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墨人生     
<正>黄永玉,湖南省常德县人,著名画家,中国画院院士,中国第一张生肖邮票——"猴票"的创作者,被誉为"画坛鬼才"。晚年更加倾向于写作,主要作品有散文集《太阳下的风景》《火里凤凰》《比我老的老头》,诗集《一路唱回故乡》,自传体小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等。曾经有人问黄永玉先生,为何画"水浒"而不画"红楼"?先生说:"每个人都有理想中的贾宝玉、林黛玉。"言下之意,梁山泊的好汉们长啥样儿,大家是不  相似文献   

2.
孙犁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有一贯风格和广泛影响的作家,也是一位语言大师。他的小说如《荷花淀》、《光荣》、《山地回忆》、《铁木前传》等,一贯显示的深入浅出、含蓄蕴藉诗一样的风格与神韵,堪称独树一帜。茅盾把孙犁小说的风格概括为“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好处在于  相似文献   

3.
黄永玉,作为画家,他油画、版画、漫画、简笔画,什么画都能画;作为作家,他散文、杂文、诗歌,各种文体都能写;作为书法家,他行、草、楷、篆各体皆精。他懂音乐,会作曲,发表过作品;他会武术,爱打猎。这样一个“才气纵横、能文能武、尽得风流”“兴趣爱好也不一般”的黄永玉怎么会是个“差生”?是的,用现在的眼光看,当年他的的确确是个“差生”,有他自己的《示朴琐记》为证。  相似文献   

4.
老作家聂绀弩先生的《中国古典小说论集》近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其中除收入论《聊斋》及《红楼梦》的四篇文章外,有五篇文章都是谈《水浒》的,字数占了全书的三分之二。此书可以说主要是关于《水浒》的论文集。我们知道聂先生曾具体负责整理《水浒》。当《水浒》七十一回本出版后,聂先生还被清去京沪等地作报告,他的《水浒五论》就是当时作的报告的底稿。《五论》中,《〈水浒〉是怎样写成的》、《论〈水浒〉的思想性与艺术性是逐渐提高的》、《〈水  相似文献   

5.
《黄永玉大画水浒》,黄永玉著,作家出版社,2002.8初版,38.00元。有人认字认半边,把“水浒”读作“水许”,特可爱。那么,手边的这本书,就该是“黄永玉大画‘水许’”。“水许”一书,我是在不该去读的少年时所读,因此印象深刻,每每梦见。书中的棒打老虎,杀人越货,百种兵器,几般妖术,另包括浪里白条与神行太保,蒙汗药与食狗肉,一律令我神往。后来流行“批林批孔批宋江”,自发地又读一遍,又看出妙处多多,可惜读着读着仍把宋江给忘了。“水许”这部书,可画的太多了,什么做人肉包子,醉打山门,抡起斧子排头砍去,三打祝家庄,均不失为绝妙的题材。热…  相似文献   

6.
新知感悟     
《黄永玉大画水浒》黄永玉著作家出版社出版定价:38.00元此书堪称“读图时代”的经典,作者“边写边笑,席地而卧”,把一部经典颠覆、解构、夸张、变形,打开书,你看到的不是“梁山好汉”,而是你周围形色人等,有朋友有邻居,有小商有小贩,也许还有你讨厌和憎恶的人。书中每幅画旁都有“题跋”和“永玉自白”,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一个率性乐观的老头的人生状态。读过此书你也一定会被他78岁的快乐所打动。永玉自白:一个人是不是知识分子,这不是扮出来的,要看他的成色,他的分量,加上一套又一套完整的解数。永玉自白:我画荷花,不…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当代作家中,莫言一直是一位重要的作家,他的每部作品都透着与众不同的魅力,他独特的创作风格使他引人注目,他的作品也一直在读者的关注之中。2000年,他发表了长篇小说《檀香刑》。在这部小说中,莫言坚持了他一以贯之的民间叙述立场,同时也让人想起《红高粱》等一系列作品。  相似文献   

8.
认识到"水浒小说"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水浒传》诞生就已经开始,并围绕《水浒传》展开,一直相沿至今。但是,以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系统地分析与研究各部"水浒小说"思想与艺术上的创新,发现总结同题小说演变的规律性与特殊性,探讨母题的独特魅力,这一系统性的研究至今尚无人涉及。"水浒小说"研究一定会为当前的同题小说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9.
鲁迅在谈自己写小说的经验时说:“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子”(达.芬奇《笔记》),“眼睛是这样敏感的器官.根据它,你们就有可能臆度出你们这位谈话人的感情”(阿·托尔斯泰《论文学》)。  相似文献   

10.
《水浒》的成书大约在元末明初之际,但《水浒》中的一些故事,早在南宋就已开始在口头流传了。宋罗烨的《醉翁谈录》在记述当时说话人的“小说名目”中,就有“石头孙立”、“青面兽”、“花和尚”、“武行者”等称呼。南宋遗民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中的三十六人的姓名、绰号和《水浒》基本相符,却有一点显著不同,即三十六人中有“铁天王晁盖”。  相似文献   

11.
漫画艺术是一种独特的画种。它以变形夸张的造型、幽默或讽刺的简略笔法来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态度或对某一事物的爱与憎。宋代学者洪迈的《容斋随笔》中就有“漫画”一词,不过此“漫画”二字并非表示画,而是一种鸟的名称。日本19世纪上半叶的著名“浮世绘”风俗画家葛饰北斋(1760—1849)开始用“漫画”这一词作为一个画种。他与日本讽刺文学界有密切联系,常为讽刺小说创作插图,这些插图后来结集《北斋漫画》加以出版,广为发行。葛饰北斋还根据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创作有300多幅插图的《水浒画传》,其造型和艺术表…  相似文献   

12.
鲁迅先生说:“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这是先生创作体会的真实写照,也是对前辈作家作品的规律总结,真可谓慧眼独具,慧眼识“眼”。“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人物心理活动的外化,也是人物肖像描写的中心。“画眼睛...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光辉灿烂的文学宝库里,《水浒》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巨著,它真实地反映了时代的风貌,成功地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一百零八人的艺术形象。在这众多的绚丽多姿的人物画廊里,宋江是一个复杂而独特的艺术形象。自从《水浒》成书以来,对于如何评价宋江的问题,《水浒》研究工作者们一直争论激烈:对他褒勉有加,热情肯定者有之;对他贬责无已,全盘否定者也有之;对他有褒有贬,一分为二者亦有之。这里,我不准备参加他们的辩论,我所要谈的是:我国杰出的文学批评家金圣叹的所谓“独恶宋江”说。  相似文献   

14.
高中语文第五册茅盾的《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中,有个句子用了“其他”和“其它”:“请不要误会,以为《水浒》的其他方面就没有可供我们学习之处;不过,此篇专谈它的如何创造人物与如何结构全局,所以暂时不谈它的其它  相似文献   

15.
一一九三三年夏月,鲁迅应上海天马书店编印《创作的经验》一书约稿,写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纵谈了他从事小说创作的目的意图,经过情形,并进而简明地总结、传授了他若干主要创作经验。其中有道:“忘记是谁说的了,总之是,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鲁迅在这里指的主“画眼睛”的就是我国著名的东晋画家顾恺之。恺之字长  相似文献   

16.
陈仓筛 《学语文》2014,(1):53-54
中国人知道黄永玉的不多,中国知识分子中知道黄永玉的也不见得很多!而年轻的中国人中知道黄永玉以及黄永玉人生经历及其辛酸苦辣的人又能有几个?所以,当我看到这本《比我老的老头》时,情不自禁为其封面简单而不失古朴的装帧吸引了:所以。当我翻看扉页看到扑面而来的先生自画像《狗不厌家贫女不嫌爷丑》时,内心也不由地溢满了喜感。在此之前,我对黄永玉老先生的了解,也仅限于“画家”、“湖南风凰人”、“沈从文表侄”等符号,而并不知道他的诗、他的杂文、他的小说,更不懂得他的文字背后那种娓娓道来的散淡和散淡背后深切的人生体验。  相似文献   

17.
《三重门》发行以及韩寒热开始之后,这本书不再仅仅是对中国教育体系的批判,更是对年轻人的启迪——正如上海作家陈村所言,因为韩寒的存在,给了他们选择自己偶像的权利。  相似文献   

18.
《山冈》、《一个鲍米涅人》、《再生草》这三部小说是20世纪法国小说家季奥诺的代表作,统称为"潘神三部曲"。作家在小说通过全新的视觉、听觉和触觉描写,勾勒出一幅幅具有浓郁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的风俗画卷,形成了简洁凝练、质朴流畅和柔婉淡雅、含蓄蕴籍的语言风格,展现出深刻的艺术韵味与哲理内涵。  相似文献   

19.
眼睛,是人的心灵的窗户。要表现出一个人的“灵魂”,无论画家还是作家,都不会放过对人物眼睛的描绘。鲁迅小说刻画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之一,就是“画眼睛”。他说:“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我怎么做起小说来》)。《祝福》对祥林嫂的眼睛描写了三次:一次不如一次有神,真切地反映了人物每况愈下的生活历程。《伤逝》对子君眼睛的两次的描写亦是神情毕肖。在鲁迅的创作中,大量的“画眼睛”却不局限于肖像描写,而是指最能显示人物精神世界的典型细节。孔乙己那件“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的长衫,就是孔乙己的“眼睛”。在《故乡》里,二十多年后的闰土见“我”不再喊“迅哥儿”而虔诚地叫“老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新历史主义理论分析毕飞宇小说《上海往事》的女性小金宝的艺术形象,阐释作家文学想象中的都市与乡村关系。毕飞宇在90年代初的都市书写中所流露的怀旧风格有着个人对女性命运的思考与探索,这使他区别于其他作家的上海怀旧的女性想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