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于娜 《科技管理研究》2014,(10):159-165
通过引入logistic曲线方程,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划分为孕育期、成长期、发展期和成熟期4个阶段,并分析产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特征。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例,采用基于因子分析的logistic实证模型对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初步迈入成熟期。  相似文献   

2.
《软科学》2015,(10):53-58
以组织学习为调节变量,研究家族导向、创业导向与家族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通过181份家族企业调查问卷数据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家族导向和创业导向分别与家族绩效及企业绩效形成倒U型关系,但这种关系在组织学习的调节下会被矫正;家族导向和创业导向的交互作用对于家族绩效和企业绩效都有显著正相关作用。上述结果说明,适度的家族导向和创业导向及其有效耦合是家族企业成长的重要机制,组织学习能力则有助于家族导向和创业导向的耦合。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光伏这一新兴产业的两个典型案例——尚德和Solyndra的破产为例,分析中美新兴产业扶持政策的主要方式,以及政策对企业经营的影响。通过案例对比分析发现,政府干预扶持会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企业的发展和产业的壮大,但同时,过度扶持会造成企业盲目扩张等问题。相比于美国,中国的产业环境尚不完善。因此中国政府在未来新兴产业的培育上,一方面可以采用直接方式对新兴产业的企业给予优惠补贴,另一方面,则应重点从研发、市场需求、融资环境、产业引导和进退出机制等方面培育新兴产业的软环境,从整体上引导和促进新兴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以战略性新兴产业民营A股上市公司的2014-2018年度财务报告数据为研究对象,探讨环境不确定性、会计稳健性对公司研发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会计稳健性对公司研发创新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环境不确定性对公司研发创新具有负向影响,会计稳健性是对环境不确定性的一种谨慎反映,可以抑制环境不确定性对公司研发创新的负面影响.通过区...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的风力发电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但由于内源性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技术高度战略化与产品低市场利基的矛盾等原因,使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低端锁定的风险。本文以风电设备制造业为例,通过分析全球的竞争格局以及我国以引进技术支撑规模制造优势、通用零部件的生产优势与关键零部件的进口依赖并存等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特征,得出距离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标准仍有不小差距。为避免低端锁定,本文提出关键共性技术的战略性攻关、赋予龙头企业创新责任与创新激励等六条风电设备制造业实现价值链攀升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当前促进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重点,而财政支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具有引导与扶持的关键作用。以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财政支持DEA效率测度结果为基础,构建分析效率影响因素的Tobit模型。实证结果表明,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财政支持综合效率均值较低的原因是规模效率较低,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政府采购都有助于提高财政支持的效率,但财政补贴的效果是最明显的。因此,应利用市场化操作的手段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实现财政资金的循环使用,而且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应采用不同的财政支持手段。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物联网产业三个政策制定过程为研究对象,采用纵贯研究、访谈以及内容分析相结合的定性研究方法,讨论了政府是如何进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制定。研究结果显示:政策决策者将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制定过程分割为多个子决策过程,并且在每个子决策中,通过互动形成并实施众多微观决策,同时这些互动发挥了信息获取、行动协调、行动承诺和政策承诺四种功能。  相似文献   

8.
首先分析了我国电子政务的绩效现状,并从绩效评估的角度分析了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重点讨论了如何通过绩效评估引导电子政务的发展与转型。  相似文献   

9.
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创新模型,以大同市新能源产业为例,对其当前出台的新能源产业创新政策进行梳理分析。在此基础上给出大同市新能源产业政策创新存在的问题和完善建议,以期为其他后发地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一定的政策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0.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内在需求,正成为我国创新产出的新引擎。本文通过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分析江苏省各地区2012-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对专利产出的拉动作用,研究表明江苏省各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产出显著提高,空间集聚性较强,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对专利产出的拉动作用具有时间衰退性。由鉴于此,为促进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各地区应提高产业创新知识共享能力、加强各地区产业集聚水平以及延长战略性新产业链。  相似文献   

11.
剖析了企业如何根据自身所具有的比较优势来选择实验室经济的实施模式;并基于区域内的优势资源和现实条件,阐释了株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实验室经济融合发展的方略。  相似文献   

12.
李艳妮  郝喜玲  郑方 《软科学》2023,(8):119-125
以2014—2018年创业板中互联网和软件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联立方程组模型和3SLS估计方法考察创业导向与创业企业成长之间相互影响的内生关系,以及CEO个体特征在其中的影响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创业企业前期采用创业导向战略促进当期企业成长,而企业成长也会反馈作用于当期的创业导向战略。同时,职能经验越丰富,创业导向的促进作用越强烈;受教育程度越高,创业导向的促进作用反而被削弱;而政治联结和两职合一未能发挥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系统、流程和政策特性,构建一个融合培育系统、培育机制和培育政策的产业培育模型,并基于广东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基础,在培育系统构建、培育机制优化和培育政策建议三个层面进行模型应用的实证分析,以期在理论和实践上解决困扰当前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4.
将新兴产业需求拉动因素分解为需求规模和需求结构两个维度,同时将需求规模区分为总体需求规模与有效需求规模,从微观层次刻画总体需求、有效需求、需求结构等需求拉动因素在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微观作用机制。实证结果发现:新兴产业总体需求规模的扩大,并不必然全部转化为新兴产业发展的驱动力,有效需求规模及需求结构的调整才是新兴产业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需求结构在我国新兴产业成长中的贡献关联度明显偏低,我国新兴产业的成长发展需要高度重视国内市场的培育并优化需求结构。  相似文献   

15.
立足于企业层面,综合全球价值链与生产网络、创新能力与技术学习和产业集群与创新体系三种范式,构建"环境-路径-绩效"的效果评估框架,运用珠三角调查数据来分析从事新兴产业的企业升级现状,指出其中存在的优势与劣势,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正确选择适合区域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更是产业成功发展的关键,但目前各地区存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过度趋同及对重点领域选择研究不足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首先确定了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选择的依据,并以此为基准构建了相应的评价体系。其次,以西安航空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领域选择为例,在进行详细调研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备选领域进行选择,确定了西安航空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17.
土木工程专业评估是保证和提高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工程教育走向国际化的必然之路。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既需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也需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能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因此实验教学是土木工程专业教育的重要环节。近几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以土木工程专业评估为导向,围绕实验教学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实验教学的改革和探索。这些改革措施的实施显著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实现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王钧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6):65-69
通过构造区域中小企业成长发展评价模型,从区域中小企业发展规模、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等四个方面评价区域中小企业的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和增长水平,并以珠江三角洲地区2001—2009年度的中小企业发展数据为例,对珠三角地区中小企业的成长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9.
过去对于成长曲线模型成长上限之推估方式议题并未深入探讨,因此选定线传煞车系统、线传转向系统、车用室温热像器、有机薄膜晶体管与纳米碳管场发射显示器等五项技术之美国核准专利数量作为研究对象,透过成长曲线技术预测方法,针对成长上限进行敏感度分析,再以平均绝对差误差分析进行验证,藉此判断各项技术之发展状态及其预测模型之预测效果的优劣.在预测模式敏感度分析方面提出成长上限敏感度的分析模式,不仅可获得建议之成长上限值,更可藉此推估一反曲点之年限区间;在预测效果比较分析方面,珀尔曲线之预测效果明显优于甘培兹曲线,表示此等技术之成长曲线皆呈现对称.建议将来若需针对新兴技术进行预测,珀尔曲线较甘培兹曲线更适宜使用.  相似文献   

20.
在"供给面+需求面+环境面"的政策工具分类的基础上,结合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三个政策作用维度,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政策路线图分析框架。基于该框架,以广东省LED产业为例,描绘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政策路线图,并对未来广东LED产业培育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