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他是中国多项科普事业的开创者,他是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卡林加奖"设立60余年来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75岁的他至今仍默默耕耘,写下了他科普人生光辉的30年。他第一个率领他的团队将"科学中心"理念践行于中国,他第一个发起在全国开展公众科学素养调查,他就是中国科技馆原馆长李象益教授一一个不折不扣的科普达人。2014年4月9日,李象益接受了本刊记者专访,为我们讲述了他的30年科普故事。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信息》2013,(23):24-24
巴西当地时间11月24日19时05分,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名誉理事长、原中国科技馆馆长、北京市科委特聘科普专家李象益,在巴西召开的第六届世界科学中心大会上,被授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卡林加奖。  相似文献   

3.
<正>与李象益教授的会面,是在一个晴朗的春日。午后的阳光从窗口射进来,投在客厅里一幅著名的照片上。它拍摄于2013年11月的巴西里约热内卢国际会议中心,在第六届世界科学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柯娃,将当年的卡林加科普奖颁发给了李象益。我们的访谈,便从这张照片开始了。中国老人捧起"科普诺奖"时间回到2013年秋天,被誉为"科普界诺贝尔奖"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卡林加科普奖(UNESCO Kalinga Prize),迎来了首位  相似文献   

4.
《科协论坛》2014,(12):30-33
近年来,武汉市武昌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国科普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基本原则,健全完善科普服务体系,走出了一条推进基层科普工作群众化、社会化、科学化的创新之路。但要建立完善的基层科普服务体系,使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与快速推进的城市化发展战略新要求相适应,武昌区还要从三个方面努力:充分认识基层科普服务体系建设在科普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把科普益民作为加强基层科普服务体系建设的着力点;把提升科普服务能力作为加强基层科普服务体系建设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科普理论在中国科普实践中不断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跨进了国际科普理论研究主流行列,构建了引人注目的颇具中国特色的科普理论体系。在新常态下,科普理论需要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总体要求,引领科学素质建设跨越提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科普支撑。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区科普工作的不断深入,其存在问题也逐渐凸显:社区科普理念缺乏;社区科普工作人手短缺;社区科普经费捉襟见肘;社区科普设施简陋;社区科普手段滞后;企业介入社区科普的机制没有形成;社区群众性科普服务网络缺乏。通过对社区科普工作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科普评估是推动科普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21世纪初,以教育、科技领域建立完善的评估制度和《科普法》的颁布为契机,我国开始逐步建立和完善科普评估制度,重点开展了科普能力和科普效果方面的评估。面对新时代科普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科普评估的发展方向也要随之转变,一是要加强科普政策评估,及时掌握政策的执行情况、效率和效能;二是扩大科普能力评估,充分考虑当前科普的新特点,将信息化、科技资源科普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等纳入科普能力评估范畴;三是强化科普效果评估,在科学知识普及效果的基础上,增加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弘扬效果的评估;四是完善科普项目评估,明确科普项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定位,在评估过程中加入反映促进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夏跃  吴科明 《科协论坛》2006,21(12):31-32
2006年9月16日~19日,江苏省科协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委宣传部举办了以“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为主题的科普展览。展出期间,观众络绎不绝,发放近1万份宣传材料,播放科普录像1000多分钟,先后共约5.4万人参观了展览:省委书记李源潮、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孙志军、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罗志军、副省长吴瑞林以及部分市、县、区领导也参观了展览。  相似文献   

9.
莫扬  荆玉静  刘佳 《科学学研究》2011,29(3):359-365
 加强科技人才科普能力建设是改进我国科技管理、发展科普事业的重要任务。通过资料分析、实地走访、深度访谈及问卷调查,认识到,目前我国科技人才科普能力建设得不到有效的制度支撑,不能满足国家和社会公众的需要。以中科院为例,科普投入不足,科技人才科普积极性自觉性不强,人均实际投入科普工作量下降,科普创新及科普专业能力不高。建议改进科技人员考评、科研项目管理等方面制度,加强科技人才开展科普的动员、投入、培养、激励机制建设,壮大科技人才科普队伍规模,提高科技人才科普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是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成立35周年。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在北京与科普创作工作者代表座谈,希望科普创作工作者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科学梦,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科普作品。座谈会上,中国科协负责人介绍了科普创作的情况,几代科普作家代表和学生创作者代表积极发言。大家表示,要把握大好机遇,围绕祖国需要、人民需求积极开展科普创作,为提升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1.
国外不同类型网站科普内容的比重差异较大,门户网站科普内容占总信息量比重很低,新闻媒体的科学新闻是重要版块,英国等欧洲国家学术机构网站的科学传播内容丰富,政府部门网站为获公众支持而重视科学传播功能展现。国外网络科普注重受众细分;网络科普供给由政府部门和学术机构主导,网络资源以集成为主;传播方式充分利用Web2.0的参与性和体验性;科学媒介中心网站对公众科学意识的增强和对待社会热点焦点事件理性态度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建议将建设优质的网络科学传播资源平台作为我国网络科普工作的重心;大力促进学校科学课程与网络科普资源的相互匹配;创建中国科学媒介中心网站,为科学新闻深度报道提供权威来源;开展网络科普内容的监测与评估,促进网络科普的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公安科普是科普社会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公安科普工作是时代的召唤,是提升公安机关三项建设能力、科学决策能力和文化软实力的需要;公安科普需要力求及时性、全面性、艺术性、先进性,创新"应急科普"、"问计科普"、"授渔科普";公安科普的有效途径是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实施公安科普重大行动,打造电视、网络等传媒平台,借助社会科普阵地和资源,推进公安科普场馆等阵地建设,加强公安科普的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新媒体时代的科普期刊发展创新存在多个突破口,需要探讨其创新变革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个案研究和综合分析结合的方式,总结科普期刊的三重转向。【结果】 科普期刊应推进新媒体转向、经营语态转向和运营模式转向。【结论】在互联网+洗礼各个行业的汹涌浪潮之下,科普期刊应建设基于新媒体平台的内容生产和传播新模式;致力于提供优质的科普体验;成为科普文化产业链的主导枢纽并延循类别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4.
李翠亭 《科技风》2023,(13):130-140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学文化建设,科普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是当前我国推进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学理层面,科普文化产业是跨学科发展的产物,在中国文化体系中注入更多科学元素是对传统文化的扩容和创新。在实践层面,发展科普文化产业是构建科普新格局、推进科普工作社会化、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数字技术在媒体领域、民生领域、科普领域和文化产业领域已经展现出巨大的赋能作用,重塑了科普生态的方方面面,为科普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科普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作用需要“政、产、学、研、用、媒”各界协作的合力。开发规模型科普文化产业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科普发展的创新路径,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应然需要。  相似文献   

15.
为促进安全科普学研究与发展,进而提升安全科普实践效果,针对目前学界对安全科普理论研究不足的现状,基于学科建设高度,开展安全科普学的创建研究。首先,从安全科学视角,基于科普的定义,提出安全科普的定义;其次,提出安全科普学的定义,并深入剖析安全科普学的内涵;最后,系统探讨安全科普学的研究范围、学科特征、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学科基础5个学科基本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安全科普学是专门研究安全科普规律的一门新兴综合交叉学科,其研究可为安全科普实践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与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的论述,为新时代的科普工作指明了方向,也明确了新时代科普的重要地位。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要面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国家创新发展的需要,以"四维一体"的科学文化建设为目标,推进科普供给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利用新媒介和数字技术推动科普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基层科普服务体系建设是破解基层科普困境,提升基层科普能力的重要基础。《科学素质纲要》从组织机制、阵地建设、服务方式等方面对健全基层科普服务体系进行了明确要求。对应《科学素质纲要》的要求,文章以上海社区书院建设的具体实践为例,总结分析其在基层科普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典型经验和启示——在组织机制方面,体制机制先行,做好顶层设计,形成各级组织动员力;在阵地建设方面,共建共治共享,强化区域整合,形成社会化科普大格局;在服务方式方面,聚焦聚力聚心,坚持需求导向,形成科普精准服务态势,以期为更广泛地推进健全基层科普服务体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张军  任杰慧 《科技风》2011,(3):28-29
社会团体的科普活动可以弥补政府科普工作兼顾不全的不足,特别是对弱势群体上的不足;可以充分利用科普人才资源;可以合理解决科普人力资源上的不足,实现双赢;可以促进互助博爱理念及公益志愿精神的形成。它是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也是科普实质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健康科普是提高全面健康水平的有效手段,健康科普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高职院校医学科普人才的培养。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调查我校1478名护理专业学生,了解学生科普认知和科普培训意愿情况,为今后提升其科普素质提供参考。研究发现,98%的学生认为科普在医学领域起着重要作用;86%的学生对科普有浓厚的兴趣和积极性;超过90%的学生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到医学科普中去,渴望在科普领域有所发展和提升,且乐于学习前沿科普领域相关资讯和技能;半数以上学生愿意每周投入31~120min到健康科普中去。总之,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对科普的重要性认知较明确,参加科普培训意愿较高。高职院校应响应学生科普热情,进一步提升学生科普素质,努力拓宽科普实践平台,为实现“健康中国”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在科普信息化不断推进的当下,为探究我国微信科普的发展现状,从科学计量的视角对我国典型科普微信公众号进行量化研究,通过对其科普信息在推送频次、传播内容和传播效果等方面的特点分析,探究社交媒体时代科普信息在微信平台的传播路径。研究表明,微信公众号在科普信息推送方面有较高的活跃度,且不同公众号有各自的运营模式;在科普内容方面信息更加多元化,除注重知识的科普外,还传播文化、新闻等类型的相关科普信息;在科普效果方面,受众关注度与参与性逐步提高,整体积极向好,但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