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具有承载、传播和建构文化的功能,语言学习与文化认同密切相关。在英美文化全球化的今天,针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中中国文化的严重缺失的现状,有必要通过三个途径加以改善:提高教师的中国文化素养;调整课程设置,导入中国文化;有意识地在课外活动中导入中国文化。在英语专业教育中导入中国文化,建立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参照,能够使学生客观地、理性地认识中西方文化,从而促进彼此之间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2.
当下外语专业的大学生在外语专业学习阶段常热衷于追逐目的语文化,西方文化逐渐左右了我国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行为理念、价值观念、精神世界,影响了对民族文化精华的传承,造成民族认同感的缺失.通过分析外语专业学生在文化身份认同现象中的倾向性及成因,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文化认同现象的必要性,探索重构外语专业学生文化身份的多种途径,从而引导学生从本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角度重新审视和塑造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新余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学生英文媒介、跨文化认同进行了问卷调查,呈现英语专业学生的英文媒介和跨文化认同情况,并尝试建立某种联系或规律。调查分析表明:英文网站在学生的媒介接触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且接触英文媒介频率越高,对英美国家文化认同度越高。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调查问卷考察了187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对英美文化的认同及其与英语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37.4%的大学生认同英美文化,11.2%的大学生处于对中国文化和英美文化认同的矛盾之中;文化认同与英语水平呈弱正相关。文章分析了可能的原因并提出了两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美文化认同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问卷和访谈形式,从总体、认知、情感和行为四个方面考察了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对英美文化的认同状况。结果表明:从总体上,25.4%的大学生认同英美文化;在认知层面上,39.6%的大学生认同英美文化;在情感层面上,29.7%的大学生认同英美文化;在行为层面上,20.8%的大学生认同英美文化。为弱化英美文化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负面影响,应该采取深化学生的中国文化、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英美影视、加强教学素材多样化、改变教学理念及方法、改革目前的英语考试体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程韬 《现代英语》2021,(4):80-82
在课程思政纳入双一流成效评价和评估的背景下,文章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以东北某地方一本院校为例,调查该校英语专业本科生本土文化认同现状及需求.调查结果显示:①学生课堂文化输入现状良好;②学生有较强的文化思辨意识,但在获取本土文化读本和英语表达本土文化方面存在困难;③学生的本土文化认同感较强且希望更多地学习本土文化知识.基...  相似文献   

7.
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还要具备专业态度,即教师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认同。本文采用王鑫强等人编制的《师范生职业认同感量表》对412名英语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得出以下结论:(1)英语专业高师生的教师职业认同处于中等水平;(2)不同性别、年级、家庭经济状况的英语专业高师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总体得分及各维度得分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实际教学经验,结合朗读理论和朗读在当前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和现状,指出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加强朗读训练的必要性,同时还指出朗读训练的一些注意事项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文化认同是近年来文学、翻译、跨文化交际和应用语言学等学科密切关注的一个课题。目前,外语界对文化认同探讨最多的当属文化身份和自我认同。为减小英美文化对中国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可适当缩短英语学习年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批判性地导入英美文化,引入中国文化并注意对中西文化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0.
基于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学生的中国文化认同现状和认同困惑,对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认同的内容、原则和具体实施方法进行探讨和提出一些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马昱 《文教资料》2014,(12):177-179
本文采用质性研究,通过“学习生活”主题的博文分析,探究由本科生至研究生身份转变对自我认同带来的影响,对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培养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实证方法对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文化消费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网络是目前调查对象的主要文化消费品种,它对英语专业学生文化消费观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针对理性认知与实际行动不平衡、文化消费品用途偏离的问题,提出了引导学生走出文化消费误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交流、保存和传承的工具.语言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文化学习的过程,因此语言学习在学习者文化身份的构建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反过来,文化身份认同也影响着语言的学习.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如何正确理解和看待语言学习和文化身份的关系,有助于语言教学和学习者文化身份的保存与维护.  相似文献   

14.
学生是以学习为业的人,学习作为一种内隐的心理活动或外在的行为表现,是学生身份与学生角色的核心特征。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以及学生自己对"学生"这一身份的认同并不一致。"好学生"和"差生"是学生群体中被普遍认同的两种身份。在学校层面的话语体系中,"学习的好与差"和"是否听话"成为衡量学生身份的基本标准。学生自我身份认同的建构主要发生在学校这一时空场域之中并依赖于学校。为了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身份认同,使其建立正确的学生观,学校必须成为一个令学生喜欢和向往的学习之地。  相似文献   

15.
康巴文化是当地羌文化与汉藏文化不断融合,且适应当地特有自然环境而形成的。历史上由于当地人口的高流动性、小规模部落分治的社会制度以及各种外部影响,整个康巴社会内部始终没有形成统一局面,也没有族群意义上的康巴认同。文成公主的传说和格萨尔王的传说分别体现了汉文化与康巴文化及其身份认同、康巴本土文化与其身份认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政治认同作为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范畴,表现为人们对于一种政治统治和政治秩序的心理上的认同与支持,从而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性与归属感。政治认同是执政党维护执政地位的基础,而政治认同的支撑是多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不断强化政治认同对于维护执政党的执政地位,保持国家的稳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方群 《文教资料》2011,(22):70-71
本文从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身份理论视角出发,对黄哲伦自1979年以来创作的与华裔文化身份探寻有关的8部代表作品进行分析,深入探讨黄哲伦在其剧作中体现的文化身份冲突、文化身份认同、文化身份超越及文化身份反思的独特文化身份探索之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身份认同"这一文化概念的现实通俗层面作为切入点,以独立学院学生这一群体作为研究对象,结合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包括素质水平、教学任务、思想状况、职业规划等,从而探究其身份认同的相关社会性表象和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19.
身份认同是文化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新加坡由于受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多民族和多元文化的国家,因而新加坡的身份认同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具有文化标本的意义。文学作品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反映的是特定时代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心态。新加坡英语文学作为新加坡的主流文学创作,深刻地反映了新加坡人在身份认同过程中所表现的族群认同与文化认同的双重困惑。  相似文献   

20.
文化认同     
自20世纪90年代以降,文化认同问题成为世界性热门话题与高频词汇.各个学科无不借助于认同概念来建立相关的研究,形成了历时性与共时性交杂的认同"概念丛".鉴于这个舶来的关键词在当代的显学地位以及复杂内涵,我们不能不重新审视之,谱系之,敞开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