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弘一法师李叔同临终前写了一首偈语,其中有这样两句:"执象而求,咫尺千里."意思是说:拘执于表象去探求大道,大道即使近在眼前,却也象远隔千里."道"总是相通,这句偈语是弘一法师修行的法门,又何尝不是我们理解句意的"法门"?  相似文献   

2.
“大方之家”最早见于《庄子·秋水》的“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一句.用来表示自己的知识短浅,见笑于博通大道之人。该句中的“大方”与《庄子·山木》的“猖狂妄行,乃蹈乎大方”中的“大方”一词相同,都指的是“大道”;成玄英在《庄子疏》中也指出:“方,犹道也。”由此可知,“方”犹“道”,而“大方”即“大道”,“大方之家”则引申  相似文献   

3.
《大道之行也》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其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对于文章开篇的“大道之行也”一句中的“之”字,我们八年级语文备课组的老师在一次讨论时有了不同的看法,大致观点如下: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有一句名言:“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有些语文教材在分析这句话的层次关系时,把它列为二重复句。这句话果真是二重复句吗?否。这句话是只有一个层次关系的单纯复句。“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是一个分句(单句),“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  相似文献   

5.
一、李洪志的身世李洪志1 995年编造的个人简历中称:“本人1951年5月13日出生于吉林省公主岭市,童年开始由佛家全觉大师传授独传修炼法门,8岁时修炼圆满”,“12岁时,道家师父八极真人找到我传授道家功夫”,“1972年又由道号真道子的师父传授大道所学”,“1974年又由佛家师父传授修炼大法直到出山”。在法轮  相似文献   

6.
统编教材将《中山狼传》中“乃区区循大道以求之,不几于守株缘木乎?”一句的“区区”注释为“不仅”。我认为,应注释为“辛苦”习妥。其理由是: 赵简子打猎,“驱车逐之,惊尘蔽夫,足音雷鸣,十步之外,不辨人马。”当找狼至东郭先生跟前时,人马气喘吁吁,汗流满面,不谓不苦。而东郭先生本意是要赵简子离开“大道”到歧路上去找狼,以达到他在“大道”上救助狼的目的。所以东郭先生辩道:狼比羊狡猾,你们却辛辛苦苦地沿大道找狼,这不是同守株待兔和缘木求鱼差不多吗?这样解释,似更合乎实际,顺  相似文献   

7.
报刊文萃     
“隐隐何甸甸”不是车声《孔雀东南飞》“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句中的“隐隐何甸甸”,课本注为“隐隐、甸甸,都是车声。”对此《江苏教育》八三年第十期发表的许总的文章,提  相似文献   

8.
陈白沙是明代“心学”肇始者。其功夫旨趣是“静”,而“静”之具体法门就是“静坐”。陈白沙由其身心体验抉发“静坐”之生发机制,并经由“静坐”功夫法门确立臻于莹然澄明心境的具体路径,明晰“心”与“理”吻合的“生生”内涵。从“心”与“理”吻合的“生生”内涵出发,可知陈白沙是儒非禅。  相似文献   

9.
魏亚飞 《考试周刊》2011,(7):233-233
古人云:“与人善言,暖与布帛。”日本有一句谚语:“讲一百大道理不如一句动人的话更能暖人的心。”现在我才真正地理解其中的真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教人化人,化人者也为人所化。教育总是互相感化的,互相感化,便是互相改造。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深处。”  相似文献   

10.
追求简单     
在有些学校,只要你到里面走一走便会发觉,原本要在“复杂”之中求“简单”的教育教学,如今却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不简单了。例如: 教育思想日渐庞杂。校园的墙壁上、大道旁、草坪上,“学会××”的口号比比皆是,应有尽有。有间教室里挂有4块条幅,每块4句计16句,皆为“学会××”,其中有一块是:“学会说话,学会走路,学会扫地,学会骑车。”真可谓“学”无止境。  相似文献   

11.
走的时候,是为了到另一个境界,停的时候,是为了欣赏人生。 在欧洲阿尔卑斯山中,有一条风景很美的大道上,挂着一句标语,写着“慢慢走,请注意欣赏!”  相似文献   

12.
《北京的金山上》有句歌词是“我们迈步在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唱起来很动听,但什么是“康庄大道”则知者甚少。其实,“康庄”一词还须从古代道路之制说起。古代道路之制中,“康”指五达,“庄”指六达。《尔雅》、《释名》对此都有所载,而且内容相同。《尔雅·释宫》云:“一达谓之道路,二达谓之歧旁,三达谓之剧旁,四达谓之衢,五达谓之康,六达谓之庄,七达谓之剧骖,八达谓之崇期,九达谓之逵。”  相似文献   

13.
通过《四阿含》中佛的教说与《转法轮》中李洪志邪说的多视角的比较研究,无可辨驳地断定:“世尊为法本,世尊为法主,法由世尊。”而李洪志却极力贬斥佛陀,诽谤佛法,大肆鼓吹“邪法”、“邪道”、“邪业”,无疑是“恶轮坏法轮”。因而,李洪志冒称的“法轮大法是佛家八万四千法门中的一法门”,不过是货真价实的邪教之一法门。  相似文献   

14.
《孔雀东南飞》这首著名的长篇叙事诗中,在焦仲卿送别刘兰芝的路上,诗歌是这样叙述的:“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关于“隐隐何甸甸”之句,历来的解释都是“行车的声音”。我觉得此解释欠妥,因为根据诗歌中叙述的事情,乃是一对恩爱夫妻生离死别的情景,把“隐隐何甸甸”单纯  相似文献   

15.
钱平安 《小学生》2007,(2):37-37
在生活中,也许是他人一句关心的话语,也许是老师家长的一次点头,也许是小朋友的一声召唤,都能让我们的天空充满阳光。正是热情而又爱动脑筋的小猪。使朋友长颈鹿路路和小象菲菲一同与他分享“跑车”带给他们的快乐,中最后一句:“跑车”在大道上唱起了欢乐的歌!其实表达的是三个小朋友心中充满了欢乐……[编按]  相似文献   

16.
《孔雀东南飞》:“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句中的“隐隐何甸甸”历来的解释都是“行车的声音”,我认为欠妥,根据诗歌中叙述的事情,乃是一对恩爱夫妻生离死别的情景,把“隐隐何甸甸”单纯解释为“行车的声音”,与诗歌内容不大吻合。 在《辞源》中,“隐隐”一词的意思:即忧戚貌。其下有几个例句:荀子儒效有这样一句“隐隐兮其恐人之不当也”;刘向九叹远逝又这样写道:“志隐隐而郁怫兮,愁独哀而冤结。”从这  相似文献   

17.
正所谓“大道若简”,“百年双流,以人为本,教育第一”这句双流人耳熟能详的口号,不仅是双流适度超前、优先发展教育战略智慧的个性化概括,更是双流教育均衡发展的精神气魄、民生情怀及其行动力量的整体性表达。从普及、巩固到整体提升义务教育水平,从注重办好名校、示范校到推进城乡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2003年第一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新入选了文言文《大道之行也》,课本对“外户”有注释,但本人似觉不妥,现提出来商榷。该文末句:“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课本第179页对“外户”和“闭”的注释:“⑦[外户]从外面把门扇合上。⑧[闭]用门闩插门。”若按这两个注解来疏通“故外户而不闭”,就会明显发现句意前后矛盾,与原句本意相悖。焦点集中在对“外户”的理解。其实,这里“外户”中的“外”并不作状语用,“户”也不作动词用。“外户”就是指“最外面的门”,即“大门”。疑点解决,整句意思便通畅:…  相似文献   

19.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不知何时起,马克思的这句名言就萦绕在了李京武心里,随着身世浮沉、道路艰辛,鼓舞着他直道而行。  相似文献   

20.
在宗教上,修持是由“凡”入“圣”所必经之路。道教的修炼法门众多,各法门有它形成的背景及时代因素。有的修持法门未必能适合于现代的社会。其较适合于今日社会者,大略可以分为由“有”与“无”入手,两种不同修炼方式。其中,《太上感应篇》、《太微仙君功过格》、《文昌帝君阴骘文》、《觉世真经》等,是由积功累善着手,“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太上感应篇》),属于“有”,有功过,有善恶,赏善而罚恶,积善去恶,可以无灾咎;此法门适合接引初阶人道者,以培养善念为基,以求诚意、正心。然后,则进而为养形与养神的工夫,养神更在养形之上。《太乙金华宗旨》、《玉皇心印妙经》、《悟真篇》、《参同契》等之修炼精、气、神,都属于“养形”之书,仍属于“有”。而《清静经》、《道德经》、《南华经》等则为“养神”之书,由“有”而返“无”,忘形忘智,忘我忘忘,弃物而人道,应是道教最高的修炼法门。易言之,今日道教之修持法门,可以始于《太上感应篇》,中于《玉皇心印妙经》,而终于《清静经》。《太上感应篇》以兴善,《玉皇心印妙经》以养形,而《清静经》以养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