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语文课改的深入,我们欣喜地发现:教师的教学观念更新了,课程资源拓宽了,教学形式丰富了,知识结构整合了,作为课程改革的核心与关键——课堂被激活了,有了更多的创新。然而静下心来审视这些新、活的语文课堂,有些语文课堂变得浮躁了、肤浅了、眩目了,甚至迷幻了,具体表现在:①失控的自主探究。“想读哪段就读哪段。”“用自  相似文献   

2.
随着语文课改的深入,我们欣喜地发现:教师的教学观念更新了,课程资源拓宽了,教学形式丰富了,知识结构整合了,作为课程改革的核心与关键——课堂被激活了,有了更多的创新。然而静下心来审视这些新、活的语文课堂,有些语文课堂变得浮躁了、肤浅了、眩目了,甚至迷幻了,具体表现在:①失控的自主探究。“想读哪段就读哪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动辄小组讨论,有些学生瞎掺和、凑热闹,教师还以为是气氛热烈。②随意的多元解读。怎样理解都行,说什么都对,甚至偏离主题也不纠正,丧失了教学的目标和教师的引导。③廉价的赏识表扬。学生发言平…  相似文献   

3.
课程改革的深化呼唤着课程评价的发展,“新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评估要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遵循语文学科自身的规律。”如何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关键是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指导思想的根本转变:从“评教”为主转移到“评学”为主。因此,我们响亮地提出:衡量一堂语文课成功与否的标准,不在于教师讲得是否精彩,而在于学生学得是否主动。  相似文献   

4.
黄月英 《广西教育》2007,(11B):14-15
人们不是常说:“教室的四壁不是水泥的隔离层”么?不也常说:“语文就是生活”么?可是具体到一节节的语文课,有些课怎么就不像语文课啦?显然,作为课程的语文和呈现为课堂的语文是有差别的,抽象的想法并不一定等同于具体的方法。那么,语文课堂教学有没有个“度”呢?当然有。那么语文课堂的“度”体现在那里呢?  相似文献   

5.
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课程下的好课。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否认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太多“捧着新教材.不知教什么.搬着新教法.不知该怎样教”的苦恼困扰着教师:太多的无效教学、无效训练充斥着我们的课堂:太多的“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的“乌云”笼罩着我们的校同……  相似文献   

6.
新的课程改革给原本枯燥、平淡、僵化的课堂带来无限的生机与活力。许多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实践着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等新理念,让人真切地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崭新气息。而由于有些教师对新课程理解认识不深,实践操作把握不够准,给语文课堂教学造成不少的失误,致使课堂上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特刊发这样一组文章,目的是在这新旧观念交替的关键时刻,给大家提个醒:  相似文献   

7.
第八次课程改革实验三年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已被广大教师所接受,但语文课堂教学脱离教材的倾向却较为严重。其表现为“三多三少”:课堂教学中.热热闹闹的无效讨论多,潜心阅读课文品味语言的少;无限拓展延伸的多,紧扣文本恰到好处的拓展少;滥用媒体教学的多,凭借教材有机整合的少。它严重地违背了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宗旨,亟待实验区广大语文教师关注、反思、澄清,尽快回到以教材为本的正确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8.
随着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随着教师对课程标准学习的深入,语文课堂教学呈现了百花齐放的态势。当我们喜形于学生“多姿多彩”的“自主学习”:当我们沉醉于学生“变化万千”的“自主探究”时:当我们津津乐道地谈论课堂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天地时,是否冷静地想一想:这些“自主学习”是我们语文教学所追求的吗?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中要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适应新的教学要求 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就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豹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相似文献   

10.
当前,大多数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都能抓住“大语文”的特点,充分地挖掘.利用和开发各种课程资源,在语文课堂上进行课外拓展。可以说,语文课堂教学拓展已经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实践证明,适时、适量、适度地进行拓展才是真正的有效拓展。“张弛有度,不露痕迹”的拓展,正是语文课堂教学所追求的境界。  相似文献   

11.
陈家尧 《今日教育》2007,(10S):41-43
叶澜教授指出:“教学不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不再只是“文本课程”“制度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更是师生共同探究新知的过程。由此.课程内容除了有预先设计的静态的文本内容.还有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不断生成的新的内容。所以有人说.新课程的话语体系中“生成”成为一个高频词。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也在积极尝试生成性教学.可是.由于对“生成”的理解有误,出现了一些误区,甚至出现了被“生成”牵着鼻子走的现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笔者:石老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提倡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开展跨领域学习”等。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很多年,许多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大胆延伸、不断拓展,课堂教学真的是“百花盛开”。今天,我想跟您探讨一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拓展”与“延伸”。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涌现出多种教学模式。虽然说教无定法,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结合实际,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下面我结合一年来的教学情况,针对我们学校倡导的“问——找——解——测”的课堂教学模式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4.
“校本课程开发”是近两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而出现的一个新概念.是课改实验学校和教师必须认真落实的一项重要工作。本人认为:实施校本课程开发,首先,学校领导必须正确指导:其次.教师必须积极主动工作;第三,学校必须大力改善教学条件。具体地说  相似文献   

15.
所谓“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获得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在新的课程背景下.实践证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利用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  相似文献   

16.
徐银梅 《考试周刊》2010,(15):50-50
“有效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一种教育理念,是“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争论的产物,它的核心问题是研究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而且高效的.抑或低效甚至无效的。实现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是每一位教师的永恒追求。本文针对这一问题.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论述:明确课程性质.奠定有效方向;开展合作交流,凸显主体地位;课外拓展延伸,培养学习能力:积极科学评价.促进成功体验。  相似文献   

17.
姜明红 《江苏教育》2006,(12B):9-11
现象点击 近几年,进入新课标实施以来.由于教师重视了学生的整体感悟和独特体验,大江南北的语文课堂便出现了满堂课流行的“你最喜欢哪一段?”“你有什么感想?”“你体会到了什么?”“你能像她那样读吗?”“你能用朗读来告诉大家吗?”……词语教学、句式训练等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在课堂上突然不见了踪影。就算有,也只是在课堂伊始,象征性地体现一下。似乎在现在的语文课堂上进行词语教学。句式练习等双基的训练,就不是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再纵观近年来的公开教学、评优课堂,课课洋溢着“暖人的情感”,充盈着“精神的熏陶”,课课上得感人肺腑,课课上得震撼心灵。但学生听说渎写、字词句篇的能力培养却需要在课后重新补课。  相似文献   

18.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我国的语文教学走过了一段不平常的路,用老舍先生《养花》中的话说:“有喜有忧,有笑有泪。”“喜”在哪里呢?突出表现在:课程改革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语文课堂面貌和学生学习生活出现了喜人的变化,学生喜欢上语文课了;课程改革给教师和  相似文献   

19.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这就说明现代信息技术正走向课堂,走向教学。那么现代信息技术的介入,怎样才能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让语文课堂更精彩呢?  相似文献   

20.
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正处于革新、开拓阶段,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摒弃传统的教师“满堂灌”、“一言堂”,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这是语文教学改革的目的方向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