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18 41年 (道光二十一年 )山东巡抚托浑布重修省内最大的书院泺源书院。186 9年 (同治八年 )山东巡抚丁宝桢在趵突泉东、明历山书院故址创办尚志书院。济南知府黄大鹤重修济南书院。1890年 (光绪十六年 )美国长老会医士、传教士聂会东来济 ,在东关开办医院 ,并设医学班招收学徒。1893年 (光绪十九年 )美国长老会在新东门外华美街创办济美学馆。1896年 (光绪二十二年 )山东巡抚李秉衡再修泺源书院。19 0 0年 (光绪二十六年 )5月 2 0日 ,山东巡抚袁世凯在山东机器局内创办武备学堂。19 0 1年 (光绪二十七年 )9月 ,山东巡抚袁世凯奏陈山东学堂事…  相似文献   

2.
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慈禧太后下诏曰:“台湾为南洋门户,关系紧要,自应因时变通,以资控制。著将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常行驻扎.福建巡抚事务,既著闽浙总督兼管。所有一切改设事宜.该督抚详细筹议,奏明办理。”以此为标志,清政府正式决定台湾和福建划疆而治,在台湾设立行省。台湾作为中国一省的政治和经济条件从此奠定。  相似文献   

3.
公元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清朝政府统一台湾。1684年,康熙已认识到台湾弃取所关重大,便命朝臣聚议具奏,并发布诏谕,宣布成立台湾府,隶福建省台湾厦门道。道下设台湾镇台和台湾府,府下分设台湾、凤山、诸罗三县。1728年(雍正六年)增设澎湖厅,翌年改台厦巡道为台湾道。1875年(光绪元年)清政府根据沈葆桢建议决定:福建巡抚每年冬春驻台湾,夏秋驻福州。1885年垂帘听政的西太后发了圣旨,将福建巡抚移驻台湾。是年,又决定将台湾建为省,并任命刘铭传为第一任巡抚。从此,台湾成为中国当时第二十个行省。台湾建省始于何时…  相似文献   

4.
沈葆桢(1820—1879年),字幼丹,福建侯官人,林则徐的女婿。二十七岁中进士,曾任江西九江知府,还一度在曾国藩安庆大营里管理军务,协助镇压太平军起义。后擢任江西巡抚。同治五年(1866年),经左宗棠的推荐,调任福建船政大臣。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日人启衅,形势吃紧,清政府任命沈葆桢为钦差大臣,东渡台湾筹办海防,解决日本侵台事件。光绪元年(1875  相似文献   

5.
一、残暴的殖民统治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日本明治28年)夏,日军入寇台湾,进占台北。五月二十五日(6月17日),日台湾总督桦山资纪,于旧巡抚衙门举行始政典礼。十月四日(11月20日),日台湾总督府开“全岛平定祝贺会”于台北;发布台湾住民刑罚令、台湾住民治罪令、台湾住民民事诉讼令、台湾监狱令,筹设台北监狱,压制台民。台湾总督府代表日本政府,统治台湾达半个世纪。总督由现任陆海军大将或中将充任,隶属日本内务大  相似文献   

6.
同治十三年日本出兵侵台,钦差大臣沈葆桢首倡设立福州至台湾之间电报,以通消息。后因沈氏调任两江总督,而未及实施。光绪三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奏准设立台湾电报,并建成自台湾府城至旗后和安平的两条线路,总长九十五里。这是中国自己修建并由中国人掌管的第一条电报线,在中国邮电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台湾建省之后,首任巡抚刘铭传进行一系列近代化建设,其中包括台湾电报的建设,并敷设了闽台海底电报线。甲午战后,台湾割让,李经方据理力争,拒绝了将闽台海底电报线移交给日本的无理要求。此后,中国与日本进行长达数年的交涉,最终迫于形势,不得不将闽台海底电报线让售与日本。  相似文献   

7.
正马丕瑶(1831~1895),字玉山,号莲溪,安阳县蒋村人,清代广东巡抚。"中原第一官宅"马氏庄园的主人。清同治元年(1862)进士。历任山西陆县、永济县知县,解州(今山西运城)、辽州(今山西左权县)知州,太原府知府,署理山西按察使和山西布政使。光绪十三年(1887)任贵州按察使,接着又任河南省布政使。十五年(1889)秋,任河南省巡抚。  相似文献   

8.
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简称汉冶萍公司)系由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萍乡煤矿(即安源煤矿)合组而成。汉阳铁厂和大冶铁矿创办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当时日本还没有钢铁厂,(设在日本八幡的日本制铁所创办于1896年)因此汉冶萍公司不但在中国(光绪十五年贵州巡抚潘霨曾办过一个青谿铁厂,第二年即熄炉停炼,以后没有再办,可以不论),即在远东也是创办最早的新式钢铁厂。萍乡煤矿创办于光绪三十四年(1898年)。三个厂矿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合组成汉冶萍公司。公司从成立到解放后结束,前后历时整整四十年,在我国工业史上起过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经正书院创建于光绪十七年(公元一八九一年),为云南总督王文韶、巡抚谭钧培奏请清朝廷批准设置的一所经古书院,地址在今翠湖公园内。在此之前,云南曾在明代嘉靖年间由巡抚王启文创设一书院,因院址在昆明五华山之北,故名五华书院,这是云南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所书院。曾盛极一时,藏书万卷,不幸于同治二年(公元一八六三年)燬于兵火,山长黄矩卿殉难,藏书亦付之一炬,此后一蹶不振,虽又经提督马如龙、巡抚岑毓英等人几次重建,终因元气大伤,再难复  相似文献   

10.
在维新变法运动中,湖南新政为全国各省之冠。湖南巡抚陈宝箴是这次变法运动的先驱,作为一位封建官僚,他能在变法运动中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但他对变法的观点与康、梁有着很大的分歧,这是本文所要探索的主要问题。陈宝箴,字右铭,江西义乡州人,咸丰元年(1851)举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七月,由大学士荣禄推荐,诏授湖南巡抚,因推行新政,到二十四年(1898)八月,上谕:“陈宝箴著即行革职,永不叙用”(《德宗景皇帝实录》卷428)。他任湖南巡抚  相似文献   

11.
刘铭传(1836—1896),清末淮系名将。1884年6月,奉命督办台湾军务,筹划台湾抗法斗争事宜。1885年10月,清政府改台湾府为行省,刘铭传被任命为台湾省第一任巡抚。刘铭传在督办台湾事务和台湾省巡抚任内(1885年10月——1891年5月),对如何加强台湾防务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思想。 首先,刘铭传认为:台湾在中国整个海防中的战略地位是“南北洋关键”、“东南七省门户”;维护国家安全,必须加强台湾防务。这是刘铭传台湾防务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刘铭传台湾防务思想的精华。  相似文献   

12.
刘铭传(1836—1896),字省三,安徽省肥西县人。1861年参加李鸿章的淮军。其后因追随李鸿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起义有功,官升至直隶提督。1873年因故辞职回老家闲居。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后,清政府重新起用他,授予其福建巡抚衔并负责督办台湾军务。在其后的台湾保卫战中,他立下赫赫战功。1885年,中法战争结束以后,清政府鉴于台湾在国防上的重要战略地位,决定在台湾正式建立行省,并任命刘铭传为第一任台湾省巡抚。刘铭传就任台湾巡抚以后,多次向皇帝呈递奏折,指出:“台湾为东南七省门户,各国无不垂涎,一有衅端,辄欲攘为根据。今大局虽云粗…  相似文献   

13.
刘铭传(1836~1896年),字省三,安徽省肥西县人。1861年参加李鸿章的淮军。其后因追随李鸿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起义有功,官升至直隶提督。1873年因故辞职回老家闲居。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后,刘铭传被清政府重新起用,授予巡抚衔督办台湾军务,在台湾保卫战中立下赫赫战功。1885年,中法战争结束以后,清政府鉴于台湾在国防上的重要战略地位,决定在台湾正式建立行省,并任命刘铭传为第一任台湾省巡抚。刘铭传就任台湾巡抚以后,多次向皇帝呈递奏折,指出:“台湾为东南七省门户,各国无不垂涎,一有衅端,辄欲攘为根据。今大局虽云粗定,而前车可鉴,…  相似文献   

14.
四中国人民为反投降反侵略而斗争台湾人民的奋起。台湾是祖国领土的一部分,原属福建,称台湾府,後设台湾道。一八八五年建立行省,改淡水厅为台北府,是巡抚驻在之地。台湾自建省後,经营铁路、商船、屯垦、开矿等事业,每年收入三百数十万两。(注二十一)一八九五年四月十七日所签订的马关条约,内有一款是割让台湾全岛给日本。台湾人民听到这一个行将变为亡国奴的凶耗,“奔走相告,聚哭於市中,夜以继日,哭声达於四  相似文献   

15.
张之洞(1837——1909),直隶南皮(今河北)人,字孝达,号香涛,又号香严。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三世为州县官”(1)。二十七岁参加殿试,以一甲第三名赐进士及第,授职翰林院编修。同治六年(1867)充任浙江乡试副考官,随即任湖北学政。同治十二年(1873),典式四川,就任学政。光绪七年(1882年初)出任山西巡抚。三年后(1884年)提任为两广总督。光绪十五年(1889)调任湖广总督,担任这个职务一直到1907年。其间除了1895——1896年和1902——1903年两次临时代理两江总督以及入京厘定学制之外,张之洞  相似文献   

16.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他是清末戊戌改良运动中的激进派。有冲决封建网罗和向旧制度旧文化挑战的勇气,对君主专制和封建伦理道德提出了严厉的批判,他的民主思想和民族意识在当时都产生过较大影响。一八九八年九月二十八日,招作为戊戌变法殉难的“六君子”之一,在北京菜市口慷慨陈词,从容就义。谭嗣同短暂的一生和甘肃有着不解之缘。他父亲谭继洵从一八七八年(光绪四年)春来甘肃做官,先任“巩秦阶”道道台(治所在天水),接着就升任“甘肃布政使”(一省的行政长官),一直到一八九○年(光绪十六年)春升调湖北巡抚离兰,前后历时十一年之久。在这十  相似文献   

17.
云南开办新学堂后,要求各地学堂中西学并授,但理化等科教员奇缺,新学无法开展。光绪28(1902)年,巡抚林绍年等人奏准朝廷,派10人赴日本学习速成师范。云南的留学教育由此开始。  相似文献   

18.
镇海口抗法之役是中法战争的一次重要战役。包括战前的备战活动可分五个阶段。早在1877年(光绪三年)日本侵略台湾事件之后,镇海口就开始建造炮台。法国侵略越南,1883年(光绪九年)镇海地区开始了紧张的战备活动。1885年3月1日(光绪十一年正月十五日)到3月6日,法国运东舰队司令孤拔率法舰两次猛攻我招宝山炮台和五次偷袭,在我守军英勇反击下均遭失败。法舰纽回利和答纳克遭重创,小船两艘被击沉,毙伤敌多人。孤拔也被击伤。我守军伤一名,阵亡三名。这是战役开始后第一阶段。  相似文献   

19.
一八九五年(光绪廿一年),陈宝箴调任湖南巡抚。在职三年期间.他以维新为务,以教育为先,办了几件大事。一八九七年十月,他创办了“时务学堂”。其宗旨是:“以求振兴,而求精进”,意思是要通过  相似文献   

20.
一、9月19日政变说补证戊戌政变究竟发生于何时?传统说法认为发生在1898年9月21日(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初六日).孔祥吉先生则根据台湾保存的清宫档案《起居注册》记载,认为慈禧从颐和园回宫和光绪“驻骅瀛台”的时间均在9月19日,因此政变发生时间当在是日.孔祥吉的根据之二是清朝军机章京的交班记录《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