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术界一般认为家族整合的途径主要有族类记忆、祠墓祭拜、家族通财.这里以清代巴蜀移民家族为研究对象对家族整合的途径进行分析,认为族群记忆、祠墓祭拜、福利渗透只能是为维护家族团结所作的努力,其在多大程度上能整合移民家族是颇有疑问的.这与历史上江南地区家族整合的途径颇为异趣.这里所使用的资料主要是巴蜀族谱.  相似文献   

2.
东晋南朝时期,士族社会不同家族往往世代通婚,交往密切.庐江何氏家族本为兴起于魏晋之际的"小族",及至东晋南朝,其家族门第不断上升,一个重要的因素便在于世代与琅邪王氏家族通婚和交往,得到了王氏权势人物的提携.特别是东晋王导扶持何充,使其位列宰辅,奠定了其家族门第的基础.萧齐时代,王俭对何氏家族人物多有表彰与提携.当然,这种家族间的通婚与交游,何氏代表人物也有帮助王氏的事例,从而影响到王氏家族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家族具有传承与延续生命、感情寄托、供养等功能.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构成为一种家族契约.家族契约的优势在于利他性和责任.家族企业的本质就是家族契约的优势对企业中的要素契约劣势的部分替代.家族企业管理模式就是家族企业在处理家族层面的关系和处理企业层面的关系上充分发挥家族契约优势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4.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入转型期.这一时期以学术文化事业传家的文化家族如何应对社会文化变迁的冲击,实现价值观念的转换,完成家族传统和文化精神的传承,是当时诸文化家族必须面对的问题.以德清俞氏家族为例展开对上述内容的论述."诗书继世长",为传承家学、延续家族传统,俞氏家族尤其注重教育和文学创作,以建立家族各代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王士稹是清代诗坛著名诗人,对清代诗风产生过重要影响.王士稹所在的新城王氏家族是明清时期北方地区著名的仕宦家族,其家族有着良好的门风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家族诗歌文化尤为兴盛.家族诗歌文化对王士稹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家族的文化风尚是王士稹“神韵说”形成的夙因.  相似文献   

6.
庐江何氏家族世代崇尚儒学,精擅礼学,自两晋至南朝,其代表人物皆参预讨论国家典礼,特别在丧服制度和朝仪方面.何氏经师的这一学术风格体现了当时世族社会的文化倾向和特征.在家族内部,何氏尊礼集中地表现为崇尚孝友之道,目的在于维护家族内部的和谐.此外,在玄学思潮的影响下,何氏家族自东晋开始明显玄化,玄学积累不断丰厚,至南朝出现了玄学方面的代表性人物.就其门风而言,东晋南朝时期,何氏家族出现了一些著名的隐逸名士,使其家族保持着清流风雅的特征,从而获得了很高的社会声誉.这种儒玄双修的家族文化风尚,使何氏家族形成了富于弹性的互补的文化结构,有利于其家族地位维系与延续.  相似文献   

7.
晋商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家族经营方式,通过对其产生的背景和原因分析,可以发现这些家族经营方式对晋商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通过对这种家族经营方式的制度分析,可以进一步得出:不仅晋商的兴起与晋商的家族经营方式相连.同时晋商的衰败也是由于这种家族经营方式所致.  相似文献   

8.
大多数家族企业生命周期短暂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家族内部的矛盾是导致家族企业破产或被出卖的重要原因.家族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家族和谐,而家族和谐需要有效的和谐机制来建设和保持.家族企业通过和谐机制达到家族和谐,能够为家族企业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清代广西家族文学群体的出现,是清代广西文学兴盛和繁荣的重要标志.家族文学群体成为促进清代广西文学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对清代广西文学的持续发展及其特点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全州谢氏和蒋氏家族是清代广西古文创作的重要力量.家族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古文创作人才的成长提供了必要的环境;强烈的家族认同感,为传承古文优良传统提供了可能;家族传统的精神特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清代广西文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自魏晋南北朝以来,江南地区崇文特征逐渐明显.特别是明清以来,各大家族都重视家庭教育的发展与传承.家训作为家族教育的主要载体,对家族的风气、文化和脉络至关重要.本文以典型的江南文化家族无锡堠山钱氏为例,论述钱氏家训对其家学、家风和家脉的作用,并辅以江南其他大家族的家训为证,阐释家训对于江南家族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泰山羊氏家族有过辉煌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关于该家族的研究可以分为羊祜研究和家族文化研究两个部分.关于羊祜研究,柳春藩等众多学者有相关论文,李光星有《羊祜年谱》专著.关于羊氏家族文化研究,周郢著《羊姓史话》有开山之功,其多篇论文亦为采铜于山之作;一批研究生以泰山羊氏为研究对象,成果丰富;刘硕伟著《两晋泰山羊氏家族文化研究》系统探索了该家族发展的历史、家族的婚媾与交游、家学与门风、旧地与文物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家族作为中国社会基层组织之最小的单位,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广泛占有着政治、经济、文化资源,从多方面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家族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文化内涵,从某种程度说,一个家族就是一个小社会,家族的兴衰折射着社会的兴衰.对家族进行深入剖析,对于深入了解中国社会与中国文化,透视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海宁查氏是明清两代的著姓望族、文学世家.他们在科举、仕宦、学术及文学方面都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查氏家族的诗歌创作成就,获得时人及后人的一致认可与称赞.查嗣庭案是发生在雍正四年的文字狱大案,查氏家族遭受沉重打击,家产抄没,其族众或戮尸,或流放.案后,查氏族人的科举仕宦之路暂时中断,继续将家族发扬光大、推向兴旺繁荣的步伐受阻,查氏家族渐趋衰微.导致查氏家族非正常衰落的关键因素是清王朝对浙人及查氏家族的有意打压,同时也与查氏族众的心灵受到巨大伤害,以及查氏家族成员贪恋官位而不知检束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家族文化是中国文化史中非常值得重视的现象.宋代晁氏则是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贡献的家族.两宋三百余年,晁氏诗书传家,俊才辈出,在文学和文献学方面为中国文化做出了杰出贡献.尤其是北宋的晁补之和南宋的晁公武,作为晁氏家族的佼佼者,其文学和文献学成就堪称家族文化的代表.  相似文献   

15.
略述家族主义对唐朝官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封建家族是中国封建政治结构的“细胞”,家族主义是中国封建社会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普遍原则之一.它渗透到了社会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封建国家的行政制度、法律制度、军事制度都和家族主义密切相关.唐朝官制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家族主义对封建政治的影响和渗透.本文拟就此略抒浅见,就正时贤.  相似文献   

16.
家庭教育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中国从古代社会以来,历来重视家族制度与家族传承.一个大家族能够世代相袭、发扬光大的根本就在于家族精神的传承.家族精神是一种极具智慧的信念,是一个家族的核心凝聚力.文化家族在传承文明、文化和学问的同时,也传承着每个家庭独特的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文章通过介绍古今中外书香世家传承宝贵的家庭教育精神、成功地培养杰出后代的案例,启示现代家庭教育要学习和继承传统文化世家,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采用正确的家教原则和方法,培养优秀卓绝的后代,让每一个家族能长久地延续下去.  相似文献   

17.
明清时期的望族,以科宦家族居多,而文化底蕴深厚的山东更是如此.明清时期山东科宦家族的发家之道基本相似,但也有所侧重.弄清这些家族的发家之道,有利于我们全面而深入地了解明清时期山东科宦家族的情况,同时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宏观上看,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家族叙事在地域空间上经历了一个由城市士绅家族向乡土乡村家族转换的过程.一方面,这种空间转换是社会学意义上的家族变迁的文学反映,另一方面,这种空间转换也反映了不同时期作家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追求.  相似文献   

19.
面对中国的家族及其文化,<狂人日记>主要从反面透视从而形成了批判和否定中国家族及其文化的题旨;后起的中国现代家族小说则逐渐转变了视角,并逐步形成了赞美和肯定家族及其文化的题旨.<狂人日记>的重要主题是启蒙,而后起的中国家族小说则随着时代环境与文化语境的变化,对<狂人日记>的启蒙意识给予了消解.<狂人日记>塑造了反封建的精神界战士,并深刻地显示了思想革命的伟大意义,而后起的中国家族小说则塑造了用行动反封建的青年形象,形成了注重实际反抗的意义追求.这种不同的意义追求,一方面表明了中国现代家族小说对<狂人日记>传统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是中国现代家族小说自身思想和艺术新质的表现,由此也体现了中国现代家族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一个家族所在的地域文化是家族赖以成长的环境,以曹操为首的曹氏家族无疑与家乡谯沛之地的地域文化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谯沛之地有着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其悠久的军事政治传统、道家文化、酒文化与药文化对曹氏家族在政治统治、思想学术、家族门风、文学创作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