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丁钢 《上海教育》2011,(7):60-61
在教育信息化所能带来教育变革和发展的方面,也许技术本身并不能主导这场学习的革命,信息和通讯技术也许可以创造一个可扩展的智能,真正的智慧在于我们应该如何去掌控这种智能。  相似文献   

2.
每项技术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其形成、发展与应用离不开特定的技术生态,信息技术尤为如此。运用人工智能、5G通信、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变革已成为全球共识,而技术间加速融合、协同创新所形成的智能技术生态是驱动未来教育发展的关键。智能技术生态以教育信息的全面感知为基础,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动力,通过跨时空、跨模态、跨组织的教育教学要素重组以及各教育主体间可信、智能的合作,推动未来教育创新与变革。智能技术生态可为跨时空的教育资源配置、多主体的教育协同治理、社会化的教育服务供给以及智能化的教育管理和评价提供支撑,从教育环境、教育资源、教学活动、教育组织和教育管理等多个方面系统性、结构化地重塑未来教育样态。在此过程中,需通过技术间的赋能解决单一技术瓶颈问题,并通过优化教育治理体系规避科技伦理风险,有序推进智能技术生态的演进与未来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育技术》2019,(10):20-27
智能教育是智能时代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形态。文章首先分析了智能教育内涵及路径规划等问题的背景,并参考SAMR模型,梳理和提出智能教育发展可划分为计算机辅助教学、智能教学系统和智能教育体系三种形态等级。随后,文章重点对智能教育与智慧教育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智慧教育"认识上的三大误区。最后,文章从目标理念、技术支撑、应用方式和推进机制四个方面,阐述了从智能教育走向未来"智慧教育"的发展路径。为准确把握智能教育的内涵与发展规律,推进智能教育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其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已成为趋势,虽然我国出台了大量的相关政策支持智能教育的发展,然而由于政策相对分散,仍缺乏从信息化发展视角的整体理解。为此,文章首先分析了智能教育内涵以及当前智能教育政策研究的视角与不足;然后整合教育信息化的政策框架与创新技术应用特点,构建了智能教育政策理论框架,并根据该框架对我国十年来的政策文本进行深入分析;最后文章针对分析结果提出智能教育政策应明确智能教育的定位、加强政策执行与效果评估、完善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政策要求等建议。文章通过研究,期望为促进智能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生成式大语言模型ChatGPT引发的新一轮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阐述智能及智能评测的有关概念及挑战,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对人类学习和教育系统的影响,提出教育在智能时代可能发生的变革,以及在教育智能化过程中教育测量承载的历史使命。展望教育测量未来发展,教育测量应与智能认知研究相融合,广大研究者应致力于智能模型测评、心理测量与教育测量的融合研究,促进智能技术在教育和学习中的合理应用,使教育测量在教育变革及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智能技术与教育融合共生,增加了教师知识结构的丰富性与复杂性,要求教师知识结构的框架随之发展。基于此,文章首先梳理了教师TPACK知识结构的脉络,绘制了TPACK相关研究成果的发展图谱。随后,文章构建了智能时代教师知识结构的发展框架,提出基于跨学科理念设计学科教学知识、依托智能技术设计整合技术的学科知识、结合智能教育空间设计整合技术的教学知识、通过智能教育境脉设计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以实现教师知识结构的动态转换。最后,文章阐释了智能时代教师知识结构发展框架的实现路径,包括组织个性化学习、创设智能教育空间、构建智能教育境脉、打造“人本”教育生态。文章的研究拓展了教师TPACK知识结构,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智能教育素养和专业能力,并为教育质量的提高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一项基于生命、通过生命、为了生命的事业.具备人文意蕴的生命品性是教育的质素所在,也是教育存在与发展的首要前提.智能时代下智能化的现代技术与教育广泛融合,教育在智能技术的助力下走向智能化、高效化、便捷化,但智能技术依循的机械逻辑和人对智能技术的应用方式、理念等使教育面临技术异化及其生命异化的困境.站在生命哲学的视角,教育理应在智能化的发展中聚焦生命的发展而非智能技术的简单应用,重新审视智能技术与教育的生命原点,减弱唯理性的技术逻辑对学生生命体验的遮蔽,规避智能技术主导的教学对学生生命自由的钳制,弥合智能技术介入的师生交往中生命情感的缺位.  相似文献   

8.
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得教育大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教育系统是一个有机的复杂生态系统,需要从整体视角探究其科学发展路径。本研究立足于教育生态学视角,指出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技术革新、社会文化变迁和政策支持正在推进教育生态变革。为了实现人与技术的高效、协同发展,重回教育的育人本质,本研究提出构建技术赋能、以人为本的智能教育生态系统框架。结合教育生态变革的背景,因应教育生态变革的原因和特点,本研究提出升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政策引导、促进教学系统提质增效等路径,以构建技术赋能、以人为本的智能教育生态系统,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2023年2月25日,“ChatGPT与教育创新”专题研讨会在上海召开。会议以“ChatGPT与教育创新”为主题,围绕ChatGPT改变教育的方式、教育者应对ChatGPT的行动、基于ChatGPT的教育教学变革三个议题展开讨论,内容涵盖以ChatGPT为代表的智能技术特征、智能技术对教学和学习的冲击、智能技术发展的伦理道德、智能技术的使用现状与未来展望等方面。会议从教育技术、学习科学、计算机科学、语言学等领域和学科,多角度展现了当前ChatGPT的发展现状,从不同研究视角探讨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对教育领域的冲击与影响,以更好地推动跨学科研究与应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人工智能技术引领的智能教育革命方兴未艾,各类智能教育新应用为教育发展增值赋能的同时也隐匿着巨大的伦理风险,不断侵蚀着人类教育几千年来所坚守的道德基础。研究从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三重哲学视角对智能教育的技术伦理问题进行本质还原,探寻智能教育伦理风险的原点逻辑和治理之道。从本体论出发,智能技术的本质是以符号世界替代真实世界,这会引发盲目的科学崇拜,只有保有对智能技术的理性与慎辨才能指向智能教育的澄明进路;从认识论出发,智能技术颠覆了主客二分的"人-技术"关系,奇点超越后混乱的人机关系将导致不可测的道德危机,只有在承认智能技术"类人"身份后赋予其道德观念和道德能力才能形塑智能教育的道德进路;从价值论出发,智能技术描绘了教育公平的美好愿景,但其深藏的技术偏向可能把教育带向更深层次的歧视和不公,只有依赖制度力量构建问责机制对智能技术应用予以监管,才能促进智能教育的福祉进路。  相似文献   

11.
教育活动关涉多个方面,需要建构一个整体性研究范畴,系统地解析智能技术变革教育的途径和机理。为了进行教育变革的整体性研究,构建五字母教育过程模型来概括包含诸多教育要素和教育场景的教育。以五字母所代表的教育的五个方面为主线,可从整体上把握智能技术给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带来的变革。人工智能、区块链、云技术、大数据四大智能技术,形成强大的智能技术圈,推动教育变革的途径和方法。智能技术变革教育的途径和机理,以智能技术为核心,同时面向施教者和学习者,目的在于提高教育的效果和效率。关于智能技术变革教育的理论探究,有助于认识智能技术变革教育的本质特征,为今后的教育变革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在分析智能教育、人工智能教育、教育人工智能等关键概念发展演进及内在关联的基础上,结合知识、能力与素养之间的内涵与关系,阐述了面向K-12教师的智能教育素养的概念及特征:智能教育素养是以创意为内核,教师基于知识、能力、思维、文化价值协同发展,借助教育人工智能技术促进创意设计、创意应用与创意生成的教学实践过程,体现内生性、关联性、持续性、创价性等特征.文章还以教师角色重塑为核心基点,以学习文化、社会活动文化、技术文化为境脉,构建了包含知识基础层、能力聚合层、思维支撑层、文化价值深化层的K-12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结构模型,并阐明了各层结构中的核心构成要素,以期为提升教师智能教育素养提供引导,为开发智能教育素养测评工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教育技术是随着教育的产生而产生 ,随着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由于媒体 (物化 )技术和智能 (非物化 )技术的相互作用 ,产生了教育技术的不同发展阶段。信息化教育是指在教育技术理论的指导下 ,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所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它具有新的教育观念、新的教育理论、新的教学环境、新的教学方式、新的教学内容和新的评价体系等特点 ,是教育技术发展的新阶段 ,是电化教育与时俱进的最恰当的表述  相似文献   

14.
教育技术是随着教育的产生而产生 ,随着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由于媒体 (物化 )技术和智能 (非物化 )技术的相互作用 ,产生了教育技术的不同发展阶段。信息化教育是指在教育技术理论的指导下 ,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所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它具有新的教育观念、新的教育理论、新的教学环境、新的教学方式、新的教学内容和新的评价体系等特点 ,是教育技术发展的新阶段 ,是电化教育与时俱进的最恰当的表述  相似文献   

15.
系统分析5G智能教育系统的特征、组成要素,提出5G具有先进的无线技术和网络技术,能形成新的原子能力、原子服务,从而在教育领域应用时产生新的教育应用形态,5G作用于智能教育生态系统更易于智能技术、云技术、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融入。在此基础上,明确5G智能教育生态系统的架构和构建方法。最后,从基础平台构筑的内容与方法、“校—企—政”协同、教育变革方法三个角度给出5G智能教育生态系统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智能教育与智慧教育概念不清,造成“智慧”名词乱用的现象,通过分析人类智能、智慧及人工智能的关系,对智能教育与智慧教育范畴进行了界定,明确提出智能教育是利用智能技术赋能教育,智慧教育是面向智慧社会的新教育,智能教育是智慧教育的组成部分与支撑条件。  相似文献   

17.
移动学习情境中教育智能应用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教育信息化和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将人工智能等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教育研究与实践。文章结合目前国内外已有的一些教育领域数据挖掘研究成果,以教育技术学科视点,首次提出教育智能的概念,并针对移动学习资源建设领域的基础研究、教育决策和教育智能在教学系统中的整合三个层面进行应用探究,以案例的形式展示了教育智能的应用层次和解决方案,对教育智能的研究与应用具有一定示范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为思想政治教学智能化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与挑战,二者充分融合对提升思想政治教学实效具有重大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泛化、深化与智化,需要人工智能技术助力.通过优化智能育人生态、创新智能育人方法、提升智能育人技术、完善智能育人平台,促进智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9.
智能技术的发展推动社会走向“万物皆媒”的智能时代,对教育而言,实现了从技术服务教育到技术赋能教育的转变。智能时代的艺术教育不仅体现在教育信息化上,更重要的是技术融合推动艺术学科建立起新的艺术教育观:融通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重塑艺术教育的理念;加强公共艺术教育,实现艺术教育的社会化转向。  相似文献   

20.
乡村教师智能教育素养将在乡村教师角色、乡村教学效能、乡村学生学习动力、区域教育公平等方面发挥其时代价值。当前,乡村教师智能教育素养发展的阻塞主要体现为:乡村教师短期发展与长远规划尚不清晰、教师智能技术应用与乡村本土文化相分离、乡村学校资源建设与智能教育设备有待优化、乡村教师智能教育素养评价机制亟待完善等。据此,提出应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乡村教师智能素养激励机制;关注乡村教育文化内涵发展,提升教师智能技术整合能力;开发智能化优质资源共享平台,优化乡村数字资源配置;立足乡村教育实情,完善乡村教师智能教育素养评价体系等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