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6 毫秒
1.
大学教育中的人格塑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当代社会知识传播的重要舞台,大学教育在提升人的知性力量的同时,还必须关注知性主体健全人格的塑造,使之成为既具有知性活力,又富有人格魅力的人。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塑造优良的人格、发展人的各种潜能和智慧、陶冶情操和品质,培养德智体关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2.
罗方才 《辅导员》2009,(10):56-56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迫切需要从教育的根本问题上,对教育理念进行整合,向开发学生潜能、塑造健全人格这一方向聚焦。  相似文献   

3.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教育目标决定了学生人格培养塑造的必要性,中学语文教学资源所具有的丰富人文性的特点为学生人格塑造提供了可能。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具有开发学生人格潜能、提高学生思想境界的重要作用。重视语文教学中的人格因素,在学生创造性、自信心、责任心、合作意识、自我控制等方面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和塑造,有利于实现学生健全人格与语文教学的最佳契合。  相似文献   

4.
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90后大学生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主体,而他们却有着明显的人格缺陷,导致他们人格缺陷既有自身的因素,也有家庭和社会的因素.塑造他们健全人格要针对他们的特点采取适合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人格是一个人的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以及人能够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资格。健全人格是积极向上的,是符合一定社会的本质特性,适应统治阶级的思想观点和政治准则的新人本主义或人文价值。语文教师只有加强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引导,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具有挖掘和利用语文教材中蕴藏的人文资源、开发学生的人格潜能、提高学生思想境界的重要作用.重视语文教学中的人格因素,在学生创造性、自信心、责任心、合作意识、自我控制等方面有意识地培养塑造,实现学生健全人格与语文教学的最佳契合.  相似文献   

7.
美国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指出:"人格是一个人内部决定他特有的行为和思想的心身系统的动力组织。"人格心理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相对稳定的特征。健康人格或健全人格能帮助人们充分体验生活的乐趣,挖掘人的潜能、充实人的精神世界还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人格健全的人会尽可能使自己应该和需要做的事与其所处的的社会  相似文献   

8.
人格,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志,亦是人的灵魂所在。青少年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殷切期盼,他们拥有怎样的人格,决定了我们社会未来的发展格调与精神面貌。思想品德课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阵,也是塑造一代又一代新人性格、思想和灵魂的载体,应担当起培养青少年健全人格的使命与职责。追溯思想品德课的逻辑起点与价值取向,并在此基础上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过程,是实现思想品德课对青少年健全人格塑造的有效路向。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是根据人的发展和未来生活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质为根本目的,以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形成学生的健康个性为根本特征的学科教育活动.要发展个性教育,教育的本质和职能也是分不开的,教育是一种关于“人”的生产和创造.教育的第一职能是使个体的人自儿童到成年浓缩地经历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通过教育推动人类发展.教育的第二职能是根据社会需要和人的个体成长的规律,通过各种社会组织形式,按照不同的社会素质标准,把个体人塑造成具有一定社会义务与责任的社会成员.因此,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是时代的呼唤,是社会的要求,是教育改革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0.
教育理念的反思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首先是一种教育理念,它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素质教育就是要塑造学生知识、能力与人格三者的统一,其本质和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教育理论界开展了关于教育的本质和社会职能的讨论,讨论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阐述了教育不仅是阶级斗争的工具,为一定阶级的政治服务,而且教育也是生产斗争的工具,为社会的生产斗争服务。有的论者阐明了教育为生产斗争服务的社会职能更具有根本性、长期性和永恒性。随着社会主义阶级关系的变化和济经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教师需具备哪些人格特质人格特质主要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个性特征的综合体现。由于教师的一举一动,对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和灵魂的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作为教师有必要加强自身人格的研究和培养。那么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人格特质呢?首先是活泼开朗而不...  相似文献   

13.
论教师的人格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健全人格是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需要,教师的师表风范在于完善的人格,教师的人格是教师素质教育中核心的东西。在教师这特殊的以自身健康的人格去培养学生的人格,以自身高尚的灵魂去塑造学生的灵魂的职业实践中,教师人格魅力的神奇作用是其它任何巧妙的教育设计都无法取代的。为此,教师磨练践行,加强修养、筑起人格长城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4.
张慧芬  姜仕华 《文教资料》2009,(33):215-216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教育人、塑造人,为社会的发展培养完整的人、全面发展的人和具有健全人格的人。人格培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整人的本质要求。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继续加强、改进和创新大学生人格培养.以满足个体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人格教育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格是人的灵魂。大学生的人格如何,不仅关系到自身的成长和成才,而且关系到社会的发展稳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为有利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本文重点探讨了人格的内涵、人格的功能和人格的教育等问题,并希望学校各级领导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在不断完善、升华自身人格的同时,都要努力做好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人格,也称个性,反映着个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是人的气质、能力、兴趣和性格等心理特征的综合.在素质教育中人格培养居于核心地位.健全人格的塑造和形成,足一个长期、系统和复杂的工程.需要学校、家长、社会和个体多方配合,共同努力.我仪从自己历史教学的一个侧面,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17.
人格培养是人才培养目标的体现,人格培养是当今社会的需要,人格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所谓人格,是指一个人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理想、性格、气质、能力等的总和,是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发展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及家庭教育都必须把人格培养放在首要位置,当今社会,日益加剧的竞争对人才素质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标准,培养既掌握先进文化知识及科学技术,又具有健全人格的高规格人才更显出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幼儿时期是人的思维和意识发展的初始阶段,也是人的性格和品质塑造的关键时期,而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素质关键在教师"在幼儿教育实践中,所有教师都是通过自身素质对成长中的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作用"。幼儿教师要勤奋刻苦,积极进取,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幼儿教师要树立人格榜样,努力在实践中身体力行,不断提高自身人格修养,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认为自己加强师德修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树立"以生为本"的服务观念,为教育事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汉语中,“人格”一般被解释为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的总和。蔡元培在《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中认为: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体育、智育、德育、美育。这里我们从教育的范畴探讨人格,我们认为健全人格的标志,应该是智、能、美、德的和谐统一体。人格的要素应是健全的、整体的、和谐的、可塑的。人格教育,实质是对人的综合素质与健全人格的塑造与培养。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的人智商很高,能力很强,但在道德水准、审美品位方面不是很高,有的甚至道德沦丧。这种人,就有人格缺陷。人格诸要素的形成不是同步的,不…  相似文献   

20.
当代,我国青少年人格缺陷日益突出:信仰偏失,价值取向功利,社会责任感淡漠、自主性差,意志薄弱,自我中心,害怕吃苦等。作为人格形成的主导力量,基础教育中的人格教育缺失是导致青少年人格缺陷的重要原因。人格教育的缺失体现在教育的种种偏颇上:教育理念偏差;教育目标片面;教育内容窄化;教育方法简单;教师人格不完善。教育的本质是人格的塑造,塑造青少年健全人格基础教育责无旁贷:树立人格教育意识;确立人格教育目标;丰富人格教育内容;创新人格教育方式;提高教师人格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