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川端康成的《雪国》,从1934年动笔到1948年最后一个单行本出版为止,前后一共用了14年的时间。他的传统美学思想在《雪国》中得到了充分发挥,达到了他的创作艺术的高峰。在《雪国》中,川端怀着丰富的同情心,写了雪国底层妇女形体和精神上的纯洁与美。作品既充满了对爱的祈祷,对生命的礼赞,同时又表现了作家深沉的虚无感。作品在艺术表现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它的突出特点是继承日本文学的传统方法与学习西方现代派技巧的结合。  相似文献   

2.
董玥 《考试周刊》2012,(57):18-19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是东方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作家。1968年他凭借高超的叙事文学以非凡的锐敏表现了日本人的精神实质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体现了日本传统审美意识的物哀之美、幽玄之美、自然之美,让他获得了世界文坛的广泛认可。他获奖的三部作品《雪国》、《古都》和《千只鹤》是东方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作品。  相似文献   

3.
川端康成以"表现日本民族的精华"而获诺贝尔文学奖,并成为日本文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其作品中除了表现出古典美和自然美之外,也显示出大和民族的另一种民族意识——"粹"。本文以《雪国》、《千只鹤》、《古都》为例,从"粹"的构造样态、柔美姿态以及外延表现等方面分析川端作品中"粹"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4.
《雪国》人生徒劳的思想主题,是积极与消极人生态度的矛盾结合,与佛教思想有关,与西方虚无主义有别,并与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作者的思想历程密切相关;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既表现与思想内容完美结合,也表现在民族传统与西方现代文学艺术手法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5.
官能与纯洁     
川端文学是以女性为主的文学,他的作品从不同角度表现不同的女性美。色彩词是发现这些女性美的重要线索。文章对《雪国》和《千只鹤》中的色彩词进行统计,分析色彩词尤其是红色和白色在这两篇文章中分别对女性官能之美和纯洁之美的表现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雪国》在川端康成的作品中是一个里程碑,也是代表昭和十年的名作之一。《雪国》对于作者来说是第二部《伊豆的舞女》。这两部都是以旅行为题材的作品。均是以主人公在旅途中邂逅的女性为开端展开了故事。本文通过对川端康成的代表力作《雪国》中的两位女主角音容笑貌、出场以及结局设置的对比研究,窥探了川端文学独特的消亡美意识。  相似文献   

7.
《雪国》是川端康成新感觉主义走向成熟的作品。新感觉主义的三个主要特征:主观的表现、艺术的象征、文体的革新都在其中有所体现。《雪国》还是一部表现女性美的作品。川端康成在其中利用直觉、象征、意识流手法营造了一个属于女性之美的感觉世界。他是偏爱女性的。他笔下《雪国》中的驹子和叶子两位生活在底层边缘的女性有着传统的纯朴之美。  相似文献   

8.
梁萌萌 《文教资料》2012,(13):25-26
川端康成作为具有日本特色的代表作家之一,其作品受前朝和歌、《源氏物语》等"物哀美"特质的文学影响较大。作品《雪国》是其"物哀"美学影响下的代表作,基调优美哀婉,情节平和含蓄,却让人在掩卷后不断回味。本文分别从"物哀"的形成与理解、《雪国》中的物哀之美及其中的现代意识三个方面来分析,从日本民族文化传统中的"物哀"之美这一明显特质入手,结合《雪国》,分析这种独特的美丽与哀愁,以及包含于其中的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9.
文学大师川端康成将东方传统美于西方现代派手法相结合,创作了传世之作《雪国》。作品的核心是淡定的美学追求,充满着纯净、空灵、忧郁的色调,集中展示了一种东方式的空虚美。这种空虚美的构筑源自于作者自身固有的审美意念,展现在作品悲美的主题和唯美的文字之中。  相似文献   

10.
作为川端康成入选诺贝尔文学奖的佳作,《雪国》的好毋庸置疑。其问世以来,全世界的文学爱好者在对它细心研读之外,也从美学、意识流、虚无思想等方面展开了研究。但是这其中,对此作品的翻译方面的研究还不很全面。一篇优秀的作品得以传世,经久不衰,其中译者功不可没。在我国,《雪国》的译作有多个版本,在与原文的对比过程中,仍不时会发现一些翻译上的瑕疵。鉴于此,试着对其进行梳理,并提出相应的意见,以期为丰富对《雪国》的研究贡献一点力量。  相似文献   

11.
文学大师川端康成将东方传统美与西方现代派手法相结合,创作了传世之作《雪国》。作品的核心是淡定的美学追求,充满着纯净、空灵、忧郁的色调,集中展示了一种东方式的虚无美学思想。他的美学思想是和日本传统的“物哀”精神一脉相通的。因“表现了日本人的内心精华”而成为“日本抒情小说的经典”。  相似文献   

12.
李秀华 《双语学习》2007,(5M):110-111
文学大师川端康成将东方传统美于西方现代派手法相结合,创作了传世之作《雪国》。作品的核心是淡定的美学追求,充满着纯净、空灵、忧郁的色调,集中展示了一种东方式的空虚美。这种空虚美的构筑源自于作者自身固有的审美意念,展现在作品悲美的主题和唯美的文字之中。  相似文献   

13.
川端康成作为日本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而享誉世界,他的作品中无不蕴含着日本文学传统中独特的审美意识。本文通过分析《伊豆的舞女》和《雪国》两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尝试在她们的美丽与哀愁中探索川端康成文学中传递的日本传统文学理念和审美观。  相似文献   

14.
川端康成被称为一个纯粹的唯美主义者,成功塑造出一个个熠熠生辉的女性形象,但仔细研读其作品不难发现其歧视女性的一面。依据《雪国》、《古都》等文本,挖掘川端康成文学经典中的女性歧视因素,探究其成因,以求更全面解读川端康成本人及其文学经典。  相似文献   

15.
蒋广平  张玉红 《考试周刊》2008,(47):209-210
《雪国》是日本近代著名作家川端康成的代表作,标志着川端康成的艺术技巧达到了高峰。本文从作品中的两个重要女性人物驹子和叶子入手,阐述了《雪国》在女性人物描写上表现出来的哀与美相交融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6.
大凡世界著名的作家,总是力图使自己的作品内容能在读者的心灵中得到多层次、多角度的延伸,使读者通过创造性的思维,得到审美的愉悦和哲学的思辨。 川端康成是日本当代文学史上的巨匠,他不仅继承了日本古典创作的传统,又接受了西方文学的影响,善于使用独创的艺术手法,刻画出人物细微的内心感受。他的《雪国》、《千只鹤》、《古都》三部作品于1968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金,在世界文学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中篇小说《母亲的初恋》写于一九四○年,它以佐山和雪子等人物为中心,通过雪  相似文献   

17.
无论是在新感觉派文学阶段.还是在新心理主义文学阶段创作,川端康成都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去构思,不断折射出自然美、人性美的光辉,总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合二为一.东方和西方的和谐交融。在日本文学家中,几乎没有人能像川端康成那样没有一点政治瑕疵。《雪国》是川端康成的代表作品,从这部作品里,我们可以看出川端康对政治态度的中立和无为.正是这种中立和无为,给川端康成带来了文学上的巨大作为。  相似文献   

18.
川端康成的创作带有浓郁的民族气息 ,展示着日本传统文化多方面的特质。首先 ,日本国民属于现实性、直观性而非分析性、逻辑性的国民。日本文学具有平列性与相对独立性的特征。《雪国》在结构、情节及人物三方面均表现出此特点。其次 ,热爱自然是日本民族精神生活与“美意识”的核心。日本文学特别喜欢用大自然的风物表达自己的情愫 ,表现人与自然的融合。《雪国》细腻地描写了雪国的洁净美 ,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19.
陈利娟 《文教资料》2009,(32):23-24
《雪国》是川端康成的代表作,他因《雪国》等作品而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获此殊荣,原因之一是作品中传达出了独特的虚无关。本文分析了《雪国》的虚无思想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川端康成的名作《雪国》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研究《雪国》三个版本的汉译作品,针对其中的若干比喻表现进行考察,分析日译汉过程中应如何遵循翻译原则,以期达到较好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