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笔墨纸砚古称“文房四宝”,是古人书写不可缺少的工具。到唐朝,韩愈写了一篇《毛颖传》的古文,文房四宝就有了各自不同的拟人别名。《毛颖传》是一篇“设幻为文”的寓言,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写。由  相似文献   

2.
《毛颖传》在韩愈的集子里是一篇突出的以滑稽闻名而又感慨淋漓、才情横溢的文章。这篇文章大约写于唐宪宗元和一、二年间,即公元八○六或八○七,当时韩愈作国子博士。这篇文章写出后曾遭到许多人的指责,据当时的记载看来主要是讥笑他的“俳谐”,也就是今天所说的“不严肃”。柳宗元曾为此专门写了《读韩愈所著〈毛颖传〉后题》来为韩愈辩护,说“俳谐”并不违反“圣人之道”,而且在教育后进时还有解倦提神的效用;并极力推崇这篇文章,说它的气势如同“捕龙蛇,搏虎豹,急与之角而力不敢暇”。这些话都是就文章的形式方面说的。若从直到后晋刘昫写《旧唐书》还攻击韩愈,说他“作〈毛颖传〉,讥戏不近人情,此文章之甚纰谬者”的情形来看,恐怕这篇文章受攻击不只是因为它的形式。  相似文献   

3.
韩愈创作的《毛颖传》是一部争议最多的作品,对它的评价、思想主旨乃至归类都存在着不统一的看法。透过这众说纷纭对《毛颖传》进行审视,会发觉《毛颖传》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文体学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4.
《虞初新志》的编者张潮对《口技》的评价是:“绝世奇技,复得此奇文以传之。”《口技》这篇文章仅300余字,以声传境,可谓古文中的一支奇葩,那它究竟有什么奇妙之处呢?  相似文献   

5.
[导读] 《毛颖传》大约写于唐宪宗元和初年,作者已长期被贬,深感怀才不遇。这是一篇以滑稽闻名而感慨淋漓、才情横溢的奇文,文章给毛笔尖立传,把毛笔尖拟人化,融合诸多与之有关的神话传说,为兔子寻找光荣的祖先。以第一支毛笔的产生、发展、废置为脉络,既叙说了毛笔在历史文化上的贡献,又以  相似文献   

6.
明代假传文创作兴盛,在韩愈《毛颖传》基础上渐成一种新文体,相较于《毛颖传》的托讽意味,明代假传文强调虚、实与真、幻的“幻笔”特征,以及在表达上呈现世俗教化之趋向。而于目录分类上,明代假传文选本由集部向子部转变,由散文选本发展为类书体式,并在小说琐语、日用类书之间承担不同功能。因此,明代假传文又在创作上进一步开拓对文化、医药、博物等知识与文字技巧的运用,展示出明代士人的日常生活空间,其背后亦隐含明代知识系统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假传”文滥觞于韩愈的《毛颖传》.唐代是“假传”文的发轫期,宋元是“假传”文的发展和分化期,明代是“假传”文的高峰期和从俗期,清代是“假传”文的复归淳雅期,民国初年“假传”文曾再度繁荣,“五四”以后随着文言的衰落,“假传”文体走向式微.  相似文献   

8.
“通变”的观点,是刘勰提出的。韩愈接受了刘勰的观点,并在古文理论和创作实践方面,广泛吸收前人散文艺术上的长处,对它们或完善、或变异、或创新,使之更富有表现力、更带文学色彩和更具实用价值,形成了自己的具有变、奇、新显著特色的散文风格。举例言之,《张中丞传后叙》有“史迁神髓、昌黎本色”,《进学解》“既有赋味,仍具唐格”,《毛颖传》“设幻为文,奇不失正”。  相似文献   

9.
毛颖,是退之先生笔下寓言体名作《毛颖传》的主角,他"始以俘见",继而"日见亲宠任事",后虽"赏不酬劳,以老见疏",但"终于管城"。如果将他的人生遭际置于中国长达两千余年的整个封建王朝来观照,可说其是一生三幸。  相似文献   

10.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论鲁迅的创作生涯》,可以算是近年来难得的少见的一篇奇文了!该文,未免过于偏颇,对鲁迅的作品缺少深入、细致地研究,就妄加评论,说什么《狂人日记》是“模仿之作”,《阿Q正传》则“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开创了一个危险的先例”,《伤逝》是,“夫子写爱情”,《呐喊》、《仿惶》中的许多作品都是“泛泛之作或充数之作”;《野草》“坠入了僵化的缺限”;《故事新篇》是“游戏之作”、“三流  相似文献   

11.
钢琴独奏曲《夕阳箫鼓》是一首经典的曲目,试图从它的标题、表现手法、意境和曲名方面分析它的创新性。它没采用文字标题,而是用意大利语作了提示;意境上,它既有琵琶曲的淡雅,又有民乐合奏曲的热烈;曲名也充满了诗情画意和民族风情。  相似文献   

12.
《呼啸山庄》是艾米莉·勃朗特的杰作,也是世界文学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女作家独特的性格和生活经历,作品中极具个性的人物塑造,环境刻画和情节构造方面的哥特手法,使《呼啸山庄》具有了永恒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3.
20年前,赵朴初先生与季羡林先生连袂发起编辑出版《佛教画藏》,是一部史无前例的巨大美术出版工程。赵朴初先生为《佛教画藏》写了总序言。这是一篇义理深邃、内容丰富的重要文章,它深入浅出地论述佛教义理与佛教艺术的辩证关系,提出许多精到的见解,是佛教文化研究的纲领性、指南性文献。文章对《佛教画藏系列丛书总序》试作解读,同时结合佛教研究、特别是新疆佛教艺术研究中存在的某些问题,作辨析和评述。  相似文献   

14.
此文从叙述学的角度,对这个充满了魅力的长篇小说进行技术性的分析。每一个有特色的文学作品都有自己独特的话语方式,叶广芩的长篇家族小说《采桑子》在叙述话语方面,一个较为引人注目的特征是叙述视角的越界现象,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5.
幽默的产生和理解从根本上讲是一个语用问题,优秀的幽默语言总要具备一种或几种语用特征。本文从指示语、语用歧义及语用前提几个方面对会话幽默的语用手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耀县药王山博物馆藏有一通北魏时期的魏文朗佛道造像碑.本文通过考证辨认碑字、分析探讨史实以及碑的造型、风格特点等,认为此碑应该是始光元年(424)的作品.  相似文献   

17.
英国夏山学校以“让学校适应学生”为宗旨,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自由教育及学生自治的实验,在世界教育实验史留下了精彩的篇章。本文试图对这一独特的教育实验进行梳理,并阐述其对当代教育的影响与启示。  相似文献   

18.
This short piece is written in response to a piece by Colin MacCabe in the last issue of English in Education in which he commented on an article that I had written in Vol. 31, No. 3.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experiences of an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EP) attached to a school placed in Special Measures following its OFSTED Inspection in October 1997. Requests for increased EP time were met with a specific piece of project work looking at the ethos of the school and relationships within it. The article draws out the strengths that EPs can bring to working with schools in Special Measures. These include a psychological knowledge base, skills in systems analysis and project evaluation, the delivery of training and working within a multi-agency setting. The article suggests that this is an important area of work to which EPs can make a contribution.  相似文献   

20.
日本神田文库所藏裴注《史记.河渠书》残卷之论赞末附有一条《集解》,该注与《河渠书》论赞及正文全不比附,实是游离篇外。此条《集解》亦见于北宋景本以来的传世刊本《史记.河渠书》篇末,沿存至今。考察这条《集解》之来历,可知唐写本此卷祖本——六朝《史记》夹注本与徐广《音义》、裴《集解》所据本《史记》有异。唐写本《河渠书》残卷末的这条游离《集解,》为研究《史记》夹注本的源流及其与北宋景本以来存世刊本《史记》之传承关系提供了一项重要线索和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