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琨桢 《考试周刊》2009,(14):33-35
“意识流”兴起于20世纪早期的西方文学创作,是一种建立在现代哲学,特别是现代心理学基础上的新颖写作手法。“意识流”小说打破了从理性和逻辑推理解释世界和人的传统观点.利用其独有的特点展现了当代世界和人的复杂景象。通过分析在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如何将“意识流”应用于自己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蒙太奇时空”、“内心独白”、“奏鸣曲式”等方法运用所带来的优势,有利于学习在写作中处理表现人物的内部世界和心理活动的技巧。  相似文献   

2.
《社戏》是初一年级一篇幅较长的小说,也是鲁迅先生作品中一篇展现儿童生活的精品,故事情节很简单,是用第一人称写的。通过“我”和少年伙伴们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等情节的描写,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江南水乡文化生活经历,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  相似文献   

3.
鲁迅写小说常常用第一人称“我”叙事抒情。就拿《呐喊》来看。在十四篇中,用第一人称写的就有八篇之多。在《彷徨》的十一篇中,也有四篇用第一人称。这些小说中的“我”.或作为主角出现.或为衬托主人公而设,或串连故事,或直接抒情议论.从不同角度起到深化主题、增强艺术感染力的作用。《孔乙己》中的“我”的身份是酒店小伙计。在旧社会,等级森严,伙计是专门侍候人的下等人,地位已经很低了,而小伙计则连伙计都不如,社会地位更低。但就是这个连侍候人的资格也没有的、最被人瞧不起的小伙计,也用势利的眼光来看孔乙己,用讥笑的口气来叙述孔乙己的经历。使人确确实实地感受到孔乙己社会地位的低下,他已沦落到连小伙计也不如的地位了。此外,运用了第一人称的方法来写,虽然叙述  相似文献   

4.
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共收入小说二十五篇,其中有十一篇是用第一人称来写的,作品中有“我”这个人物。小说创作是用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本来是作家创作时自由选择来完成作品的一种手段。但是,有人却认定鲁迅作品中的“我”是作者的化身,或者干脆说“我”就是鲁迅。对此观点,不敢苟同,提出管见共同商榷。  相似文献   

5.
在记叙类文体中,为了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为人物性格的形成提供合理的心理依据,我们常常采用心理描写的写作手法来直接表现人物的思想意识活动。心理描写有助于具体而生动地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成为刻划人物形象诸多写作手法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西风东渐,西方文坛上种种新的写作方法不时叩响我国文坛之门,登台亮相,令人大开眼界,被称为“意识流”的写作方法便是其中之一。人们惊异地发现,“意识流”写作方法在展示人物的思想意识活动时极为细腻、极为复杂,甚至极为怪异,人物的意识活动呈现在作品中时而清醒、时而混乱,时空转换层次丰富,令人眼花缭乱。例如,新近被翻译成中文的爱尔兰作家乔哀斯的长篇小说《尤利西斯》正是运用意识流写作方法的典型,作品中有大量篇幅详尽而生动地描述人物的种种意识活动,读者在领略其描述人物心灵活动轨迹的崭新手法时犹如进入了—个迷宫。这种新鲜奇异的  相似文献   

6.
我校经济研究所所长、硕士生导师周扬明教授十年来潜心研究的力作《时空经济学论纲》一书,已于2000年4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共20余万字。 《时空经济学论纲》一书,既不是孤立地研究空间经济,也不是孤立地研究时间经济,它是从时间和空间相统一的高度上来研究时空经济的。时空经济学就是要研究“时差”和“空差”的规律性,使人们在经济生活中自觉地掌握和运用这种规律。换句话说,时空经济学的任务就是要深入研究并揭示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商品流通时间的缩短从而节约时间的规律,就是要研究并揭示生产力要素在空间…  相似文献   

7.
茅盾在谈到《七根火柴》时说:“表面上看,这不是第一人称的作品,然而作为故事线索的卢进勇,实在是起了第一人称的‘我’的作用。”这句话一语中的,非常准确地指出了卢进勇在这篇小说中的地位。我们知道,以第一人称写成的小说,可以增强故事的感染力,这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即“我”是故事的经历者或目睹者,可以直接把作品的情感传达给读者。“我”架起了读者与作品对话的桥梁,缩短了读者与作品的距离。简化了信息传播的程序。卢进勇就起到了这种作用。文章的第一部分,是他把草地那特殊环境中的感受传达给了读者,使读者充分认识到本…  相似文献   

8.
凯瑟琳·安·波特运用跨时空蒙太奇、梦幻、内心独白、象征意象多重意识流艺术手法,以松弛、随意的流向,深刻地展示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流程以及各层次的意识和矛盾心理;在表现人物的人生经历与心路历程的同时,含蓄地发掘作品主题,使貌似平常的事件意味深长,从更深的层次唤起读者去思索:妇女如何从内心真正摆脱从属的心态与角色。作品中意识流技巧与内容的完美结合,获得了极大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9.
美国内战后,南方社会处于一片混乱,直接冲击着南方人的生活、思想、价值观等,处于一片混沌。而这一混沌不仅体现在小说中的“我们”这一叙事者对爱米丽的态度,还体现在“我们”的叙事方式上——层层倒叙、意识流而非传统的顺序。这是一篇采用第一人称复数作为叙事者和故事人物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10.
鲁迅先生的小说中经常使用第一人称“我”来叙事抒情。在《呐喊》、《彷徨》的25篇小说中,有12篇用的是第一人称。这些小说中的“我”或为衬托主人公而设,或为便于直接抒情议论而设,或充当串连故事的中介见证人,也可作为文章中的主角出现。他们从不同角度起到了深化主题思想,增强艺术感染力的作用。这种写法便于作者直接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行文自然、亲切。下面我们就鲁迅先生的几篇文章作为实例,来具体分析一下它们各自的艺术特色。(一件小事)中的“我”,是一个知识分子的形象,小说采用自叙形式,把一件小事的经过和“我…  相似文献   

11.
鲁迅《呐喊》中的一些小说,如《狂人日记》、《故乡》、《社戏》、《一件小事》、《孔乙己》等,都采用第一人称写法。作品中的“我”,既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又常有作者自己的某些经历,包含了作者自己。《徬徨》中,虽然这种情形已减少,但仍可见到一些用第一人称写的小说,如《祝福》等。是否可以说,运用第一人称写法,并且在小说的人物“我”中带有作者的影子,构成了鲁迅早期小说的一个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2.
《故乡》是一篇用第一人称写的短篇小说,根据小说情节, 课文作了一幅插图,插图里有作者本人鲁迅的像,显然鲁迅这个像就是小说中的“我”了。我认为,这个插图不当。鲁迅的小说(除了历史小说)里,人物大都有生活原型,小说中出现的“我”多少  相似文献   

13.
鲁迅的小说有的是用第一人称写的。《呐喊》、《彷徨》中共二十五篇小说,其中就有十一篇采用第一人称。在中学语文课鲁迅小说教学中,关于“‘我’这个人物是不是作者自己”这个问题,存在着分歧意见。有的同志认为,“我”是作者塑造的文学形象,不是鲁迅自己;有的认为,“我”就是鲁迅;还有的认为,在一部分小说中,“我”就是作者,在另一部分小说中,  相似文献   

14.
记得上世纪80年代中期,西方现代派文学蜂拥而入,我读了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但当时没有读懂。今天仔细地、反复地重读这篇小说,我自觉读懂了。我以为读这样的意识流小说,要换一种阅读心态:就是彻底放松,排除原有的鉴赏习惯和兴趣,不要企图从中寻找什么故事情节、人物性格、主题思想之类,而要一身轻松地把自己交给作者,随着他(她)的意识流动放任自流,作品流到哪儿你就跟到哪儿、体验到哪儿。读完全篇,再回头整理那些零碎的印象,感受、思索,逐渐把握作品的整体倾向、作者意识流中的人生内涵等等。这样你就大体把握住了作…  相似文献   

15.
作为叙事文学的短篇小说,在其情节发展的过程中,必定有贯穿全篇的脉络。这“脉络”,一般称之为线索,人们论及作品的结构时往往要提及它。当我们研读了短篇小说大师们的著作之后,就会发现:这些大师十分善于运用线索,安排之巧妙令人叹服;而线索在作品中的作用,并不限于结构方面,它有多种多样的用途,全在作者运用之妙。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就是这样。鲁迅的小说,《呐喊》十四篇,《傍徨》十一篇,《故事新编》八篇,共计三十三篇。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以人——第一人称、第三人称作为线索。例如《祝福》就是以“我”——有关祥林嫂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在酒楼上》  相似文献   

16.
鲁迅第一人称小说的复调问题是近些年来对鲁迅研究所关注的问题。其作品中叙事者“我”与作品人物之间构成了一种对话与潜对话的关系模式,这种关系模式既是处理小说中不同声音的方式,也使小说中个体主体性特征及其矛盾性得以呈现。  相似文献   

17.
《小珊迪》是英国作家迪安·斯坦雷的一篇作品,讲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小珊迪靠卖火柴维持他和弟弟的生活,在换零钱时不幸被马车轧伤致死的故事。课文赞扬了小珊迪诚实、守信、善良的品质,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这篇课文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我”对小珊迪的认识经...  相似文献   

18.
人教社新版高中语文教材收入英国现代作家伍尔夫的短篇小说《墙上的斑点》,是颇有见识的。这篇小说长短适度,文体典型,信息密集,是一篇难得的语文佳作。惟教材中设计的练习题侧重引导学生掌握一般意识流小说的技巧,教参中对此作品的分析介绍也选取这一角度,《中学语文教学》杂志2002年9期刊登的《〈墙上的斑点〉解析与教学》一文同样遵循教材教参的思路,我认为这有失偏颇。伍尔夫绝不是为意识流而意识流的,她有深邃的思想寄托,因此理解这篇小说的重点应该是主题意蕴,这是“纲”,“纲”举才能“目”张。在此,我尝试分析小说的主题意蕴,并就教…  相似文献   

19.
一、《一件小事》 (一)本文的写作时间和发表的刊物以哪种说法为是? 本文的写作时间,作者在篇末写的是1920年7月。很多人就认为这是本文的写作日期。关于发表的刊物,有的说是发表在《晨报副刊》上,有的说是发表在《<晨报>创刊纪念增刊》上。 经查阅“五四”时期主要报刊的目录,本文是发表在1919年12月1日的《<晨报>周年纪念增刊》(劳动专号)上。因而本文的写作时间最晚也在1919年12月以前。从《鲁迅日记》的有关记载来看,1919年11月中,下旬,他和《晨报》都有函件来往,可能是有关本文的。文末写的日期,当是在编入《呐喊》小说集时,作者补记时错记了。 (二)为什么不宜把作品中的“我”与鲁迅完全等同起来? 在小说创作中,用第一人称“我”作为主人公或作为展开情节的线索,是常见的方法。用第一人称或用第三人称主要根据主题和题材的需要,如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因为写的是历史题材,没有一篇用第一人称。如《呐喊》、《傍徨》两部小说集中,25篇作品中用第一人称写的就有11篇。 用第一人称写的小说不能完全当真人真事看待。分析《一件小事》这篇作品时,不能把“我”和鲁迅等同起来。一是鲁迅当时的思想境界大大超过了  相似文献   

20.
意识流不应是小说的一种形式,它做为一种写作技巧,当然也不能为小说所专用,鲁迅的《秋夜》中就有意识流笔法,表现出浓厚的意识流色彩,其理由如次。意识流形成并受到重识,是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欧洲,三十年代被介绍进我国。《秋夜》成篇虽早于此,但鲁迅仍完全可能运用意识流手法从事创作。首先,鲁迅对西方的文艺流派特别关注,还是在意识流孕育形成的时期,他翻译的《近代美术史潮论》中,对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在欧洲产生的印象派艺术有这样的论述:“写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的不同,是表现上的不同,而同时也是对象这东西的不同。他们(印象派)所要描写的已不是树木的‘模范’,也不是水的‘代表’了。而又不是一定的树本,一定的水这东西,倒是在或一偶然之间,选取了树木或水在或一瞬间的情形。”众听周知,印象派和意识流表现对象的角度和方法,节奏上的明快跳跃,时空跳跃几点上是极为相似的。绘画印象派的艺术迁移到文学领域,逐渐变革成文学意识流,所以鲁迅对意识流手法也不是完全陌生。另外,选取事物在或一瞬间的情形,实际上是表现作家在特定环境下的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