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9 毫秒
1.
释“移时”     
“移时”一词,在阅读古籍时经常遇到。为了弄清楚它的含义,我翻检了一些词书。下面是这些词书对“移时”的释义: 《辞海》(解放前版):谓暂时也。《辞海》(试行本)语词分册:历时,隔了一时。《辞海》(未定稿);历时,经时。《辞海》(七七年版)语词分册和七九年版《辞海》的释义均与《辞海》(未定稿)同。  相似文献   

2.
新版《辞海》(下称新《辞海》)问世已经三年了。它作为我国建国后第一部大型综合性辞书,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同时,它在积极发挥作用的过程中也不断受到检验。大家出于对新《辞海》的热爱和关心,也为了总结辞书编写的经验,提高辞书编写的质量,对新《辞海》在释义、注音、书证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陆续提出了商榷的意见。本人在使用新《辞海》的过程中感到它还有疏漏遗缺、未尽使人满足的地方。为了同样的目的,现不揣浅陋,就新《辞海》在词目、词义、书证三方面似宜弥补的遗  相似文献   

3.
《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辞源》、《辞海》四部辞典在解释“青”字时存在一些不足,如释义含糊、书证晚出、义项缺漏等,本文提出一管之见,以供这些辞书修订时参考。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收词范围、方言特色和词语释义等方面高度评介了《忻州方言词典》,并提出了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辞源》、《辞海》四部辞典在解释“青”字时存在一些不足,如释义含糊、书证晚出、义项缺漏等,本文提出一管之见,以供这些辞书修订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语文辞书是学习语文的重要工具,也是推行国家语言文字标准的重要形式。本文选取《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新华多功能词典》、《新华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辞海》四部具有代表性的语文辞书,对它们关于农具这一语义场的收词及释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指出目前辞书在释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辞书编纂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在比喻义与借代义的区分上、词性与释义的统一协调上、释义的锤炼上还存在一些瑕疵。对其进行商榷,供《现代汉语词典》今后修订时参考,辞书工作者也许能从中得到某些启发。  相似文献   

8.
任何事物都处于不停变化的时空中,因此对其中任一具体事物进行界定都并非易事,词典释义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或多或少的模糊性。文章通过28个水果名在《牛津简明英语词典》与《现代汉语词典》里的释义不同,指出《现代汉语词典》水果名释义模糊性的一些表现和可能的原因。并提出了建议,期望与《现代汉语词典》编者商榷。  相似文献   

9.
论证了《辞海》“几何”条漏列“怎么、为什么”义项与对“几何不从汝而死也”的错误疏解,纠正了因依据《辞海》释义的各相应选本的误注。  相似文献   

10.
“孟姜”和“孟姜女”是两个司空见惯的词,但《辞海》、《辞源》的释义有多处矛盾和不当之处。文章对此进行了辨析,并提出了正确的释义。  相似文献   

11.
以《汉语大词典》与《辞源》、《辞海》等辞书作比较,全面论述了古人笔记中的语言资料对《汉语大词典》的义项设立、义项释义和例句收录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大型汉语辞书的编纂必须重视古人笔记  相似文献   

12.
《辞海》(1979年版)是我国目前最新的一部大型综合性辞书。它反映了我国辞典编纂学和辞典编纂工作的新水平,比《辞海未定稿》有很大的提高。它以新的条目、新的释文、新的内容、新的文风、新的体例和新的面貌,反映了它的新的质量。《辞海》的问世,走过了崎岖的道路。现在《辞海》的读者和编者一样:“既有无限感触,也有说不尽的喜悦和慰籍。”(罗竹风《<辞海>是怎样修订的?》载《辞书研究》1979年第二期)但在喜悦和慰籍之余,也感到《辞海》中单字和词语部分还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见仁见智,蠡测管窥;赏奇析疑,窃比诤友。编者读者,进而教之。  相似文献   

13.
191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辞源》。《辞源》除了单字,复词以外,还收了大量的成语典故、典章制度、古今人名地名以及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名词术语。 在《辞源》问世二十年以后,中华书局又出版了《辞海》。由于《辞海》以《辞源》为借签,避其短而扬其长,因而也就具有它自己的特色。《辞海》采用了新式标点,引证注明出处,释义详尽而易懂。  相似文献   

14.
《辞源》引了《周易》很多词语,有的释义非常准确,也有的释义不符合原书之义。本文选择了十五则释义不准确的词语进行商榷,希望对即将修订重版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正> 陆澹安先生《小说词语汇释》(以下简称《汇释》)的部分释义,先后有白维国、张鹤泉、黄佩文等先生辩误。近年来,因编写方言志,搜得一些特殊方言词语,为释其义,多参照《汇释》,甚为方便。同时亦发现《汇释》有些释义与方言多有不合,仔细推敲,觉得《汇释》某些词语释义仍有值得商榷之处。今不揣浅陋,试举数例,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16.
本就刘育林老师《陕北方言词典》部分词条(包括个别释义和例句)的用字,提出与刘老师商榷,以求确当。  相似文献   

17.
在阅读明清笔记作品时,发现《汉语大词典》中一些词语的释义不够全面或有待商榷。对此,文章选取十三条词语试做讨论,以期对辞书将来的修订有所补充。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选择了几则《辞源》对《周易》经传中词语释义不当和不符合原意者进行商榷。不确者如“戋戋”,《辞源》释义为“众多貌”,而“戋戋”应当是少貌。不符合原文者如“盍簪”,《辞源》释义为“聚首。盍,合;簪,插于发髻或连冠于发的长针;指衣冠会合”,而“盍簪”之“簪”训“疾”、“速”,不是女人用的“簪”。希望能对《辞源》的重新修订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苏教版语文教材(2008年第5版)必修一《师说》一文,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中“师道”的释义为:“【师道】从师求学的道理。”《辞海》对此“师道”的解释与教材同。《辞源》于【师道】下有一义项为“求师从师之道。”所举之例是“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但没有对“求师从师之道”的“道”做进一步解释。笔者认为教材及《辞海》的解...  相似文献   

20.
关于“最简分数”河北省教科所崔海江《河北教育》1997年第1期,对于什么是最简分数发表了讨论文章。要搞清什么是最简分数,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分数。分数,拉丁文是fraction,来自frangere,是打破、断裂的意思。《辞海》上分数的释义是把单位分成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