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理解引导层与被引导层的概念。(2)理解引导层的作用和创建方法。(3)学会在时间轴上添加“引导层”,并绘制引导线。  相似文献   

2.
同学们对经典戏曲的大胆质疑让老师惊叹,但细细想来。也有它一定的道理。“三桩誓愿”似乎“合情不合理”.学生提出了种种质疑:窦娥“太假了,违背常情”,“窦娥太自私”,“这样的结尾不能真正打动人心”。对此,丁老师并没有随便应付。而是立刻改变教学设计,在充分肯定了学生的大胆质疑后,从容不迫地拿神话传说作比。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做了明确引导.引导他们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深入作品、了解作、解读本,让学生学会用辩证的思维评价作及作品。丁老师能及时抓住学生在课堂上产生的学习问题因势利导。  相似文献   

3.
初中生物学“光合作用”概念教学应先让学生通过探究实验活动,学生获得形象化的感知;再将生产生活中与生物学知识有关的实例作为教学素材有机地结合到教学中,引导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概念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最后通过习题训练、系统的归纳总结,学生就能理解和应用概念,形成一个科学的“光合作用”概念体系。  相似文献   

4.
新修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数学教学要“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释疑,能从根本上消除学生等待教师传授知识的依赖心理,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分析新课程标准下数学课堂新的教学形势,提出学生应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认知冲突”“梳理总结”中初步学会从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创新意识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有效思考,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数学概念和规律性知识,从而实现学习的自主、高效。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回顾、理解“因数和倍数”中的相关概念.引导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实践证明.让学生学会质疑,主动质疑,既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又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方法.那么.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呢?  相似文献   

8.
读书需要质疑,质疑才有长进。一位教育家说:“读书和学习,如果不质疑,那就像种了一颗‘死豆’,智慧的种子将永远不会萌发。”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种“活豆”,而不能让学生种“死豆”。那么,怎样引导他们学会质疑呢?  相似文献   

9.
在概念为本的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质疑创新思维具有重要价值。通过系列认知冲突事件筑桥搭架,设计基于质疑创新发展的概念转变教学流程。以高中物理“光的全反射”为例,遵循检测迷思概念——修正迷思概念——建构科学概念——促进观念完善的设计逻辑,结合认知冲突事件来激励学生不断提出质疑、深化创新思维。研究认为:合理设计认知冲突能为概念转变教学提供契机与条件,同时促进学生从“引导质疑”到“主动质疑”、从“体验创新”到“自主创造”的思维发展。  相似文献   

10.
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学习活动不断反思,自我调整,则是有效的学习途径。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在复习中进行反思性学习:在复习中建立知识档案、问题档案、错题挡案,引导学生在知识梳理、质疑和矫正中学会反思性学习。  相似文献   

11.
所谓学法:顾名思义是指学习的方法,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主动获取知识.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一、指导学生学会在操作中发现规律。规律往往需要多次实验而发现的.进而去证明其科学性.而运用不完全归纳法发现问题提出假想在科学研究汇总有重要的价值。小学数学教学.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应尽可能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让学生经历科学家所走过的路.学会发现问题的门路,使他们经历由操作、感知、表象、概念、应用的过程。例如:在教学“积的变化规律”时,可以设计如下的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2.
陈淑珠 《考试周刊》2013,(89):45-45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质疑在教与学中的重要性。叶澜教授曾说:“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话语.善于捕捉每一个孩子的思维火化。”李政道教授在复旦大学校训墙揭幕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学习怎样提问题,这才是学问。”《新课程标准》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新理念下的课堂是呼唤学生乐于质疑、善于质疑,逐步养成质疑习惯的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营造质疑氛围.创设质疑平台,选点质疑,使学生思维飞扬,使课堂充满活力。根据多年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可以从以下途径着手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相似文献   

13.
“质数与合数”的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质数与合数的概念,学会判断质数与合数;(2)培养学生探索、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发展判断、推理、概括能力。教学过程分5步完成。1.准备。教师让学生回答下面4个问题:(1)在自然数1,2,3,5,11,14...  相似文献   

14.
凌建新 《现代教学》2005,(10):23-23
质疑是通过提出问题来获得知识的一种手段,质疑同样也是一种能力。教师需要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和引导学生质疑。打铁要看准火候,教学要抓住契机。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的“愤”“悱”之际,我觉得正是引导学生质疑的最佳时机。以下是我对质疑时机把握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5.
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如何进行学习的方法或经验.”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老师奉送给学生真理,一个好老师则教学生发现真理.”为此,作为教师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生成、发展和形成的过程,促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的理解的同时,逐步学会学习和思考.本文就“促进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策略”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6.
在初始阶段,当学生还未养成质疑习惯或者由.于所学知识较难而无法下手时,老师可以先精心设计好问题,引导学生效仿老师提问。提问的内容要由浅人深,由易到难,可以从一个概念、一条性质、一个公式或者一道计算题人手。经过长期训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就能从“无疑”到“有疑”,  相似文献   

17.
质疑能力是指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可能性或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像力.”质疑,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质疑,可以反馈评价,调控教师的教学;质疑,可以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扩大思维广度,提高思维层次,但更重要的在于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思考.朱嘉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其有疑;有疑者,须教其无疑,到这里才是长进.”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教其有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下面谈谈我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学不仅是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学会思考呢?笔者认为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是使学生学会思考的前提。宋代朱熹曾说过“读书无疑须有疑.有疑定要求无疑。无疑本自有疑始,有疑方能达无疑。”英国哲学家波普尔也说“科学只能从问题开始。”课堂上我喜欢在讲解之前先让学生提问题,把自己不懂的问题.自己发现的问题提出来.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把教学重心从“教”向“学”转移,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掌握规律和方法,逐步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由“学会”向“会学”发展。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始终以导为教,寓导于教。一、导疑古人云“学则需疑”。学生在学习中能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自学能力的重要表现。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大胆质疑,踊跃提问,学会提问的方法。1.多鼓励,多表扬。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才能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当学生提出比较幼稚或偏离教学要…  相似文献   

20.
要使中学数学课堂教学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就要转变课堂教学观念.把数学教学从“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模式,转变到“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上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