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本质是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与自然生态系统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主要内涵可从政治理念、经济模式、社会文化等方面来慨括;根本措施就是必须构建以人为本的建设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2.
姚年红 《中国科技信息》2010,(13):297-297,300
本文从全面树立和落实循环经济发展观、构建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建立强大的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促成循环经济系统结构等多个方面系统地论述了着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3.
郭小亮  杨宏伟  申莹  徐建平 《资源科学》2010,32(12):2280-2285
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广泛传播,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绿色,作为一种理念已逐渐普及于生产生活中,如:绿色家电、绿色食品、绿色建筑等,在满足需要的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节约了资源。装备建设是国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走绿色发展道路有利于促进军事、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资源形势,指出资源缺乏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传统"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低效益"的粗放型装备建设路子,已不能适应新时期新阶段的国情军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装备发展战略,并着重分析了国外前沿理念及做法,最后指出我军必须大力加强绿色装备建设,深入开展绿色维修实践,高度重视资源替代研究,抓好装备资源再生利用,以期为装备建设提供决策支持和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4.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的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强度和促进可持续发展。通过运用综合措施,使资源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都能得到合理配置与高效、综合、循环利用,使不可再生资源、能源得到有效保护和替代,使污染物产生量最小化,并使废弃物得到无害化处理,实现发展与环境的双赢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同中国现实国情相结合的具体体现和客观要求。建设节约型社会面临多方面的障碍,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并优先推进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相关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5.
李娜 《中国科技信息》2009,(13):273-274,276
本文论述了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要性、客观性.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并对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塑社会应当采取的措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绥平  乔喜芝 《学会》2009,(3):28-30
<正>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政策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  相似文献   

7.
所谓环境友好型企业文化则是指企业将“环境友好”纳入企业文化当中,使企业上下形成保护环境、对环境承担责任的共同意识、价值观、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对“环境友好”共同承诺。环境友好型企业文化是一种责任文化,是一种人本文化。环境友好型企业文化体现一种软性管理理念。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责任已成为企业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8.
张宏科  刘勐伶 《大众科技》2008,(12):225-226
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选、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展开的重要时期,生态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不断加大。文章针对广西作为后发展的西部地区,如何在加快发展,促进西部开发过程中,走出一条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路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毛用泽院士,核监测与防护技术专家,1953年清华大学毕业后在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进修核物理专业。长期从事核试验效应、核监测与防护装备技术、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等科学研究,创建了我国核试验早期核辐射创建与放射性沾染的参数测量技术、现场辐射防护监测以及高空烟云取样技术等,荣立个人一等功。创建与发展了核监测装备系列化与标准化。主持完成了国家“七五”重点攻关课题“核电厂严重事故场外应急辐射监测研究”,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与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6年荣获首届军队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为国防科研的核监测与防护专业培养了一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至2006 年培养博士研究生与博士后共17名。  相似文献   

10.
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工业评价指标体系:以广东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界定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工业的内涵出发,建立了由3个层次和28个指标构成的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工业评价指标体系,没计出计算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工业综合评价指数的方案,并以广东省为例,对广东省工业在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1.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产生了重要影响.这反衬了贸易对我国的重要作用。过去三十多年来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消化了国内巨大的生产能力,使我们能够持续实现贸易顺差.快速增加经济财富。目前金融危机虽然导致外需突然下降,影响了出口,但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复苏。外贸将再次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2.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应关注的三大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一方面要依赖于生态环境法律意识的培养,它有利于实现在法制状态下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另一方面要依赖于生态环境立法的完善,它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此外,要依赖于生态环境法律制度的创新,它满足了环境友好型社会法制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3.
循环经济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源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益凸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整体论、系统论思想是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生态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循环经济的实践基础。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核心问题首先是要解决环境问题,而解决环境问题的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发展循环经济。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建设"两型社会"是我国的宏伟目标,创建环境友好型卫生城市是加快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环节和努力方向.阐述了环境友好型卫生城市的内涵,分析了创建环境友好型卫生城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当前创建"两型社会"作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5.
根据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内涵与特征,设计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评价监测指标体系,并运用该指标体系和综合指数方法对全国及各地区2005—2008年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进展情况作了测算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在资源节约与环境治理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要实现预期目标还需进一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发展观是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观点。上个世纪二战后兴起的发展经济学,是较早期的发展观。它根据对发达国家发展的经验总  相似文献   

17.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两型社会”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经济发展中如影随形的高消耗、高污染和资源环境约束问题,中国开始寻求经济发展方式的全面转变,走节约型发展道路.而发展循环经济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根本上缓解环境和资源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和途径,也是建设"两型社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简要介绍了黑龙江垦区基本情况,论述了黑龙江垦区开展"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性,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9.
杜峰 《科教文汇》2008,(3):116-116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中央正式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然而现实是似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势不两立的两类事物。由于环境问题的出现越来越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因此世界范围内都掀起了一场保护环境的热潮。本文尝试从法理基础和经济基础分析一下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环境友好(Environmentally friendly)型社会的构建已经成为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关键,而作为市场经济主体力量的企业,必然成为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支撑力量,因而构建环境友好型企业的问题也就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努力方向,从历史的视角透视了环境友好型企业的基本发展脉络,从而为中国企业如何构建环境友好新模式提供路径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