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简介】柏杨,台湾著名作家、人文大师,1920年生于河南,1949年去台湾,1951年开始创作,一生传奇经历,一世著述颇丰。代表作品《柏杨版资治通鉴》《丑陋的中国人》《中国人史纲》《酱缸:千年难醒的噩梦》等。  相似文献   

2.
柏杨先生和鲁迅先生都曾就国民劣根性作观察剖析,然二者却小同大异。柏杨先生以医生自居,意在揭出病苦,即大多数的中国人,由于在中华民族及其文化这一“发酸发臭”的酱缸中酱得太久,我们的思想和判断以及视野,都受酱缸的污染,跳不出酱缸的范围。在这种长期酱在缸底的情形下,使我们中国人变得自私、猜忌,以至落后到今天这种丑陋的地步。随该说,柏杨先生确实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中华民族的一些丑陋之处。但却  相似文献   

3.
台湾当代学者柏杨先生的《丑陋的中国人》一书在大陆出版,好似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人们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很多报刊争相转载,从舆论界到街头巷尾,从评论  相似文献   

4.
台湾当代学者柏杨先生的《丑陋的中国人》一书在大陆出版,好似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人们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很多报刊争相转载,从舆论界到街头巷尾,从评论家到中学生都在议论着这部书。一时,大呼“丑陋的中国人”之声甚器尘上,不要说年轻人,恐怕许多年长的老师也没见过有这么多的中国人毫不脸红地责骂自己!  相似文献   

5.
《丑陋的中国人》一书的作者柏杨先生最近在大陆出了一本小书,书名是《柏杨家书》。柏杨先生因政治原因于1968年入狱,当时女儿佳佳只有8岁。四年后佳佳12岁,开始与狱中的柏杨通信,直到1977年柏杨出狱。《柏杨家书》就是这一时期书信的结集。天下作父母的无不对儿女寄予深切的期望,狱中的柏杨对年幼的女儿也是一样。他除了对女儿的学业倍加关注外,对女儿的品行更是谆谆教导:“今吾儿长大,所能为吾儿做的,只有在信上谈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凡爸爸做不到的事,绝不板起面孔训诫吾儿去做;凡要吾儿做的,都是爸爸做得到的。人生千变万化,看起来难…  相似文献   

6.
几十年前,台湾作家柏杨先生写过一本《丑陋的中国人》的书,批评中国人的一些陋习,风靡一时.……  相似文献   

7.
2008年4月29日凌晨约一时十二分,台湾知名作家柏杨因为呼吸衰竭过世,享年89岁。柏杨一生就是一部传奇。一生念过无数个学校,一生中娶过五个妻子,和蒋氏父子都有过面对面的经历,曾遭遇十年牢狱之灾,在上个世纪7 0年代几乎被枪决……上个世纪80年代,他的《丑陋的中国人》深深地刺痛了一代中国人。如今,柏杨先生埋骨台湾,终于停笔休息。在他的墓碑上应该写上这么一段话:这里埋葬着我们的一面镜子,一个美丽的中国人。他在世的时候,让所有人觉得刺痛。而没有了他,又让所有人怅然若失。  相似文献   

8.
一本《丑陋的中国人》以它强烈的冲击波冲击着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一时间,它在青年读者中广泛流传,引起了一系列争论和反思,书摊上以几倍的高价售出。这里,我们不禁要问:这本书何以能够引起广大读者的重视?何以引起强大的冲击波? 好不容易借到一本《丑陋的中国人》,一口气读完,不禁掩卷沉思:是啊,多年来我们一贯以勤劳勇敢聪明的中国人自傲,但为什么我国的科学技术远远落后于世界?我国的国民素质究竟达到了什么高度?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看待柏杨先生的这本书呢?  相似文献   

9.
关于“中国人”研究,断断续续,历史久远。近现代以来,随着社会逐渐开放,“究竟怎样的是中国人”问题被更多的学者关注。譬如鲁迅的《阿Q正传》、林语堂的《中国人》、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麦克·彭的《中国人的心理》,以及最近刚被译出的亚瑟·亨·史密斯的《中国人的气质》等,都是这方面较有影响的著作。然而,讨论“中国人”并非仅仅是学者的事。池鱼故渊,知深望切者,更多的应该是普通百姓。基于此种认识,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在一项有关中国城市居民国际意识问题抽样调查中,首次采用语义尺度法测量了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居民…  相似文献   

10.
柏杨 《新读写》2013,(7):102-103
话说,从前,有个“酱缸国”,酱缸国里每天最大的事就是辩论他们是不是酱缸国,而最热闹的事就是医生和病人的争执,结果当然是医生人败。大概情形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1.
话说,从前,有个“酱缸国”,酱缸国里每天最大的事就是辩论他们是不是酱缸国,而最热闹的事就是医生和病人的争执。结果当然是医生大败,大慨情形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2.
且息且行     
柏杨在《丑陋的中国人》中曾慨叹过现代人对景物的不尊重:各地旅游团鳞次栉比,低价看多景吸引着大批游客;旅人们将拍照留影,作为自己曾到此一游的叫嚣;更有甚者,将那些透着历史沧桑风韵的景致刻画得伤痕累累。一次旅行,衡量出了现代人的精神单薄症。我们缺乏对景物的基本尊重,更不要说以一颗谦卑的、敬畏的心去面对自然的馈赠。可是,面对这同一份景致,欧阳修于《秋声赋》中以极致入微的耳力听出了秋虫振翅,  相似文献   

13.
台湾作家柏杨写过<丑陋的中国人>,直刺中国人丑陋的一面.钱钟书在<围成>中用幽默讽刺的手法也向世人展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丑陋性格,细致地刻画出旧中国病态知识分子的众生相,深刻地揭露了他们的死爱面子、极度虚荣、虚伪卑劣、尔虞我诈的丑恶灵魂,展现了这群"无毛两足动物"的劣根性.  相似文献   

14.
唐佳琳 《新读写》2009,(11):12-12
前不久,很偶然地发现一本书,名日:《丑陋的中国人》。顿时好奇心大起,什么,居然说中国入是丑陋的?我倒是要看看中国人怎么个丑陋法!于是便将此书借回家中,细细翻阅起来。  相似文献   

15.
“这不是柏杨说的那一套。”肖知兴讲话时,像是一个三年级的在读研究生,单纯、热情、书生气十足。他34岁,是中国最受尊敬的商业教育机构中欧商学院的年轻、广受欢迎的教授,之前他在法国的INSEAD商学院读了5年书,可能也是第一位在权威管理学杂志《管理科学季刊》发表论文的中国人。我们坐在圆明园的单向街书店里谈论他的新书《中国人为什么组织不起来》。  相似文献   

16.
欧洲人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这是目前我国大学中学历史教材通用的说法。但从18世纪中叶以后,国内外史学界一直进行着这样一个争论:是不是中国人最先发现了美洲? 一、争论的缘起:《梁书》中的记载 是不是中国人最先发现美洲的争论,是从《梁书·诸夷传》的记载引起的。该书记载说: 齐永元元年(公元499年)有一位法名慧深的和尚从扶桑国来到荆州。据他说在中国的东面,到大汉国  相似文献   

17.
柏杨先生近著《丑陋的中国人》在国内公开发行以来,确曾引起了一点小小的轰动。常见一些年轻人在街头巷尾就此书侃侃而谈,津津乐道。也听到一些非议之词,不仅来自中老年,也来自部分青年。总之,褒贬不一。笔者由于好奇,也趁寒假住院医病之机,拜读了此书,并进行了一些琢磨和思索,还与一些读者作过交谈。  相似文献   

18.
韩晗 《教育》2006,(21)
自古以来,关于中国人的定性实在是数不胜数。鲁迅说,中国人是有劣根性的;柏杨说,中国社会是一个大酱缸,什么都能给你变的腥臭无比;现代文坛批判大师李敖则表态,说中国人是一群集体丧失思想的动物。照此类推,再骂下去。恐有民族败类之嫌。况且庄子老师早就告诉过我们。骂人是不管用的,哪怕尽管你这个社会流行骂人,喜欢骂人,时兴骂人,您也不能骂。我想说的,我们要关注的倒不是中国人是一种什么状态,而是中国人缺什么。缺的东西一旦补上,就能担当大任了。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前三位批判主义大师是以敢于揭伤疤名扬四海的,揭伤疤固然勇敢,但…  相似文献   

19.
《谈骨气》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中学教材经常选取的课文。《谈骨气》一文结构比较简单,因而初中教材常用。该文开篇第一句就是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作为中国人,我们读这句话的时候,可能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自豪感,仿  相似文献   

20.
作为金牌大国的中国,是不是一个体育大国?我们的民众在体育锻炼、身体素质方面是不是真比那些金牌小国强?这是否就证明中国是体育大国了呢?答案是否定的!美国《时代周刊》:虚假繁荣在愚弄中国人自己——在雅典,中国人拿到了金牌总数第二的位置,单从金牌排行上来看,中国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体育强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