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作搜寻偏好是指工作搜寻者在面对几个或者多个工作搜寻方式或工作搜寻结果时,选择其中某一个方式或结果的倾向性。以江苏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2013届毕业生为对象,探讨工作搜寻偏好对工作搜寻绩效的影响,并分析心理资本在工作搜寻偏好和工作搜寻绩效间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工作搜寻偏好对工作搜寻绩效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心理资本在工作搜寻偏好和工作搜寻绩效间起着部分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设计问卷对630家雇主进行调查,探究雇主在招聘中基于毕业生的人力资本信号进行雇佣甄别的行为。研究发现雇主在雇佣甄别毕业生求职者时,对人力资本信号的选择既有集中度明显的共同关注,也表现出差异性。研究发现和揭示了毕业生异质性人力资本信号在求职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三元交互理论,探究了博士毕业生非学术职业选择的形成机制。通过分析13所“双一流”建设高校1333名博士毕业生的调查数据发现,经济压力、导师指导及就业环境是形塑博士毕业生物质偏好和职业前景认知的重要因素。经济压力并不能直接作用于博士毕业生的非学术职业选择,而是通过影响他们的物质偏好产生间接作用;导师指导和就业环境不仅直接影响博士毕业生的非学术职业选择,还通过影响他们的物质偏好和职业前景认知对其非学术职业选择产生间接作用。男性博士毕业生承担了更多的经济压力,且这种经济压力对其物质偏好的形塑作用显著高于女性博士毕业生。导师指导对博士毕业生物质偏好及非学术职业选择的影响在30岁以下博士毕业生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东部地区就业环境对博士毕业生物质偏好和非学术职业选择的影响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可以通过鼓励博士生树立多元化的职业价值观、为他们提供结构化的职业认知渠道和有针对性的就业支持等措施,帮助博士生理性应对不断变化的就业环境。  相似文献   

4.
劳动力市场岗位效用分布对过度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业生工作搜寻的目标,在于预期收益的最大化。但是,在非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由于制度约束、个人偏好、劳动力市场分割等因素的存在,岗位对教育水平的要求并不是预期收益的唯一决定因素,在高等教育劳动力市场就业并非一定是毕业生的最佳选择。因此,过度教育的程度,不仅决定于劳动力市场毕业生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对比,也与劳动力市场岗位效用分布的特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随着市场经济飞速发展,毕业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紧张。作为求职者的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行为直接决定了其就业的成功与否.本文基于对中北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行为的调查数据,来分析中北大学生毕业生在工作搜寻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从而总结出中北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行为的特点,并针对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6.
大学毕业生求职渠道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求职渠道是获得工作的具体方式和途径。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正式渠道和非正式渠道已成为个体求职的两条主要渠道。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把大学毕业生求职过程划分为信息收集与求职进行两个阶段,基于问卷调查所得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和Logistic回归方法,对大学毕业生不同求职阶段的求职渠道选择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不同求职阶段大学毕业生求职渠道选择变化不大,不同求职阶段大学毕业生求职渠道选择的影响因素基本相同,但相同因素的回归系数和显著性程度在不同求职阶段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以北京市六所高校商管类毕业生为样本,调查他们在择业中工作选择因素和工作单位类型偏好的情形。研究发现,男女生排名前五项工作选择因素是相同的,只是排序略有不同,而且薪资收入都不是排在第一位;在工作单位偏好上,外资/合资企业在男女间、各校间都是排名第一位,男生对政府单位、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偏好性显著高于女生。相关分析发现,不同的工作单位类型偏好和工作选择因素间存在显著相关,其中对外资/合资企业的偏好和排名前四的工作选择因素呈现显著正相关。文章最后基于研究结果,对毕业生、就业指导单位及用人单位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谢勇  李珣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8(2):158-167,192
本文以南京市部分高校的毕业生为例,运用生存模型对其工作搜寻时间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平均工作搜寻时间为4个月左右。基于Cox半参数估计和威布尔参数估计的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实习经历、求职过程中的人情支出可以显著降低大学生的工作搜寻时间;而来自于城市家庭、收入期望值较高以及文史哲、法律、教育等专业的毕业生,其求职时间相对较长;性别、学习成绩、毕业学校的声望以及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等因素对于工作搜寻时间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存在“就业难、压力大”,公司企业出现了“僧多肉少”的局面,大量应届毕业生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以至于“漂浮”于社会.相关调查显示,政府渠道、市场渠道、校园渠道和其他渠道分别影响着就业绩效中过程绩效和结果绩效两个维度.为了能让应届毕业生在第一时间获取就业信息,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本文就此问题,分析了大学生对于找工作的态度,了解他们获取就业信息的方法,并构建一种能够将就业信息快速、及时、有效的发布给每一位应届毕业生的渠道,为提高学校的就业率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工作搜寻基本理论出发,通过对地方性综合高校2008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分析地方高校毕业生工作搜寻行为的特征.研究认为,在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完全的假设下,大学毕业生薪酬预期即保留工资设定过高,大学生工作搜寻行为受到其自身能力因素、性别、专业属性以及学校的就业辅导、经济环境因素、政府宏观就业政策的影响.提升大学生自身能力、加强就业辅导、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可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11.
管理团队内部异质性是决定隐性知识转移效率的关键因素,但已有研究对异质性如何影响团队知识转移的作用机理还缺乏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本文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引入互惠性偏好作为情境因素,对团队异质性是否通过互惠性偏好对团队隐性知识转移产生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发现:知识结构异质性对隐性知识转移产生不利影响,职业背景异质性对隐性知识转移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互惠性偏好在管理团队异质性和隐性知识转移中存在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2.
正式渠道和非正式渠道已成为大学毕业生求职的两条主要途径。但是在不同的劳动力市场、不同的求职阶段,大学毕业生对求职渠道的偏好是不同的。在体制内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收集与求职进行阶段,大学毕业生主要通过非正式渠道来获取求职信息与工作岗位,这是因为体制内劳动力市场的运行仍带有较为明显的计划经济的痕迹;在体制外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收集与求职进行阶段,大学毕业生主要选择正式渠道来获取求职信息与工作岗位,这是因为体制外劳动力市场的市场化运作,大大减弱了社会关系网络等非正式渠道在大学毕业生求职中的效用。  相似文献   

13.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如何在就业过程中把握好关键环节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对大学生工作搜寻行为、大学生工作搜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提出积极转变思路、拓宽就业信息获取渠道、认清就业形势等建议,有助于了解大学生工作搜寻行为的有效性及存在的问题,为高校就业工作提供重要依据,具有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工作搜寻的过程是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人职匹配过程.在社会化媒体环境与工作搜寻理论视角下,增强高校毕业生对职业定向的自我认知,在综合自我探索和工作世界探索信息基础上,有效地建立针对高校毕业生的工作搜寻与匹配模型,实现毕业生与聘用岗位的人职匹配,提高就业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工科院校课程设置与毕业生工作绩效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工作两年的90级150个大学毕业生工作绩效测评,并结合他们在校的学习成绩和课外阅读书刊偏好类型调查,运用spss软件包得出如下推断性结论:1.学习任务特征的真正转变发生在公共基础课向非公共基础课以及非应用课向应用课转变。2.工作绩效和学习任务特征转变时的学习进步速度相关。3.进步速度实际是适应能力的表现,适应能力因此分为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4.除了知识水平、适应能力外,知识面也是预测工作绩效的重要指标。文章最后给出了这些因素对工作绩效的多元回归方程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绩效评估体系的效度,有赖于评估主体的正确选择,而评估主体价值偏好的取向是评估主体发生偏差的主要根源。因此,对评估主体价值偏好的影响因素的深层次分析以及纠正主体偏差对策的提出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17.
刘红斌 《教育与职业》2012,(35):100-101
文章通过对扬州大学2009~2011届经济管理、工科以及农科等不同专业毕业生的工作搜寻行为的调查和对比分析,指出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就业职业规划意识建立较迟、就业劣势明显、工资期望过高、创业能力不足等问题,滞缓了高校毕业生工作搜寻行为的开展,影响了高校毕业生的顺利就业,提出了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思想、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教育等建议,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2012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调查数据应用统计分析方法检验了心理特征和工作搜寻行为对就业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作搜寻自我效能可以预测工作搜寻时间及其对未来工作的思考行为,对工作搜寻结果的感知控制可以预测工作搜寻时间和工作搜寻频率,但是两者都不能预测大学生毕业时的就业状态.在三个工作搜寻行为中,工作搜寻时间和工作搜寻频率可以预测大学生毕业时的就业状态,但是两者对其产生的皆是负面影响.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来自于个体差异,另一方面可能来自于大学生工作搜寻能力.  相似文献   

19.
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是推动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针对当前毕业生短期供给超量、区域选择偏好、就业渠道狭窄、获取信息不畅等方面呈现出的特点,文章提出建立一个集国家政策及就业资讯发布、就业信息采集、就业趋向分析等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就业服务平台,解决当前大学生、用人单位信息交互问题,满足人才供需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会计行业新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会受到家庭、学校、雇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旨在分析雇主能为初入职场的新员工提供多大的职业生涯发展空间以及如何帮助他们顺利地从学校过渡到工作。并从中反思学校的职业技术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