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剖析TPS,通过分析丰田生产流程、用人和育人制度及丰田文化中的知识管理思想,揭示丰田生产方式中知识共享和创新的过程和促成方法,指出丰田生产方式推动丰田公司不断学习和创新,从而建立持续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
企业素质及其活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杨  胡培 《软科学》1997,11(4):10-15
  相似文献   

3.
何世安 《学会》2005,(1):42-43
科协对学会工作评价指标的设定应当科学、合理,而且要有可操作性。科协所属学会包含理、工、农、医、交叉等学科,也包括行业协会。用一个通用的评价标准很难评价所有学科、所有学会,而一个学会用一个标准,又没有可比性,也不利于同行认可。所以应当在同一框架内按各学科的共性设定各学科的评价标准,这就是科学性。同时,在同一学科内的各学会也有其差异性,这就需要根据学会工作的实绩、活动的影响程度,在具体的考评中去把握,  相似文献   

4.
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姗姗 《内江科技》2005,(6):53-53,F0003
在总结传统企业信息化评价的内容、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全面评价企业信息化的指标体系,并介绍如何将主成分分析法应用于企业的信息化评估中.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高新技术企业竞争力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新技术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方法在企业竞争力评价中的应用,并给出了北京市3家高新技术企业竞争力评价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高新技术企业竞争力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新技术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方法在企业竞争力评价中的应用,并给出了北京市3家高新技术企业竞争力评价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7.
王涛 《现代情报》2007,27(1):178-180
电子商务正以其高产率、低成本的优势,逐步成为新兴的经营模式和理念,一个基于Internet的全球电子商务框架正在形成。如何评价电子商务企业的产品具有重要的作用,从电子商务的层面上构建出电子商务企业产品的指标体系,应用模糊数学中综合判断方法,对电子商务企业产品进行整体的分析和综合评判,评价出产品的优劣。  相似文献   

8.
高校数字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安娜 《现代情报》2007,27(5):97-100
本文提出高校数字图书馆评指价标体系的制订要注重五大指导原则:导向性原则、前瞻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灵活性原则、技术性原则。同时,文章论述了基于评价设计的目标、方法、模型,并着重从数字图书馆办馆条件、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图书馆网站建设、数字图书馆馆员队伍、数字图书馆经济效益五个方面系统性地论述了高校数字图书馆评价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合生态型城市的内涵、特征以及对城市生态发展能力评价的要求,依据国际国内主要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在分析抚州市生态特点的基础上,基于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构建抚州市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以促进地方城市生态化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企业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王建华  王方华 《软科学》2002,16(3):63-66,86
中国企业的竞争力提升是中国经济建设和迎接世界范围的竞争的客观需要。竞争力的提升有赖于企业竞争力的科学评价。本文在竞争优势理论的指导下,指出竞争力评价的维度,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科学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1.
跨学科团队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上一流的研究型大学都把发展"交叉学科"和促进"学科交叉"放在重要位置,各种形式的跨学科团队已经成为研究型大学的重要研究力量。通过分析优秀跨学科团队的关键因素,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理论构建跨学科团队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促进高校跨学科团队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从信息化制造技术的内涵及特征出发,阐述了企业信息化制造技术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立原则,通过对典型制造企业的分析,明确了基本评价指标,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上层指标集,最终确立了完整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TPS控制系统在氧化铝焙烧炉中的应用情况,结合该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工艺控制要求,重点阐述了焙烧炉自动控制技术的开发及应用,利用TPS系统提供的多种实现控制功能的方法以及依靠组态软件工具和编程技术实现的自动控制功能通过实际应用实例进行了论述,即:利用RPV中的累计功能块(TOTALIZE)实现流量信号的累计功能;利用位置比例控制器(PositionProportional)实现执行器的控制;利用逻辑点实现设备的联锁功能;利用数字组合点(Digital Composite)、DV点实现设备的控制;利用cL控制语言,实现复杂的顺序控制;利用Modbus通讯协议的技术实现TPS系统与西门子$7-300的通讯以及在TPS控制系统上实施复杂的过程控制方案等,通过控制功能的优化设计,使系统运行更加可靠,满足工艺要求,为其它冶金、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控制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区域科技中心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黎  银路 《科技与管理》2003,5(2):33-35
从定量的角度给出区域科技中心的概念界定,即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来评判一个城市是否是某一区域的科技中心。  相似文献   

15.
迟国泰  李战江 《科研管理》2014,35(12):137-144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各种评价问题研究中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研究内容,如果最终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的信息量损失过大,则无论建立什么样的评价指标体系都没有意义。通过将主成分分析方法与信息熵方法相结合,本文建立了最终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相对于海选评价指标体系的信息贡献测算模型。本文的创新与特色一是通过使用主成分方法与信息熵方法度量指标体系的信息含量,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相对于海选指标体系的信息贡献测算模型,改变了现有研究中只考虑评价指标如何筛选而忽视筛选出的评价指标相对于海选指标的信息贡献,解决了评价指标体系相对于海选指标体系的信息贡献的测算问题。二是实例计算表明从海选指标中筛选出的评价指标保留了94.4%的海选指标信息。  相似文献   

16.
评审指标的关联性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评审指标的基础上,分析了科研评审的特点和一些指标约简方法的不足,运用关联性分析方法和极大不相关方法,对科研立项评审系统的评审指标体系进行关联性分析,提出了简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关联性方法,从而为建立更合理的评审体系提供理论依据。与其它数据约简方法相比,这种方法直接源于评审数据,思路清晰,拟合结果表明了本约简算法合理、可靠性强。  相似文献   

17.
创新型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对其创新能力的评价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影响到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如何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非常重要。首先对创新型企业的内涵进行科学界定,分析影响创新型企业创新能力的因素,对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进行科学分析,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创新型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8.
国家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创新系统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梳理国内外有关创新环境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创新系统理论从宏观层面深入探讨创新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认为创新环境是支撑创新活动的重要条件,不仅包含各个行为主体之间形成的网络关系,也包含制度环境、基础设施、政策法规、教育环境、国际环境等要素条件,可分为软性环境与硬性环境。创新环境对于创新系统运转具有重要作用,既影响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也影响创新过程的绩效。本文提出创新环境评价的基本分析框架,以系统性、合理性、全面性为基本原则,从人才环境、资金环境、市场环境、创业环境、竞争与合作环境5个维度构建国家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为全面、科学地评价创新环境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9.
国家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创新系统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梳理国内外有关创新环境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创新系统理论从宏观层面深入探讨创新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认为创新环境是支撑创新活动的重要条件,不仅包含各个行为主体之间形成的网络关系,也包含制度环境、基础设施、政策法规、教育环境、国际环境等要素条件,可分为软性环境与硬性环境。创新环境对于创新系统运转具有重要作用,既影响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也影响创新过程的绩效。本文提出创新环境评价的基本分析框架,以系统性、合理性、全面性为基本原则,从人才环境、资金环境、市场环境、创业环境、竞争与合作环境5个维度构建国家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为全面、科学地评价创新环境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20.
区域创新能力评估的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朱海就 《科研管理》2004,25(3):30-35
本文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由网络的创新能力、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三个部分组成的。区域创新能力实际上就是网络的创新能力 ,但网络的创新能力最终又是作用于企业的 ,创新环境是支撑条件。本文指出了构造区域创新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依据和原则 ,突出了非R&D指标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