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由国学热引发的国学教育在中小学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起来,国学日益发挥着它育人的作用,而落后被人忽视的农村中小学,也急需国学教育的滋养。面对农村中小学存在的种种弊端,当然农村中小学也有它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需从选择、投入、方式几个方面对农村中小学的国学教育进行优化实施,从而达到国学教育对人的培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在中小学如何开展国学教育?这是当前进行国学教育实验需要认真思考和处理的重大问题。在中小学阶段开展国学教育,要树立正确方向、回归原意,去粗取精,有分析和联系实际地学。能否搞好国学教育的关键在教师,教师对国学应有较全面的了解和灵活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在中小学如何开展国学教育?这是当前进行国学教育实验需要认真思考和处理的重大问题。在中小学开展国学教育,需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什么是国学?对国学概念的形成和沿革予以概述。第二,国学包含哪些内容?中国国学内容博大精深、卷帙浩繁,对其中的经、史、子、集的重要经典,一一进行简介和评说;并对其中的天命、人性、历史、政治和教育等...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目前的中小学国学教育中存在着选材偏妥而失整体、有意剪裁而失原貌、附会解释而失本真、死记硬背而失灵动、机械评价而失生命等现象。中小学国学教育应坚守基本的方向:原始性原则,以呈现国学原始文本;本真性原则,以阐发国学本真意义;自主性原则,以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兴趣性原则,以激发学习国学欲望。通过国学内容的学习,中小学生能够认识国学的整体、认识国学的原貌、认识国学的真谛、学习国学的兴趣、激发国学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初闻济南市大明湖路小学开设《国学》课,觉得很新鲜,也很吃惊,不由产生了对这个问题的浓厚兴趣。笔者同有关人士一道来到大明湖路小学,亲自感受了充满《国学》色彩的校园文化氛围,翻阅了该校编写的作为校本课程的国学启蒙教育实验读本———《国学》,深入课堂观摩了两位教师分别执教的小学三年级和五年级的《国学》课,同该校领导及部分教师进行了座谈。之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参加了某出版社开发山东省中小学《国学》课指导用书的策划工作。同有关专家一起研讨了关于《国学》的一些问题。一段时间内,在我脑海里经常盘旋着《国学》问题,思之…  相似文献   

6.
于丹对此有句话还是挺不错的:"中国文化上需要上课的人比下课的人要多。"有幸仔细观看了于丹的《论语心得》,个人感觉还是不错的,猛然间看到十博士的强烈呼吁,不由得吃了一惊。首先撇开于丹是否真的不合格,光看徐晋如激烈的言辞就让人觉得很不舒服。以下是他的原话:"当于丹用《心灵鸡汤》般的语言来阉割孔子时,人们早就在不知不觉中被煮熟。在这些形形色色的掘墓人那里,我们除了嗅到死  相似文献   

7.
我看于丹     
于丹关于《论语》《庄子》的节目播出后,平民受众敬佩有加,一些国学研究博士们却联名反对,赞赏声和批判声同时在媒体上如潮涌起。谈笑风声的笃定恰悦和义愤填膺的躁动叫骂同堂比肩,形成了儒道传统文化街谈巷议的罕有奇景,将国学研究推向了一个人本的高峰,  相似文献   

8.
一、课程意识与国学教育 在当前中小学国学教育的推进、开展中,因为顶层设计还缺乏具体、明确的规定与计划,导致中小学的国学教育很多时候表现出一种散乱、随意、无序、无检测考评的状态,其效果可想而知。说到底,是缺乏一种明确的“课程意识”。  相似文献   

9.
《于丹〈论语〉心得》之所以受到听众、读者的欢迎,是因为它让受众既受到心灵上的启迪,又获得美感上的享受。形式上的审美性、思想上的启迪性、风格上的灵活性,就是“心得”的语言魅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笔者读《于丹〈论语〉心得》的读后感,根本无关乎对这本书本身的评价,而是一种在学习之后的自我感想而已,由安贫乐道想到教师的幸福问题,既而是相由心生和六经注我的人生联想。  相似文献   

11.
音乐是最能把人类现实生活情感表达出来的一种艺术,将人们生活汇成了一种韵律。作为一门艺术,它不仅给人带来直观的听觉感受,还对人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有着启发和和舒缓作用,是人陶冶情操的良药。中小学教育中,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与此同时"国学热"的再一次兴起,至此两者的融合是必然,国学在音乐中的不可获取以及深远意义都是无可推卸的一种文化传承和担当。  相似文献   

12.
当前国学热带动了国学经典诵读的回暖。学术界对于国学经典的研究比较深入、持续,实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同时,中小学素质教育也是教育理论界和各级教育部门探讨、实践的重点。无论是中小学课改,还是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材教法,中小学素质  相似文献   

13.
国学在全国范围内越来越受到研究者、教育者、家长和孩子的重视,各地中小学纷纷将国学教育引入课堂。国学对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和个人素养的提升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所以实施国学教育有其必要性;同时,有关国学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都表明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国学教育是切实可行的。国学教育在中小学的全面铺开需要具备科学的教材体系和合格的国学师资力量等条件;在教学中,也需要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创设和利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一般来讲,国学是指本国的学术文化。就我国而言,具体地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它包括了祖国传统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中国有着五千多  相似文献   

15.
国学经典教育的尺度与分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霞 《教育学报》2012,8(1):13-18
面对围绕国学经典教育所产生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状态,应重新确立中小学国学经典教育的尺度与分寸.从价值功能上看,应科学理性地看待国学经典教育的功用,而不是一味地追捧或贬损;从资源选择和设计上看,应在保持传统文化根气的同时与现代观念意识进行智慧对接与整合,而不是简单地泥古、复古、照搬经典;具体到教学方式和作用途径上,则应力求让国学经典教育成为“唤醒”与“激励”,而不是“灌输”与“规范”.  相似文献   

16.
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弘杨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有利于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推进国学教育在中小学纵深化发展,主要做到以下四点:一是构建国学教育推进机制,二是组建国学教学研究梯队,三是构建国学课堂教学策略,四是贯通国学教育三个课堂。  相似文献   

17.
开展生命教育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论语》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代表,其中蕴含的惜"生"、志"学"、遵"道"、行"礼"、养"仁"等对生命本真的认识,为中小学生命教育提供了丰富素材。本文提出三条在中小学教育中渗透《论语》生命观的实施路径,即围绕《论语》校本课程开设生命专题、在学科教学中渗透《论语》生命观文化和师生共读体悟《论语》的生命魅力。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学教育在基础教育领域的不断深入,国学教育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国学教育有两次高潮.近十年来关于中小学国学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必要性、国学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国学教育的途径以及国学教育的文化向度、情感向度等问题上,存在的问题表现为研究重复现象比较严重、研究内容缺乏深度、研究的系统性和专业性不强.国学教育研究应进一步深入认识国学教育的地位、明确国学在中小学教育中的课程地位、协调形式与精神、传统价值与现代精神的关系,还应提高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师资力量.  相似文献   

19.
杨克祺 《中国德育》2004,(9):16-17,30
2002年,我报了三个课题,其中一个就是省级的“十五”重点课题——“中国入世与国学教育”。为什么要选择“国学教育”?还在前面冠以“中国人世”的帽子呢?  相似文献   

20.
《于丹〈庄子〉心得》书面文本带有明显的口语特征,语篇和语言都有不够简洁之处,其原因在于忽视了书面语与口语的冗余度区别。冗余度具有相对性,不同的文本语境,不同的接受途径,不同的接受对象,都导致对冗余信息的容忍差异,口语中的有效冗余,进入书面语语境有可能变成无效冗余。从口语到书面语,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平面置换机制,而必然要经历相应的冗余信息的缩减与优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