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蔡华美 《大观周刊》2013,(2):179-179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对高中学生系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高考不断进行改革.但是高中思想政治课依然面临着会考、高考的大检阅。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法受到了挑战.为了培养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时效性.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不断地从教学实践出发.探讨新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沈艳花 《大观周刊》2012,(14):274-274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和学生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指定的教学目标,是教师在实现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的教学行为,是教师与学生双重价值目标的体现。在高中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逐渐深入的背景下。广大一线教师和专家学者对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教学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但在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那么要如何克服这些不良倾向,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相似文献   

3.
王立新 《大观周刊》2012,(17):263-263
新世纪新阶段,思想政治课面临着新机遇和挑战,政治教师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开创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刁俊雄 《大观周刊》2012,(8):251-251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课程,既有严密的科学性又有高度的思想性。因此,作为高中政治教师,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实践中,同样面临严峻的挑战。需要每一位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认真学习、思考和探讨。要在教育教学的理念、行为、方式方法上适应新课程的改革。  相似文献   

5.
王彬 《大观周刊》2011,(23):186-186
为适应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针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难教,学生厌学的现状,结合思想政治学科特点和高中学生的身心特点,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立足于素质教育,经过反复的教学实践,研究总结出“四步教学法”,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聂春光 《大观周刊》2011,(27):94-94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相应同步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7.
冉晓红 《大观周刊》2012,(24):303-303
过去,我们在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抓双基,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强调知识的记忆和掌握,片面的应对考试。但对于学生的道德素质与健全人格的培养,却被忽视,这是个重大的失误。这仅仅是把思想政治课看成一门文化课,而忽略了其德育功能,这就对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的发挥大打折扣。那么,如何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的实效性,是摆在广大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在近十几年的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实践——反思——实践的探索,我有以下几点体会,与广大同仁共勉:  相似文献   

8.
拉图亚 《大观周刊》2011,(41):174-174
高校思想政治课是时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高校对思想政治课的改革更是顺应时代的要求,适应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需要。此次改革增加了”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内容,对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信仰、肩负道德与历史的责任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焱 《大观周刊》2011,(41):176-176
我市政治中考实行开卷考试改革.这是教育体现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要求,强化对考生素质能力的考核.培养考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对广大政治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为适应开卷考试的“指挥棒”,培养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人才.思想政治课教学就应突破传统知识教育的束缚,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新构筑全新的教学理念。我认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实现以下三个突破。  相似文献   

10.
当前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客观地存在着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认识不到位的问题,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基础薄弱,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诸多困境。要改革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加强教学研究、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落实实践教学环节、改进教学手段、改革评价方式等。  相似文献   

11.
席海山 《大观周刊》2012,(14):196-196
教育离不开情感的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离不开情感的教育。本文主要论述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必要性和探讨了如何在该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具有先天优势。  相似文献   

12.
刘俊报 《大观周刊》2012,(4):226-226
教育离不开情感的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离不开情感的教育。本文主要论述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必要性和探讨了如何在该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具有先天优势。  相似文献   

13.
王知元 《大观周刊》2012,(45):366-366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思想性、科学性相统一的学科,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如何掌控教学过程,正确的发挥主导作用,成为新时期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杨峰 《大观周刊》2011,(52):189-189
教师从事教育教学要有过硬精湛的业务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了解学科的发展方向和最新研究成果。同时还要有较高的教育理论的指导。特别是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教书育人.担负起向学生传授马列主义理论知识,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重任,教师不仅要有充实的知识,而且还要树立良好的师德.在教学中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这是新时期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15.
冯秀辉 《大观周刊》2012,(8):223-223
教育离不开情感的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离不开情感的教育。本文主要论述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必要性和探讨了如何在该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具有先天优势。  相似文献   

16.
杨雪  邵太 《大观周刊》2012,(40):142-143
教学设计是教学实践活动的先导,是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关键环节。在现今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将先进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理念与课堂教学实际相结合,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是每位政治教师都面临的一大问题。  相似文献   

17.
张万庆 《大观周刊》2013,(9):148-149
思想政治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新课程改革十分重视这门学科的开设和改革,明确要求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究竟如何增强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根据新课程改革精神以及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必须实现以下三方面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刘庆林 《大观周刊》2012,(39):235-235
在教学中,教师的个人修养非常重要,尤其对政治教师更为重要,是其个性品质、个人修养、职业操守、业务能力和理性精神等素质的综合体现,是思想政治课教师内在素质和外在表现的有机统一。教师的个人魅力能对学生产生向心力.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由对教师的崇拜转到对教师所教学科的兴趣.从而提高政治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刘正涛 《大观周刊》2012,(38):277-277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中学德育的重要渠道,由于其思想性、时代性强.而且又是理论性的科目,普遍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学质量不高等现象。要改变这一种状况,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既牢固掌握知识,又实现知识、能力、觉悟的全面提高,就必须端正教学思想,从实际出发,大胆改革。  相似文献   

20.
魏雅丽 《大观周刊》2012,(31):304-304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由于其思想性、时代性强,而且又是理论性的科目,普遍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学质量不高等现象。要改变这一种状况,达到素质教育,即要牢固掌握知识,而且要达到知识、能力、觉悟的全面提高的要求,就必须端正教学思想,从实际出发,大胆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