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华职业教育社(简称职教社)是近代中国一个研究和推行职业教育的团体。社的创始人黄炎培曾指出:“中华职业教育社是一些进步的教育家在一九一七年春发起的,目的在于发展职业教育。这个组织的成立,开辟了中国教育史的一个新纪元。职业教育很快引起公众的注意,并立即受到学者和卓越事业家的支持。同年五月,中华职业教育社正式成立。”① 职教社成立之初,陶行知尚在国外。一九一七年秋,陶行知回国,应南京高等师范学堂之聘任教授,  相似文献   

2.
邹韬奋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追求真理、寻找光明的杰出代表之一,也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他热爱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至今感动着千千万万群众。但是,人们对他在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成长历程或许并不十分了解,而正是在这些年月里,韬奋正式踏上了新闻出版的道路并开始了一生思想的重大转折。中华职业教育社与黄炎培等是韬奋成长为一个伟大爱国者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扶持者。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办人黄炎培先生经常与敬爱的周总理密切联系,得到总理的热情帮助与关怀。一九三八年十二月下旬,黄炎培先生写信介绍我去拜望周总理,请总理为《国讯》刊物写文章。当时他住在重庆市内机房街某号。我去的时候约在早上七点钟左右。略等片刻,总理  相似文献   

4.
85年前的5月6日,抱着“职教救国”的热望,黄炎培先生联合教育界、实业界知名人士蔡元培、梁启超、张謇、宋汉章等48人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这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致力于职业教育事业的团体。……  相似文献   

5.
《教育与职业》杂志是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喉舌和窗口,为进一步加强对职教社的性质、地位和任务的宣传,本社将从今年第9期开始开辟新的栏目——“职教社专版”,重点宣传各职教社的重大活动、经验、成果、文章等;宣传广大社员爱国、爱社和为发展职业教育而奋斗的历史及先进事迹。“职教社专版”是中华职业教育社全体社员自己的园地,望大家广开言路、踊跃投稿、多赐精品,以更好地发挥职教社作为统一战线性质的职业教育团体的优势,充分体现其统战性、教育性、民间性的特色,为祖国统一大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新的贡献。致职教社社员  相似文献   

6.
中华职教社与河北职教中心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职教社与河北职教中心的建设陈逖先中华职业教育社是我国建立最早的全国性的职业教育团体,其宗旨是倡导研究和推行职业教育,以改革脱离生产劳动、脱离社会生活的传统教育。1917年以来,中华职教社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断作出贡献,在我国教育史上谱写了...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与师范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对我国的师范教育事业,一向很重视。二十年代初,当时二十七岁的叶圣陶已在我国的文坛上享有相当的声誉,并与沈雁冰、郑振铎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一九二一年秋,朱自清先生受杭州第一师范的委托邀请叶圣陶先生去任教。圣陶先生欣然应邀于十一月到达杭州第一师范学校担任国文教师。当时叶先生与朱先生联床共灯,一起担任杭州—师学生的文学社团——晨光文学社的顾问。叶先生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深厚的文学修养培育了新的一代,其中有后来成为杰出的诗人和文学家的,如潘漠华、汪静  相似文献   

8.
周恩来关怀中华职教社李益生本栏编辑马志清1957年初夏的一天,北京南河沿全国政协文化俱乐部布置一新,这里在举行中华职业教育社立1140周年纪念会。周恩来总理应邀到会发表“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的长篇演讲,当他讲到“职教社是一个知识分子的团体,从职...  相似文献   

9.
忆营造职教社大厦姚惠泉1927年北伐军到达上海,国民党提出了打倒“学阀”的口号,声势汹汹地占领了江苏省教育会的房子,作为国民党的上海市党部。中华职业教育社本来在这所楼房里,也就流离失所起来。经过杨卫老(杨卫玉)诸位的努力,搬到了当时辣斐德路即是现在复...  相似文献   

10.
陈光宇 《生活教育》2011,(17):36-40
一,不同的求学成才之路在中华民族摆脱奴役,走向富强,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涌现过许许多多的杰出人物,陶行知和叶圣陶就是其中令人钦敬的两位。两位在中国现代文化教育史上均卓有建树,且均有深远的影响,但二人所走过的求学成长之路却有着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浙江桐乡乌镇观前街有一所坐北朝南四开间二进的楼房。一八九六年七月四日,中国现代文学巨匠茅盾同志就诞生在这里,并在此度过了他的童年时代。一九三二年,茅盾又在楼房后面盖起了三间日本式平房。这就是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茅盾故居”。一九八二年二月底,桐乡县人民政府决定对茅盾故居进行全面整修。三月上旬,我们桐乡县征集茅盾文物办公室给叶圣陶先生写信,请他为茅盾故居题字。  相似文献   

12.
一,不同的求学成才之路 在中华民族摆脱奴役,走向富强,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涌现过许许多多的杰出人物,陶行知和叶圣陶就是其中令人钦敬的两位。两位在中国现代文化教育史上均卓有建树,且均有深远的影响,但二人所走过的求学成长之路却有着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叶圣陶与家庭教育舒宝璋(南昌职业师院)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缺一不可。其中贯串于人的整个一生的,是家庭教育。从“人之初”起,即开始接受家庭教育;上学阶段和就业伊始,依然离不开家庭教育;及至有了下一代,则需对下:一代施之以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14.
陈光宇 《辽宁教育》2012,(16):82-84
一、不同的求学成才之路在中华民族摆脱奴役,走向富强,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的杰出人物,陶行知和叶圣陶就是其中令人钦敬的两位。两位在中国现代文化教育史上均卓有建树,且均有深远的影响,但二人所走过的求学成长之路却有着很大的差异。陶行知于1891年10月18日生于安徽省歙县西乡黄潭源村,父亲在经营酱园破产后回家务农,家中仅有一亩多田地,躬耕自食,生活窘迫。行知从小聪慧,4岁时就开始随父亲学识字,6岁时由一位姓方的秀才为之启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巨擘。他于1894年出生于古城苏州。因自小生长于此,他对苏州的一草一木充满了深厚的感情。特别是与驰名中外的苏州园林结下了不解之缘。苏州是一座美丽的园林之城。据叶圣陶先生自己说,他游过的园林就有十多个。  相似文献   

16.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巨擘。他于1894年出生于古城苏州。因自小生长于此,他对苏州的一草一木充满了深厚的感情,特别是与驰名中外的苏州园林结下了不解之缘。苏州是一座美丽的园林之城,据叶圣陶先生自己说,他游过的园林就有十多个。  相似文献   

17.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三十五周年前夕,新华社记者拜访九十高龄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向老人家询及当前改革教育工作应该从哪里做起。叶老十分肯定地回答:“改革先要端正教育思想。就拿师范教育来说吧,有的师范大学和师范学校,要向一般大学看齐,有人指出这样做不妥当,我也认为不很妥当。”叶老高瞻远瞩,一语中的,深刻地指出了当前我国师范教育的最重要的弊端之一,给我们以极为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我的外祖父和父亲,先后与黄任老共事几十年,外祖父沈恩孚与黄任老一起发起创立中华职业教育社,而父亲胡厥文,则在黄任老辞世后,接替他领导职教社的工作,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父亲胡厥文在1965年12月黄任老辞世后,写过一首诗悼念他:五十年前始识公,革新兴学气长虹。晚年享尽人间福,上寿还留身后荣。既睹中原全解放,复看生产遍丰隆。泉台此去应无憾,党育英才代更红。那是1908年,我的伯父胡师王在浦东中学读书,父亲去该校看望伯父时,见到了黄炎培校长,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的祖父胡雪帆与沈恩孚是挚友,他们都主张革新文化,…  相似文献   

19.
非营利性组织、社会团体、第三部门、NGO……我们可以用这样多个称谓来定性中国第一个专业从事职业教育的民间组织中华职业教育社。作为一个民间组织,中华职教社为什么能够从1917年5月6日成立之初的48人,发展到今天拥有3万多名社员,成为在海内外都具有一定知名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     
叶圣陶,又名绍钧,是我国“五四”以来的著名作家。江苏省苏州市人,一八九四年十月出生于一个小资产阶级家庭。一九一二年中学毕业,因无力升学,辍学当小学教师,达十年之久。一九一九年开始写怍。他的早期作品大多取材于受压迫受剥削的下层劳动人民的不幸遭迂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当时社会压迫下走投无路的艰苦生活。一九二一年同茅盾、郑振铎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其后主要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和开明书店担任编辑工作,也曾在上海的大、中学校教书。一九二四年发表的小说《潘先生在难中》,比较成功地再现了某些知识分子卑怯、庸俗、自私的心灵,受到了文艺界广泛的注意。一九二八年发表了著名的长篇小说《倪焕之》。这部小说在从“五四”到“五卅”的广阔的社会背景下,通过倪焕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