前总喜欢开玩笑地对我们说:“我给《北京晚报》写《燕山夜话》,是被你们逼着上马的。你们真有一股磨劲儿。”确实,我们当时那股磨劲儿,也真够邓拓同志受的。按我们自己的行话来说,对有的作者,就是要抓住不放。邓拓同志就是被我们抓住不放的一个。当他还在《人民日报》工作的时候,在我们组稿作者的名单上,邓拓同志的名字就列在前面。很多作者都被编辑部的同志一个个“攻”下来了,唯独邓拓同志,因为他太忙,却始终没有得到合适的机会。  相似文献   

18.
《燕山夜话》作为出版界的一个精品是普通读者的共识。作者在他的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渊博的历史知识、成熟的政治远见和娓娓道来、深入浅出的文风,成为杂文界的骄傲。我们拨开大量的装帧华丽、立论新潮的文化出版物,重新拣出原汁原味的《邓拓散文》(人民日报出版社,1980年版),发现它的真知酌见对于我们端正对一些艺术问题的基本认识,对于报纸建立与倡导一种好的文风,对于巩固和发扬民族的传统文化,对于创立与形成适应现代化发展的新文化,都有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国外书讯     
日本书籍出版协会于一九七七年十月一日出版《日本书籍总目录》一九七七年至七八年版。登载一九七六年十二月底为止的在版书(指现在可以供应的书)187,668种。这个目录分《书名篇》和《索引篇》二册。《书名篇》包括书名、副书名、著者、编者、译者、初版年代、页数、定价和出版社,按日语五十音顺排列,共1,800页;《索引篇》包括著者(著者名后附所著书名)  相似文献   

20.
邓拓(1912年~1966年)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在主持北京市委理论刊物<前线>期间,他在<北京晚报>副刊<五色土>上开设杂文专栏<燕山夜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