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心理育人作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社会心态疏导价值。现阶段,把握大学生社会心态样貌,发挥高校心理育人的积极社会心态引领价值、负面社会心态疏导价值和心理危机干预价值对高校疫情防控工作的意义重大。应通过适时调整心理育人工作内容、搭建社会心态疏导平台、构建社会心态疏导运行机制、运用系统性思维,形成协同心理育人合力,促进高校心理育人的社会心态疏导价值实现。  相似文献   

2.
和谐的社会心态是新生代农民工有效融入城市社会的精神动力与心理基础,因此,应注重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心态培育体系的建构,通过形策法制教育与理性精神培育提高该群体的社会认知水平,借助积极心理教育与挫折教育改善该群体的社会情绪状态,同时彰显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主流地位,规范与引导该群体的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3.
社会心态对北京奥运夺冠运动员的心理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奥运会是举国上下期待已久的体育盛会。随着奥运的脚步越走越近,社会心态对我国夺冠热门运动员造成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社会心态对奥运健儿的比赛心理具有双重影响:国民健康的常态心理对促进运动员正常、超水平发挥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不健康的非常态心理,对运动健儿的良好发挥起消极的制约作用。当今,要充分发挥媒体舆论的积极作用,引导国民理性对待竞技体育比赛的胜负,正确认识体育的精神与价值,葆护、利用国民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引导、调节国民的非常态心理,减轻夺冠热门选手的心理压力,鼓励他们在北京奥运会上取得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4.
运用中国精神培育良好社会心态具有必然性和必要性。中国精神作为一种社会心理资源,是一种心理正能量,在建设良好社会心态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它通过价值导向、精神激励、认知主导、情绪疏导、人格塑造、行为规范等发挥作用推动良好的社会心态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把担当纳入心理资本范畴,理解担当的新时代内涵。从对自我价值评价和情感体验的自尊水平出发探索培育担当的路径,对提升大学生担当能力、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培育自尊理性积极的社会心态、实现国家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4,(A5):67-68
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心态,可以从更新教学观念、培养学生善于合作精神、引导学生做敢于创新的人,让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主探索、合作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心态影响人的行为,积极的心态有利于人的积极主动性的发挥,在困难面前,有积极心态的人,敢于挑战,不怕失败。积极心态是个体发展的积极内因。对于中职生来说,在校期间,养成良好的心态,以积极向上的精神,去面对每一天的生活和学习,快乐的成长,为将来走入社会做一个有用之人奠定基础。本文认为,中职生积极心态的培养,应该是教育和引导中职生从"了解心态,改变命运";"认识压力,自我调整"等几个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8.
健康的社会心态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基础。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有利于促进人的自我和谐发展,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利于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培育健康社会心态的基本目标在于全力塑造健康人格、营造良好的社会心态环境和发挥群体的整合作用。大力发展生产力,建立社会支持机制,科学把握心理承受阈限,健全社会奖惩机制,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增强自我培育能力,是培育健康社会心态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烈的职业竞争形势对大学生心理产生强烈的负面冲击,很多大学生因此而出现消极心理.大学生必须主动走出心理误区,排除心理障碍,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社会竞争,才能树立新时代大学生的良好形象,开辟大学生就业的新局面.职业竞争压力、求职能力欠缺和家庭期望过高是导致大学生产生就业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大学生要学会自我调适,客观的自我评价,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才能适应现代职业竞争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社会心态的主流是健康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依据积极心理学的原理分析,积极社会心态在促进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具有重要理论价值。鉴于积极社会心态的现实需要和理论价值,政府应从三个方面着力培育积极社会心态,从而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两富浙江"是指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浙江。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是"两富"浙江的内在要求。"两富浙江"为培育大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创设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在"两富浙江"背景下,要以"浙江现象"激励大学生积极心态的培育,以"浙江精神"引领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的培育,以浙江文化指引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的培育。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社会整体保持和谐状态下,也不可避免地出现社会心态失衡、竞争秩序失范、人际关系失调、职业心态失真等心理不和谐问题,促进人的心理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因此,要深刻理解“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充分认识实现心理和谐的人文内涵,正确处理社会需求与尊重个性、精神传承与环境营造、人格塑造与心理疏导的关系,同时要有促进和谐的思维方式,以实现从个体心理和谐到保持整个社会的和谐状态。  相似文献   

13.
当前部分大学毕业生走向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后,在2到3年的社会适应期内。心中充满了矛盾和困惑,这些矛盾和困惑既有来自工作的,也有生活上的,以致大学生出现了依恋心理、自我否定心理、失望心理、寻求理解和机会的心理、攀比和嫉妒心理等一些特殊的心理表现。大学毕业生应培养健康的个性意识、积极的创造意识、现代社会的竞争意识、全方位的开放意识、坚毅的牺牲意识,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才能完成从学生心态向职业人心态的转变,顺利度过社会适应期。  相似文献   

14.
"佛系"的日渐流行,对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道德意识、学业态度和就业倾向产生了一系列影响。正确分析当代大学生"佛系心态"的成因,寻根溯源,找准解决问题的目标靶向,通过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深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升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对塑造拥有奋斗精神的新时代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学校心理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实现专业化发展,要积极面对和自主调适心理问题,如角色心理矛盾、工作心理压力、职业心理倦怠、专业心理障碍和发展心理危机。理想的学校心理教师,应是心理安全、心理平衡、心理自由、心理成熟和心理和谐的教师,应是心态积极、心理健康、精神充实、人格健全和个性张扬的教师。心理教师要全面加强心理建设,完善自身心理素养,实现专业化发展目标,扮演“重要他人”、“心理指导者”、“人格示范者”、“精神关怀者”和“自我实现者”等专业角色,成为现代“心理人”。  相似文献   

16.
韩帅 《陕西教育》2009,(6):55-55
一、学习兴趣的含义 兴趣是促使人们探索认识事物的心理倾向。“兴”是指中枢神经系统的适度兴奋,它给人带来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情绪,使人精神旺盛;“趣”则是有味道、有吸引力。学习兴趣就是引发人对学习活动产生喜好和向往的心理倾向。  相似文献   

17.
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心理基础。心理和谐表现为人能够保持肯定的、正向的、进取的、热心的、负责的心理行为。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适当、适度,需要人在客观现实面前保持积极心态、积极态度、积极情感、积极情绪、积极认知及积极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18.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实现专业化发展,要积极面对和自主调适心理问题.如角色心理矛盾、工作心理压力、职业心理倦怠、专业心理障碍和发展心理危机。理想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是心理安全、心理平衡、心理自由、心理成熟和心理和谐的教师,应是心态积极、心理健康、精神充实、人格健全和个性张扬的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全面加强心理建设,完善自身心理素养,实现专业化发展目标,扮演好“重要他人”、“心理指导者”、“人格示范者”、“精神关怀者”和“自我实现者”等专业角色,成为现代“心理人”。  相似文献   

19.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界一个新型的研究领域,倡导以积极的心态诠释人的心理现象,从而激发人类的心理潜能,创造出健康、幸福、快乐的心理环境.幼儿园环境的创设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美感,形成环境保护意识,促进认知和社会性的发展.本文将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通过美化快乐和谐的物质环境,营造师生关系融洽的精神环境加强幼儿园环境创设.  相似文献   

20.
学校心理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实现专业化发展,要积极面对和自主调适心理问题,如角色心理矛盾、工作心理压力、职业心理倦怠、专业心理障碍和发展心理危机.理想的学校心理教师,应是心理安全、心理平衡、心理自由、心理成熟和心理和谐的教师,应是心态积极、心理健康、精神充实、人格健全和个性张扬的教师.心理教师要全面加强心理建设,完善自身心理素养,实现专来化发展目标,扮演"重要他人"、"心理指展导者"、"人格示范者"、"精神关怀者"和"自我实现者"等专业角色,成为现代"心理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