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泽元 《今日教育》2007,(11S):34-35
记得有两句歌词,一句是:“给我一个理由.让我爱上你”.另外一句则是:“给我一个理由.让我离开你”。这两句歌词都有感人之处.最重要的是揭示了一个真理:作为人.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理由.不管是爱上一个人.还是要离开一个人。不过.这两句歌词也犯了一个重要的错误.那就是理由永远不是别人能够给的.理由只能是自己产生的。在很多时候,[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前些日子看电视剧《金婚》,有几句台词让我至今记忆犹新:“我最烦的就是学我的人,我梳什么头她学什么头,我穿什么衣服,他第二天就学了去,我简直就像照镜子,还是哈哈镜!”这马上让我想到了古代东施效颦的笑话。想来,一个人若不会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刻意模仿,求美只能适得其反,最终成为笑谈。体育教学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3.
严丽 《学语文》2011,(2):14-15
曾上过这样两堂公开课:第一堂《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课堂中我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对文本进行展示。先展示基础知识、作者、文学常识、写作背景、易错的字词及对课文的理解:罗布泊过去是什么样子,现在又变成什么样子?变化的原因?同样的悲剧有哪些?接着对文本进行拓展。这中间.我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非常吸引人.不论从情境设置还是学生的参与都堪称完美,但是总感觉缺少点东西。  相似文献   

4.
那一年的大雪迟迟未来。从北京赶回时,我12岁的弟弟小黑正坐在一块黝黑的大石上,望着满天的白云发呆。“在看什么呢,这么入神?”我问他。小黑叹着气:“让人等了一个冬天,让人白白地等了一个冬天……”那意思是说,雪没有到来,一家人早就巴望着的年货,还有我跟弟弟来年的学费,都将没有着落。[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陕西教育》2005,(3):62-62
我的儿子丁丁今年12岁了,上初二。可是他的胆子却比同龄女孩还“小”:晚上不敢一个人睡,每次都得等他睡着后,我们才能离开他的房问;天一黑他就不敢出门,连家门口都不愿意靠近。所以我们晚上从不带他出门.万一有事要出去,就得让爷爷奶奶在家陪着他才放心。我们真纳闷:怎么一个男孩子会那么胆小?是不是患了什么疾病?  相似文献   

6.
我认为自己是一个无依无靠的人:7岁时父母离开我外出打工.让我独守在家.直到现在,父母仍然离我很遥远,他们还在上海。不懂事的我.一想到这一切,都会心酸。  相似文献   

7.
弟弟考上北京的大学时,与我当年一样大,17岁。母亲要我回去接他上学.我想起这么多年一个人走过的路.便坚决地拒绝了。我说:“有什么不放心的,一个男孩子.连路都不会走,考上大学有什么用?”  相似文献   

8.
大拇指手语     
我每次去巡视我的那个小店,桌上都会有好几份店员给我买的报纸。我对他们说过,什么报纸无所谓.关键是一定要买那个人的报纸。那个人很特别,见过一次就不会忘记。他有三十多岁,但只会说最简单的几个字,说得最好最清楚的就是:报纸,报纸……他是一个弱智.还有点儿轻微的腿疾。  相似文献   

9.
近日看电视剧《金婚》,有几句台词一想起就忍俊不禁:“我最烦的就是学我的人,我梳什么头她学什么头,我穿什么衣服,她第二天就学了去,我简直就像照镜子,还是哈哈镜!”这马上让我想到了古代东施效颦的笑话。想来,一个人若不会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刻意模仿,甚至无病呻吟,求美只能反得其丑,最终成为笑谈。  相似文献   

10.
如果告诉一个人,他只有三人的光明,他将如何使用他的眼睛呢?同样地,如果一个人只有三大的生命,那他又会在这三天内干些什么呢?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但我相信有一部分人会这样认为:匡正只能活三天,不如痛痛快快地享受,很难评判这种观点是对是错。但我敢说.他没有在生命的航程中尽全力,他生命的价值还没有完全得到体现一生命的价值.并不是用生活的年限来衡量。有些人活着,却碌碌无为,白白地让时间从身边流过,无异于行尸走肉;有些人死了一但由于所取得的成就和所做出的贡献而得到水生,可见,一个人生命的价值.体现在这个人的成…  相似文献   

11.
如果有人问.孩童时期的我最喜欢的是什么.我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是动画片!如果有人问,在年少的记忆里最让我难忘的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动画片里的故事!小编我就是这样一个酷爱动画的人.  相似文献   

12.
王啸 《中国德育》2012,(3):45-50
从豆腐渣工程到食品安全,从“我爸是李刚”到“我爸是双江”,从洛阳人神共怒的性奴丑闻到佛山让人扼腕叹惜的两岁女童小悦悦事件……各种缺德失德败德无德的事件时有发生。 静下心来,我们不禁要问:今天,道德教育应该追求什么?  相似文献   

13.
月经的异味     
米祈 《成长》2005,(1):68-68
米祈:我14岁开始初潮,到现在21岁,月经基本很正常。但让我烦恼的是,我的月经有很大的异味。而我又特别讨厌这种气味。每次月经来潮.我都浑身不自在。我的月经为什么会有气味?这与健康有关吗?有什么方法可以祛除月经的异味呢?  相似文献   

14.
《初中生》2004,(12M):4-7
这是一个怎样的时代?每时每刻都精彩纷呈,让人激情满怀:这是一个怎样的青春?每时每刻都磨刀霍霍,总想做点什么,证明自己的能耐。可是,我们身边仍有很多人空有一个青春的躯壳,让人叹息。一个月前,一个署名“天下我最烦”的女生给编辑部写来了这样一封信儿:  相似文献   

15.
吴志改 《家长》2011,(2):23-24
儿子一天天在长大,我想让儿子拥有一项特长的信念也与日俱增。我觉得如果一个人有一项特长,不管是今后以此为生,还是仅仅作为兴趣爱好,提高个人素养,增添生活情趣,都是一件非常好的事。可7岁的儿子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为了能让儿子拥有一项特长,我从花样繁多的培训项目中选中了架子鼓。我觉得这特别适合儿子好动的天性。  相似文献   

16.
贵在启发     
一次,我带孩子们去户外散步,大家对小花园中供游人休息的树凳发生了兴趣。首先是航航,趴在树凳上仔细地数上面的圆圈。我趁机问他知不知道这些圈圈表示什么,叫什么。他想了想说:“我只知道圈圈表示这棵树有几岁了.但不知道叫什么。”这时,边上的舟舟说话了,俨然像个小博士:“这圈圈叫年轮,有几圈就表示这树有几岁。”“那么,数数看,这棵树有几岁了?”我的话刚讲完,孩子们就兴致勃勃地数开了。结果航航、舟舟等数出来是16岁,而隆隆却数出来是32岁,怎么回事呢?航航、舟舟抢着指出隆隆的错误之处:从一边数到另一边,其实从一边数到中心就可以了。隆隆听了连连点头,谦虚的表情让人感动。最  相似文献   

17.
一个人的错误,有可能侥幸地成为另一个人的发现。儿子走上前来,告诉我幼儿园里的新闻,说他又学会了新东西,想在我面前显示显示。他打开抽屉,拿出一把还不该他用的小刀,又从冰箱里取出一个苹果,(a)说:“爸爸,我要让您看看里头藏着什么。”(b)“我知道里面是什么。”我说。“来,还是让我来切给您看看吧!”说着他把苹果一切两半———切错了。我们都知道,正确的切法应该是从茎部切到底部窝凹处。而他呢,却是把苹果横放着,拦腰切下去。然后,他把切好的苹果伸到我面前,说:“爸爸,看哪,里头有颗星星呢。”真的,从横切面看…  相似文献   

18.
23.让笔下的人物“活”起来片断实录一师:同学们先看一段录像。(放录像:皮影戏《掩耳盗铃》。)师:这段录像说明了什么道理?生:说明了一个人做了坏事要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师:戏中的主要人物——盗铃人有什么特点?生:自以为聪明,其实非常愚蠢。师:这段录像里,既没有谁站出来说这个人愚蠢,也没有字幕表示这个意思,你是从哪儿得出这个答案的?生:我从他捂着耳朵的动作看出来的。生:我从他自言自语的话中看出来的。生:我从他得意洋洋的神态上看出来的。师:导演要把一些思想、哲理告诉人们,必须通过什么途径?生:通过演…  相似文献   

19.
教子识数     
陈敏 《早期教育》2001,(20):37-37
儿子致远今年4岁,在幼儿园读中班,每次从幼儿园回家,不是背诵儿歌.就是演唱歌曲,有时还折个飞机、小鸟什么的,很是让我骄傲。有一天,儿子不知从哪里翻出几张旧扑克,缠着我跟他打扑克,我拗不过,只好应付他一下。谁知这一应付让我发现了问题:儿子竟然不认识数字。我开始自已,并态方设法让儿子对单调的数字产生兴趣。  相似文献   

20.
庄周燕 《教育现代化》2005,(12):119-119
教师的微笑.会给学生什么样的感受.对学生将来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过去我从未考虑过这些问题,直到有一次小测验结束.我让学生每个人写感想及对老师的建议.有一个学生是这样写的:“对您的教学我没什么意见,我觉得您的课上的很好.唯一的缺憾就是您上课太严肃了。其实您笑起来的样子挺可爱的,如果您以后能多一些微笑.我想您会把数学课上得更好。”其实,不止这一个人给我提出这样的建议。我看后心情既激动又沉重.没想到这些细节学生观察得那么仔细。能给他们带来这么大的影响,后来我静下来思考.教师的微笑在教学中到底有什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