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群众文化     
《上海文化年鉴》2005,(1):30-35
上海市群众文化概况2004年是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上海市文化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实施《上海市群众文化二三年发展纲要》的第2年。上海的群众文化以满足群众对文化多样化的需求为目标,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以群众满意、喜欢、高兴为标准,群众文化事业取得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过去,我们注意并强调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同发展,为什么没有认识到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也可以协同发展呢?为什么不可以“文化搭台,社会唱戏”或者“社会搭台,文化唱戏”呢?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建设的问题并与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并驾齐驱。当时有学者认为,这是一场历史性告别的开始,即中国政府将逐步告别过去的单向度思维。...  相似文献   

3.
《上海文化年鉴》2005,(1):50-67
第6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于2004年10月15日开幕,历时一个月叉二三天。本届艺术节是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刚刚胜利闭幕的新形势下举行的。胡锦涛总书记在沪视察时要求上海努力走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列;上海市文化工作会议叉提出了建设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目标,这对高起点、高规格办好第6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起到了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上海文化年鉴》2005,(1):15-19
上海文化广播电影电视概况2004年,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上海市文化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用新观念研究新情况,用新思路解决新问题,用新举措开创新局面,呈现出协调推进的良好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5.
《上海文化年鉴》2012,(1):108-109
由上海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2011年上海十大新闻”评选揭晓。这十大新闻是:1.上海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提出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目标11月11、12日召开的中共上海九届市委十六次全会通过《中共上海市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强调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扬和培育城市精神,倡导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提出到2020年把上海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  相似文献   

6.
(2011年3月19日)同志们:这次全市文化工作会议是进一步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我市建设西部文化强市的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全区文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市委二届十次全委会议精神  相似文献   

7.
文化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十五大都对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做了明确阐述。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对于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广大人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扩大内需,拉动区域经济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序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时期(2011~2015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推进文化创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  相似文献   

9.
文化市场做为文化产品和文化娱乐服务交换与流通的场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得到长足发展,对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保进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繁荣起到积极作用。文化市场经营的是一种特殊商品(如营业性娱乐场所,营业性文艺演出,音像制品的批、零、租、映,图书报刊经营,电影发行放映,美术品收售、展销、拍买等),它既有一般商品的属性,更具有意识形态属性,是社会文化生活的一面镜予。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文化市场的培育和管理,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提出“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的文化市场建设的基本方针。各级文化、公安、工商等部门据此做了大量工作,努力规范文化市场经营行为。  相似文献   

10.
文化设施建设概况2012年是“十二五”时期重大义化设施项目推进的关键年,一批市重大文化设施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为完成“十二血”规划、建设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阜宁县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本着“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注重加大对群众反响强烈、社会负面影响大的文化娱乐场所不法行为的整治,促进全县文化市场管理工作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以社区前载体建设精神文明”,是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把文明、进步、发达的新上海交给新的世纪的新举措,社区文化市场管理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改善,一批批特大的市政工程出台,先后有1000多个单位28000多户居民被动迁移居各个新的社区,使上海都市生活,进入社区化。  相似文献   

13.
普丽 《滇中文化》2006,(1):14-15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重要目标,第一次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突出位置,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适时提出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又一次重大深化。面对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新的历史任务和事业发展要求,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示:“一个社会能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  相似文献   

14.
李舫 《文化市场》2007,(1):30-31
2006年的中国, 是文化中国,文化成为社会生活中最引人注目的热点、焦点、看点,2006年的中国文化,至少有三大现象可圈可点:一是文化建设理论创新之年,有和谐文化建设理论的高扬为证;二是文化大事件频仍发生之年;有首个文化遗产晶的到来、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为证;三是文化现象典型化呈现这年,有民营文化企业站稳脚跟、选秀恶搞日炽、学术大众化普及化、收藏拍卖跟风、农村文化建设受到重视等等为证。本刊发表的一组文章,对2006年中国文化发展关键词作出梳理。也期望与读者交流辨析。[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全党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这次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1次对文化建设进行全面思考、研究、部署和落实。因此,这是一次对党的事业发展来说非常重要的会议。  相似文献   

16.
大禹文化见证了中国各民族共同缔造文明的历史进程,是赓续铸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升华。大禹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观念形成、民族自强求变、民族文化认同的精神依托。将大禹文化精神同马克思主义理论相融合,进一步增强大禹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提升大禹文化的凝聚力、引领力,是当前丰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的重要途径,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陈原 《文化市场》2007,(1):25-25
2008年北京奥运会即将来临.为了迎接奥运会,北京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一大批文化设施,这些文化设施有一个显着特点,就是面向大众,以普及文化艺术为目的。北京市文化局局长降巩民说,其实,这些建设项目更主要的是借奥运会之机加快北京文化全面发展的步伐.加紧培育北京的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为后奥运时代做准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定。2005年12月11日中办、国办出合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针对解决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等突出问题作出了具体的部署。玉溪在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出台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市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如火如荼……。在此,笔者仅从一个群众文化艺术工作者的角度.从开展好乡村文艺活动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及和谐社会的作用谈一点自己的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第四届世界汉学大会开幕 近日,第四届世界汉学大会在北京召开,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刘延东指出,中外文化交流源远流长,特别是近400年来,中外商贸往来互惠互利,文化典籍互相传播,风土人情互鉴交融,一批批卓有建树的汉学家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人类文明包容共生贡献了智慧和力量。新的时期,中国将把文化繁荣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20.
(2011年3月19日)同志们:这次全市文化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区文化、新闻出版工作会议和市委二届十次全委会议、全市两会精神,回顾总结十一五时期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