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看板     
《中国新闻周刊》2006,(36):88-88
梁洛施当上亲善大使了梁洛施被日本任命为文化亲善大使,以促进香港市民到日本旅游。刚刚18岁的小女生梁洛施是张柏芝的接班人,新一代“少男杀手”。问到凭什么能获此任命,她笑言“形象健康”。亲善大使可不是白当的,日本希望借此实现访日旅客突破千万大关的目标。李宇春新专辑卖疯了只用了三天,李宇春的新专辑《皇后与梦想》首批投向市场的10万张预售版全部售罄。注意!“我们不是只卖了10万,而是只发了10万。”如此销量理所当然让李宇春成为近期专辑预售版的销量冠军。但销量对李宇春从来不是问题。宋柯说得好,这张专辑不光是给“玉米”的,…  相似文献   

2.
“4万人啊,海选报名真的太恐怖了!”2005年5月15目,四川音乐学院大三学生李宇春来到成都熊猫城,看到马路快被前来报名的超女们压断了,转身准备回去。一扭头,正好看见学妹何洁。何洁拉住李说:“来都来了,干脆就报了吧,不然过一会儿人更多。”“身份证也没带.还是不报了。”“能记住号码吗?”“能。”“这也行,快去那边照相。”何洁连推带搡的.督着李宇春把名报上了。那天天气很热,海选前有两关面试,等李字春口干舌燎进到面试现场,一心只想着唱了走人。  相似文献   

3.
8月26日晚.让全国电视观众为之感动和快乐了半年的“2005快乐中国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落下帷幕。李宇春获得冠军。周笔畅和张靓颖分获亚军和季军。  相似文献   

4.
毫无姿色、也谈不上才华的芙蓉姐姐,在水木清华BBS上红透网络半边天;默默无闻、貌不惊人的邻家女孩李宇春,通过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而一夜成名;幕后策划者蒙牛集团更是声名远播,销量飙升……芙蓉姐姐“使用”网络,满足个人展示欲望;李宇春“使用”湖南卫视,成就个人明星梦想  相似文献   

5.
何万敏 《新闻界》2005,(6):80-81
“在中国,很少有电视明星能够像电影明星那样风光、受人瞩目。但是今年的8月却是一个例外。一个在湖南卫视播放的类似于《美国偶像》的节目在中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并成功地塑造出了一个受到万众瞩目的明星——21岁的四川学生李宇春。”2005年10月3日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超级女声”冠军李宇春赫然出现在封面上,被评为“勇敢、有胆量、执著及对当地其他人有勉励作用的亚洲英雄人物之一”,这期周刊还特别评价道,“‘李字春现象’的影响,远比她的歌声来得深远。”据悉,李宇春是作为该周刊评选的今年25位年度亚洲英雄人物而登上《时代》的,这一消息令无数“超女粉丝”激动不已,震动了整个华人娱乐圈,也引得国内许多报纸杂志和门户网站掀起一阵阵评论热潮.  相似文献   

6.
看板     
《中国新闻周刊》2005,(38):80-80
李宇春“超级女生”到“超级偶像”;陈涛“新人王”转会在即;王磊新“亚姐”出炉;小野洋子开演唱会纪念列侬。  相似文献   

7.
侯利强 《新闻窗》2006,(4):91-92
毫无姿色、也谈不上才华的“荚蓉姐姐”,通过水木清华BBS红透网络半边天;默默无闻、貌不惊人的邻家女孩李宇春,通过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而一夜成名;策划者蒙牛集团销量飙升,天娱公司声名远播……。芙蓉姐姐“使用”网络,满足个人展示欲望;李宇春“使用”湖南卫视,成就个人梦想;蒙牛集团和天娱公司“使用”湖南卫视,提升品牌知名度,冲击市场制高点。  相似文献   

8.
时间已经到了2006年,《超级女声》仍然是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中国集邮总公司元月18日发行“李宇春个性化邮票”8枚版以及“2006李宇春贺岁纪念封”,这是内地艺人的头像第一次登上中国邮票的票面公开发行。该不该发行李宇春个性化邮票?再次引发争论。周笔畅单方面宣布与天娱“分手”,被湖南广电封杀,2006年湖南卫视的春节晚会不见周笔畅的身影,又一次引起舆论广泛关注。李宇春、周笔畅、何洁等超女的代言广告,频频出现在央视、湖南卫视等各大媒体……《超级女声》的品牌拥有者--天娱  相似文献   

9.
韩阳  代萍 《出版参考》2007,(7S):17-17
2006年“超级女声”冠军李宇春的第一本图文写真书——《I Chris我的音乐地图》,在经过近—年时间的精心准备后,于7月由接力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早在2005年某出版社就推出过名为《沐浴春风》李宇春写真集,但由于出版周期紧张,编辑时间短,该书被很多李宇春的粉丝痛斥粗制滥造,此后有关李宇春的图书接二连三纷纷面世,但是据记者了解到除《沐浴春风》无一本是经过天娱公司的授权。  相似文献   

10.
看板     
《中国新闻周刊》2005,(29):72-72
霍尔金娜当了漂亮妈妈;李宇春“超级女声”人气王;齐达内10年来“最伟大球员”;王菲 李亚鹏总算结婚了。  相似文献   

11.
张栋 《新闻天地》2004,(1):18-19,20
有一个声音说:“我们一出生就是参天大树,我们一出生就历经坎坷”:有一个声音说:“我们负责报道一切”;有一个声音说:“谁也不是我们的对手”。  相似文献   

12.
看板     
《中国新闻周刊》2010,(15):92-92
李宇春玉米基金捐款百万 4月15日,李宇春的“玉米爱心基金”率先紧急捐款100万元,用于青海玉树受灾学生、学校的救援和重建工作。这是该基金继汶川地震、云南旱灾后第三次大规模向灾区捐款。  相似文献   

13.
《新闻三昧》2008,(1):34-34
很难想象,一个纯粹的娱乐化电视节目竟然能够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使得那个看上去既不性感又不温柔的李宇春最终成为红遍中国的青春偶像。2006年,湖南卫视打造的“超级女生”品牌被中国的电视业疯狂复制,以至于人们只要打开电视,就能同时在若干个频道上看到长相平凡的年轻人忘却羞涩地展示着自己,学着像李宇春那样“想唱就唱”。  相似文献   

14.
2005年,“超级女声”节目浪潮在全国范围内兴起和蔓延,不仅成为当时最为火爆的电视奇观,更是渗透到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超女”现象,不经意间,我们身边涌出无数的“玉米”、“凉粉”——310万条的短信投票使中性的“超女”冠军李宇春甚至成为“Asia’s Hero”而荣登《时代》封面……2006年,无论是从关注度,还是从比赛热度来看,“超女”已不再如日中天。  相似文献   

15.
塑造人物.是影视配音创作的核心。上海电影译制厂老一代配音演员富润生曾在《漫谈译制片艺术》一文中写道:”……把原片人物表达思想、进行交流的声音、语言当作灵魂.人物形象当作躯壳.抽掉外国演员的声音语言——灵魂.用我国演员的声音语言——灵魂配附在外国演员的躯壳里.故而称其为‘借尸还魂'……”。作者进而认为:”配音演员就是要把翻译过来的这种艺术语言.通过声音塑造和语言表达艺术.准确生动地表达出来。这种通过声音、语言要表达的思维.我们称之为精神世界:即灵魂。从这个意义上讲.配音艺术是”还魂艺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李娅娇 《记者摇篮》2005,(11):38-39
我国以汉语为官方语言.相比欧美发达国家的对外宣传攻势,仍然属于“少数媒体”,“小众传播”。在资金有限、观众分散的条件下,了解外国受众对中国发出的声音的解读立场,做到“有的放矢”,对我们的外宣电视节目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看板     
布吕尼 访英变身“法国版戴妃”;日本爱子公主坐轻轨体验平民生活;李宇春获封杰出公益女性;洛佩兹携龙凤胎登杂志赚600万  相似文献   

18.
黄成 《新闻记者》2002,(11):16-17
澄清一个误解———“声音是广播的特色”广播界经常听到的一种说法是 :“声音是广播的特色 ,要发挥声音的优势” ,这是需要澄清的一种误解。特色≠优势 ,我们说广播是声音媒介 ,是区别于文字和画面而言的。声音并不是广播所独有的 ,电视也有声音。声音只是一种传输的物理特性 ,我们同样可以说 ,声音是电视的(或电影 )的特色之一。因此 ,说声音是广播的特色并不准确 ,或者说没有实际意义。那么什么才是广播的特色呢 ?笔者认为 ,“宜听性”才是广播的特色。所谓“宜听性”是指广播节目必须具备适宜听众听觉的特点 ,适宜听众收听的状态。简单…  相似文献   

19.
语言的“载体”是“声音”。声音是广播节目主持人的工具。作为广播节目主持人应注意发挥广播的声音优势,展示节目主持人的个性魅力,来加强和完善自己的形象,同时,使主持人的形象在听众心中鲜明起来,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一、声音,体现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声音,对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工具,同时“声音”也可以体现一个人的个性。节目主持人应该很好地把握和认识自己的声音,使之真正变成“自己”的。如何去认识好自己的声音呢?一是变熟悉为陌生。就是把我们认为熟悉的“自己的声音”当成一个“对象”,当成一个“陌生”…  相似文献   

20.
《中国好声音》缘何造就收视奇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卫视在中国蓝“顶层设计”的感召与呼唤下.积极践行电视创新传播与健康传播的时代理念,推出了大型音乐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音乐荡涤、视听享受以及快感冲锋让2012年的整个夏天沸腾了起来.也让“好声音”成为街头巷尾的美谈。《中国好声音》以“好声音”、“好音乐”作为重要的评判标准,消解了昔日音乐选秀节目中浓重的“形象意味”,让真实而富有力量的音乐梦想在华丽的舞台上尽情绽放。四位导师的专业性、选手故事的真实性以及内容选择的大众性给《中国好声音》注入了新的文化元素,让电视娱乐释放出当代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所蕴含的“正能量”与“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