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造性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即通过思维不仅能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而且在此基础上还能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它能给人带来新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产物,是智力水平高度的发展的表现。创造性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后天培养与训练的后果,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主要简介计算机教学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创造性思维是指运用新颖的、独创的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产生新思想、新假设、新原理的思维。它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也是智力水平高度发展的表现。创造性思维不仅能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且能引导人们去获得知识或以前未曾发现的问题,从而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  相似文献   

3.
心理学认为:创造性思维是指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而且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具有社会价值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创造性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后天培养与训练的结果.卓别林为此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和拉提琴或弹钢琴相似,思考也是需要每天练习的.”因此,我们可以运用心理上的“自我调解”,有意识地从几个方面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相似文献   

4.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开创性的探索未知事物的高级复杂的思维。它不仅能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而且能引导人们去获得知识或者以前未曾发现的问题的新解释,从而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影响创造性思维定势有多种。创造性思维应在最佳才能上寻找突破口,要善于捕捉大脑思维宇宙中的“灵感闪电”。  相似文献   

5.
孙艳 《学周刊C版》2010,(11):171-171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指组织和改造先前已经获得的知识,使之适合当前的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它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规律,而且能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心理学家认为,数学课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最适合的学科之一。现代教育理论表明,创造潜能是每个大脑健全的学生都具备的,要使这种潜能变成一种创造能力,关键问题是要引导、激发拓宽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一种高级形式,是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的有机结合。通过平时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相似文献   

6.
创造性思维是"创新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即只要思维的结果具有创造性质,则它的思维(过程)就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有创见的思维,它不仅能揭露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还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给人们带来新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产物,它是人的智力水平高度发展的表现.学习是创造的基础,而创造则是学习的目的和教学的目的,应当是培养求知欲和创造才能.有一位科学家曾经这样说:"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对于学生来  相似文献   

7.
创造性思维是指有独见性的思维。这种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而且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独创的、有社会价值的思维成果。创造性思维的形成需要有创新意识的驱使,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多种思维,并促使各种思维方式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8.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说,创造性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它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而且能指引人们去获得新知识或以前未曾有过的对问题的新解释。从而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根据理解,创造性思维即是打破习惯思维和思维定式,使思维富有创造力和创新意识。用在语文教学上的创造性思维就是要让学生的思维打开,让他们的思维跳跃起来。  相似文献   

9.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开创性的探索未知事物的高级复杂的思维.它不仅能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而且能引导人们去获得知识或以前未曾发现的问题的新解释,从而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定势有多种.创造性思维应在最佳才能上寻找突破口,要善于捕捉大脑思维宇宙中的"灵感闪电".  相似文献   

10.
正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仅是新课程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展开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讲究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应从一些主要因素入手。一、运用猜想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利用猜想营造学习氛围,能激起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和积极的思维方式,使学生产生克服困难的意志,  相似文献   

11.
创造性思维,即带有创见的思维,通过这一思维,不仅能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而且在此基础上能产生出新颖、独特的东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当前数学教育工作者积极探讨的科研课题,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笔者结合十几年的教学科研谈谈自己的实践和体会。  相似文献   

12.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培养出时代需要的人才.一定要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是改革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创造性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即通过思维不仅能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而且要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  相似文献   

13.
生物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力是人们综合素质中最具生命力的一种特殊素质,是推动个体顺应环境,挖掘潜力,走向成功的内在功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它特指有创见的思维,即通过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而且能指引人们去获得新知识或未知问题的新解释,从而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本文仅就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和创造性思维方法的训练做一些有益的探究.  相似文献   

14.
创新思维是创造性实践的前提,是创造力发挥的前提。创新思维是以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它有利于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运用电教手段,不仅能给学生提供认知的感性材料,使之建立表象,更能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再现情境,启发他们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促使思维方式向深层次发展,思维整体结构获得优化,并通过创新思维,达到借问题探索,借探索催发现、借发现促创新的思维训练目的。  相似文献   

15.
陈计威 《成才之路》2011,(33):88-88
职高学生爱写、能写、会写,但厌写、怕写的是教师布置的那些领教得多了的乏味之文。这就对作文中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创造性思维不仅能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而且在此基础上能产生新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它是人类思维的最高表现形式。本文就如何在职高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郁增修 《快乐阅读》2011,(11):14-15
创造潜能可以通过学生的学习得到发展和培养。也就是说,学生在校时若能善于创造性地学习,具备了创造性学习的心理品质,那么,他们将来就极可能会创造性地工作、研究。因此,我们认为,通过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心理品质就能培养出创造型人才来。创造性思维也可以叫做创造性的问题解决,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它要求重新组织概念,以便产生某种新的东  相似文献   

17.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活动的高级形式,它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而且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给人们带来首创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产品。人类从茹毛饮血到铁器的运用,直至近代的蒸汽机、电气时代,当今的电子时代、信息时代,都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果。尤其在科技、信息竞争激烈的当今世界,更迫切需要具有创造力的人才,而具有创造力的人必然具备创造性思维。“学校教育的任务是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创造性思维?一般而言,思维方式主要指逻辑思维和辩正思维。而创造性思维,既是对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娴熟的灵活运用,又是一种突破常规的思维方式。它不是从一般的思想定势出发,而是在多向、发散、比较的思维过程中,进行分析判断。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常能使人产生独到的见解和大胆的决策,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心理活动的高级过程。这个过程不仅能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并且能指引人们不断地去探求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从而产生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数学是研究数与形的科学,对思维的概括性、抽象性和逻辑性要求很高,所以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学实践中,我就这方面进行了探索,采用了一些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育和发展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培养创造性人才。而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培育与创造性思维密切相关。创造性思想力求“新”和“异”,能使人有所发现,产生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给人们带来首创的具有社会价值的精神和物质产品。语教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就是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即有意识、有计划、有系统地培养学生创作性地“发现问题”的思维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