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永 《大观周刊》2012,(18):247-247
在《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目标中,把解决问题作为课程目标.这里的“解决问题”不是以往的解答数学习题,而是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时.应着眼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经验,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燕利 《大观周刊》2012,(18):244-244,215
应用题教学在小学整个数学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一直以来.它都被广大教师所重视.并把它作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对应用题的学习往往结果不很理想。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师,  相似文献   

3.
荆通 《大观周刊》2012,(35):290-290
物理教学中要让学生参与物理过程的学习.不能让他们被动的听.让学生亲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物理的主要途径。科学探究活动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它包含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要素。如何在现有条件下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以新课程的理念指导和改进我们的教学.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探究学习机会.使他们能够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自主地获取科学知识,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是每位教学工作者应该探索而急待解决的问题,那么.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相似文献   

4.
庞立斌 《大观周刊》2011,(22):79-79
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也带来了新的教学方法。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成为数学教师应该重视的问题。那么如何创造性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数学教学更贴近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呢?下面就教学中的点滴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5.
陈玉珍 《大观周刊》2013,(8):195-195
转化思想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个重要思想,小学数学教学不只是单纯地教给数字知识,更应侧重对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让学生能够利用已有的知识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将未知转化为已知、将繁琐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结合恰当的教学内容逐步渗透给学生转化的思想,使他们能用转化的思想去学习新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6.
罗继莲 《大观周刊》2012,(51):363-364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丁单词的记忆很是费力.往往耗时很长.其结果却未必尽如人意。因此词汇教学对于我们英语教师来说是一个首要解决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既省时又高效的问题。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听、说、读、写各项能力的发展.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学生不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就无法顺利进行听、说、读、写、译,就无法进行英语交流。  相似文献   

7.
冯舒平 《大观周刊》2012,(39):311-31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到来.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在随之改变.不再是旧课程中的一成不变。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  相似文献   

8.
程国如 《大观周刊》2012,(27):254-254
数学作为基础学科,会对学生一生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一直在为教好学生数学,寻找切实可行的方法。如何真正让数学贴近学生生活,让数学与学生生活触觉碰撞和交融.让他们真正的在生活中学数学.在学数学中了解感触生活.这是数学教师应该探究的课题.笔者认为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数学教师采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因此.我结合长期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和当前教改的要求.提出以下设想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9.
马成中 《大观周刊》2011,(32):165-165
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使学生掌握提出、分析和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或在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准确而灵活地运用数学语言研究和表述问题,是中学数学教育教学的迫切要求,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始终都应注重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加大应用问题的教学力度。  相似文献   

10.
董登方 《大观周刊》2013,(6):272-272
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能为学生升人高一级学校学习有关专业奠定基础.也能为毕业生参加工作解决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打下基础。寻求有效教学方法.提高初中化学的教学质量,是我们每个教师教学活动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1.
郑博浩 《大观周刊》2011,(52):162-162
所谓探究式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12.
刘丽 《大观周刊》2013,(2):108-108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讲究提问的艺术.是数学课堂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环节。恰当的提问可以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按照教学目的引导学生的思路.帮助他们一步一步掌握教学要点.理解教学内容,对活跃教学气氛也有一定作用。提问是为了启发.但提问不等于启发,动不动就问,尽管课堂气氛显得很活跃.但是一堂课上完了.学生不一定收到最佳效果.在提问过程中.还要掌握一定的提问技巧.  相似文献   

13.
徐沛江 《大观周刊》2012,(22):229-229
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解决市级问题,但是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仅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要使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并明确探究方向,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交流.并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就必须建立数学模型.从而形成比较完整的数学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14.
任光明 《大观周刊》2011,(22):14-14
新课标下的新教材,与原教材相比较。在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理念、教学目标、编排方式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变化.新课标教学目标的维度增加.要求更为全面和人文化.突破了学科本位,注重社会、学生发展的需求,教给学生在用高中英语知识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时应有的观察视野.思考角度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供开放和主动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以辨证的观点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问题。传统的教学体系已无法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具有鲜明个性的、富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也不符合新教材、新课标的要求。因此必须构建开放性教学新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万力 《大观周刊》2012,(27):243-243
九年义务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实施素质教育..然而.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在于课堂教学.在于各教师如何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来实施素质教育。数学课堂教学把素质教育贯彻于数学教学之中.使数学教学能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服务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中心议题.是摆在我们广大数学教师面前的一项极为迫切的任务。教师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智慧潜能得到开发,形成发散思维能力.学生的素质在主体发挥过程中得到提高。我根据自己这些年的教学经验,将自己的几点体会和感悟与同行分享。  相似文献   

16.
罗进  谢玲 《大观周刊》2012,(25):279-279
由于条件限制或实验器材不完善.在高中电磁振荡教学中.教师往往是把书上的结论直接告诉学生或者用图示法进行教学。而本节内容对于高中生来说在以往的学习从未接触的知识,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形象生动地进行教学.学生就会对本节知识不易理解,难于掌握,也就不能正确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对于教师在传授知识时也觉勉强。  相似文献   

17.
黄国良 《大观周刊》2011,(18):27-27
《新课标》阐明了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所谓探究式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来说是教师启发诱导.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初中物理探究教学的体会。  相似文献   

18.
袁虎城 《大观周刊》2011,(52):135-135
有一段时间.众多的教师聚在一起讨论初中语文教学的走向问题.不少教师提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说语文教学有些单调乏味.走向了枯燥无趣的境界.以至于有些学生们害怕上语文课,甚至于渐渐远离语文。究其原因,不是在于学生,而是在于语文教师自己.是我们用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保守固执关起了语文乐园的大门.让学生们在这座知识的宝库面前,只有望而却步。细想起来,要想真正重启语文乐园的这扇大门.让学生在语文的乐园里自由自在地遨游.我们教师肩负着重要的责任.通过实践总结出了以下的几点做法.请同行们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19.
薛书锐 《大观周刊》2012,(50):259-259
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学生语文知识综合素养的基本途径.是检验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渠道。因此.无论足“教”还是“学”.阅读都是极为重要的关键环节。特别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成为初中语文教师面临的重大问题.鉴于此.初中语文教师有必要以增强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发挥学生阅读能力为核心工作,切实采取各了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解决学生阅读理解中面临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20.
吴宇 《大观周刊》2011,(32):126-126,124
新课标下的新教材,与原教材相比较,在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理念、教学目标、编排方式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变化,新课标教学目标的维度增加.要求更为全面和人文化.突破了学科本位.注重社会、学生发展的需求.教给学生在用数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时应有的观察视野.思考角度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供开放和主动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以辨证的观点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问题。传统的教学体系已无法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具有鲜明个性的、富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也不符合新教材、新课标的要求。因此必须构建开放性教学新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