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跨学科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学校的创客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门常态化实施的课程,是学校的选修课程之一,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自由选修该课程。因为学校"创客课程"是融合了多门学科的,因此,课程目标也是跨学科的。课程内容要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真实问题,而不是书本知识和范例模仿,创客课程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做中学""创中学",而不是接受式学习。  相似文献   

2.
当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注重教育过程,日益强调实现教育过程的价值,表现出一种过程取向的哲学观,追求建立一种过程取向课程,课程目标作为课程的因素之一,对实现教育过程的价值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基于过程取向的哲学观,将对过程取向课程中的课程目标的类型进行概述,比较分析各类课程目标的价值与不足,论证过程取向下课程目标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从而探讨过程取向下课程目标在实践中整合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幼儿教育在具体实施中缺失生命价值,对幼儿教育的课程出现发展价值单一、内容脱离幼儿生活等问题。通过"发展—互动"课程可以体现幼儿生命的完整性,追求幼儿发展的个性化以及连续性。主要针对幼儿园学科课程与"发展—互动"课程生命价值取向的比较分析进行论述,希望给予我国幼儿教育以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国外三种课程目标模式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把课程目标作为问题提出而加以研究,是课程研究科学化以后的事情。此前,课程目标隐含于对教育目的的思考中。因此,课程目标问题一经提出,就是与课程的科学化追求熔铸在一起的,其发展自然也是以此为背景和基础的,即是说,围绕课程目标的探讨往往是与课程编制的科学化分不开的。这样,课程目标的科学化以及由此生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一课程功能决定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决定课程教学过程。这次新课程改革,首先从对课程功能的重新厘定作理论前提,在深刻分析了基础教育存在的弊端和问题的基础上,鲜明地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一课程功能观将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了整合,体现了新课程对课程功能的价值追求。由此,新课程每一门学科的课程目标都按照这三个方面进行了构建,是各学科课程目标的共同框架。为达到这一新课程的价值追…  相似文献   

6.
通过挖掘《植物生态修复技术》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实现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的有机融合,将思政元素贯穿于课程目标、教学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考核的全过程,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解决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脱节的问题,达到“课程思政”润“生”细无声的效果。在教学中使用“创境激趣、引思明理、体验导行”的教学模式,打造“激情有趣、明理导行、合作探究、和谐适度”的课堂,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学生生活。  相似文献   

7.
温雷雷 《教育与职业》2021,1000(24):53-57
"双创"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是提升育人成效、培养"双创"人才的创新型做法,同时也是打造理论与实践结合、促进校企合作的重要举措.然而,目前仍面临目标不清、实践方式单一和体制不健全等问题,急需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实践和教学机制上加强开发和探索.文章通过阐释"双创"教育的核心特征及价值,分析其融入高校思政课程的现实困境,并从耦合理念、内容、模式、机制等方面提出具体路径,以期解决"双创"教育与高校思政课程相互融通与协同育人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8.
学校课程文化建设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我校站在智性与理性的高度,立足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评价等高端因素对课程文化建设进行总体构想,科学、多元、全面地预设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并加以精心实施,使课堂教学有其整体性、有具体的可操作性的"顶层设计"与学生学习思维"底层冲动"的完美融合,追求卓越的课程文化建设的实践价值。在追求卓越的办学价值指导下,明确教学育人方向,树立先进的教学意识,变革常规教学形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建设优质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9.
徐月新 《江苏教育》2014,(15):61-64
校本课程建设热潮中存在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以追求整体效益最大化为目的,以实现课程目标、内容、教学、评价有机统一为愿景的整合理念,应成为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核心理念。"晓庵天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基于整合理念,以课程目标整合、课程内容整合、课程教学整合及课程评价整合为路径,为校本课程建设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模式范例。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导论课的分析提出工程导论课课程建设问题;通过对不同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比较,确认一个理工科大学培养目标的参考体系,从而确定工程导论课的课程目标;提出以模块分解目标、以功能矩阵标定任务的方式,将课程目标落实到教学过程中;提出工程导论课建设的难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关于工程导论课课程建设的开创性理论研究,对工程导论课研究和教学实践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1.
整体把握课程的目标。在课程标准里提出了六个课程目标,这六个课程目标,它们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体现着整体高中化学课程的追求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2.
课程与教学集中表达了学校对教育教学意义的理解,对教育理想、价值和精神的追求。常州市春江小学用本校"如春教育"的教育哲学和办学理念统领学校发展,从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多方面进行课程顶层设计,从而实现学校培育有根新人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3.
在多元文化冲突背景下,将少数民族文化与基础教育课程加以整合,有利于实现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生,促进基础教育公平,提升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和激活少数民族文化的教育功能。当前少数民族文化与基础教育课程整合的现状不容乐观,突出地表现为课程目标趋向功利,课程内容民族性弱化,课程实施表层化,课程评价单一化。要真正解决上述问题,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与基础教育课程的整合,必须树立多元文化课程理念,追求课程目标的一体化,加强课程内容的统整化,实现课程实施的深度化,完善课程评价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4.
生成性课程开发蕴涵了追求全人发展的理念、回归生活世界的理念、关注过程的理念和倡导对话的理念。生成性课程开发的策略包括:关注表现性课程目标和展开性目标;弹性化的课程设计;关注课程实施中的突发性课程事件和问题;建立"我—你"型的师生、生生关系;加强教师的生成课程意识、提高教师的课程能力和赋予教师课程权利;尊重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程活动。  相似文献   

15.
从中学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考察,史学阅读属于历史教师的专业阅读,具有提高教师包括理解课程目标、把握课程内容和变革课程理念等要素在内的课程能力的实践价值。如果将路径理解为"到达目的地的路线",那么史学阅读的路径主要有知识建构、问题解决、多元融合和教学实践等。  相似文献   

16.
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取得了相当的成果,但也暴露出课程目标一维化、课程内容重复化、课程实施形式化等误区,价值理性的缺失、人文旨趣的匮乏以及课程类型的断裂是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通过强化课程价值目标、丰富课程内容、活化课程形式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王雯 《福建教育》2020,(31):55-56
<正>2017年9月发布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科育人价值在于"着力发展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外化为"价值体认、问题解决、创意物化、责任担当"4个目标指向。课程目标的实现,需要通过教师的教学设计转化为教学过程,最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主题活动形式开展的,主题活动目标的设计对落实课程目标、明确教学目的、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式和安排教学过程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但现实中,许多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出现了目标设计偏  相似文献   

18.
当今幼儿园课程改革注重教育过程.我们在对上海市幼儿园教师的访谈中发现,部分教师对该价值取向下的课程目标的存在价值产生了疑问,更多教师对过程取向课程目标的表述产生了困惑.注重教育过程不是不要课程目标,过程取向课程目标应注重行为目标,不过分追求幼儿外显的知识、技能、行为的变化,给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留出空间,并将这三种目标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9.
分析传统操作系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赋能教育为牵引,从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实施了较为全面的教学改革。明确课程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以能力产出为导向设定课程的教学目标,并将其细化、分解为知识点级别的教学要求,指导课堂教学及实践环节的开展。教学过程中,依据科学、精细的课程考核,有效评价教学目标的达成、发现教学中的短板,形成了基于课程目标的"教学—评价—分析—改进"的闭环迭代机制,有效支撑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正>《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水平同教学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充分开发和利用思想政治课程资源,有利于思想政治课程目标的实现。"结合这一理念,笔者通过"五步二法"发掘课程资源所蕴含的内在价值,实现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最大化。一、"五步教法"。充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