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杂谈三则     
欧阳修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刘禹锡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其实,山水如何,全在自己心中。有人说,世界上并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再美的东西,也难以让每个人满意。山水本是自然,关键看自己是否悦纳。就教师而言,如果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如果有一副赏心悦目的心情,即使山不是很峻拔,也能用悦纳的心态去欣赏它;即使水不是很清纯,也能用发展的眼光去赞美它。山有巍峨与雄浑,也有幽静和俊逸;水有飞流与壮阔,也有飘逸和轻柔。无论是富饶还是贫瘠,也无论  相似文献   

2.
有人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你相信命运的安排吗?有人说: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需要自己去努力,才能得到成功。  相似文献   

3.
有人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你相信命运的安排吗?有人说: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需要自己去努力,才能得到成功。与自学相识是在中师第三年,那时我们学校已有许多同学参加了自考,于是我也想尝试一下自考的滋味。我就要求父亲给我报了名,但拿到准考证时,我几乎绝望  相似文献   

4.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以一个“乐”字贯穿全文.但是作者究竟为什么而“乐”,人们却有不同的解说.有人说他乐在“治滁有方”,有人说他乐在“与民同乐”.其实,正如欧阳修自己所说的那样,他的乐是在“山水之间”.对于瑯玡山水,作者有一段专门的描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  相似文献   

5.
美感是美的反映。什么是美?十九世纪俄国著名的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是生活”。生活中的确充满着美,但也不是所有的事物和现象都是美的,在生活中有美也有丑。有人说:“凡是我们认为美的东西,总是和生活的需要联系在一起的。”需要的东西确实有不少是美的,但需要的又不一定都美。环境是人们生活需要的吧,有的环境是美的,但也有的就是不美。又有人说:“美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丑  相似文献   

6.
千年名作,魅力持久,原因何在?在于它内容的丰富性,在于它解读的多元性。正是这种多元性,使得每一遍阅读都能给我们新的感悟。《醉翁亭记》正是这样的名篇。可能很多人认为已经把它读懂了,看透了,因为作者明明白白地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嘛!而笔者认为“醉翁之意不在酒,亦不在山水”。《醉翁亭记》的第一层内容是“醉”,是因酒而醉;“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是《醉翁亭记》的第二层内容;第三层是“与民同乐”,这一层的意思在文中有很明确的表现。但是,很少有人看到作者秘而不宣的第四层内容。当然,作者秘而不宣,读者却…  相似文献   

7.
《风筝》是鲁迅《野草》中的一篇。有人说:“这一篇的主题思想……是在解剖自己,在深刻地批判自己。”有人又说:《风筝》中的“我”,“决不是鲁迅自己”,它的主题也“不是什么‘自我批  相似文献   

8.
美术学院上第一堂油画课时,老师把一幅仿制的《蒙娜丽莎》挂在黑板上,然后问道:“请同学们告诉我,蒙娜丽莎美在哪里?”学生们踊跃回答,有人说眼睛很美,有人说额头更美,也有人说蒙娜丽莎的手是最美的.因为蒙娜丽莎几乎是完美的,所以她身上无处不美,怎样回答都不过分.  相似文献   

9.
《世说新语》中的魏晋士人与自然山水之美相得益彰。魏晋士人在现实生活中无以寄托自己的深情,遂将之转化为“物情”,“通物情”为他们的深情找到了一个寄托园地——自然山水。士人们畅游自然山水,就有精神回乡的感觉,也使他们展示出飘逸的人格美。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美是到处都有的。也有人说,爱美是人的天性。美是什么?却又扑朔迷离,人言言殊。古希腊赫赫有名的美学家柏拉图考察了漂亮的小姐、母马、竖琴、汤罐,以为都不如女神美,但终究说不清什么是美,只得慨叹“美是难的”!当代美国以倡导“科学美学”著称的美学家托马斯·门罗认为:“对于‘什么是美’这一问题的唯一简单明了和正确的答案是:‘美是指那些曾经运用过美这一名称的许多不同的事物,对这些事物,人们至今尚未  相似文献   

11.
程仲 《教育文汇》2006,(5):60-62
语文教师岑夫子爱喝酒,酒量也很“海”。每当有人请客,因为其年纪最大,所以,即使有学校领导在座,也总被众人按坐在首席。面对着满桌的美馔佳肴,岑夫子是绝对不会因为饥肠辘辘而率先动箸的。夫子之意不在菜,在乎杯中之酒也。他会十分镇定地端坐着,好似武林高手,“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地伺机接招。家长和教师们站起来敬酒,他也不计较你喝多少,口里说着“坐着喝  相似文献   

12.
标准答案     
久负盛名的美国西点军校有一个久远的传统 ,遇到学长或军官问话 ,新生只能有四种回答 :“报告长官 ,是。”“报告长官 ,不是。”“报告长官 ,不知道。”“报告长官 ,没有任何借口。”除此之外 ,不能多说一个字。比如 ,你的皮鞋不亮 ,学长问 :“你认为你的皮鞋这样就算擦亮了吗 ?”你第一个反应肯定是为自己辩解 :“报告长官 ,刚才排队时有人不小心踩了我”或“报告长官 ,皮鞋刚擦亮就遇上了下雨天” ,也许还有其它这样或那样的理由可以为自己辩解。但是 ,在西点军校不行 ,所有的辩解都不在那四个“标准答案”里 ,所以 ,即使你满心不愿意 ,也…  相似文献   

13.
《桂林山水》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它通过描绘桂林山水奇特的美 ,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 ,赞美祖国的思想感情。一、导游式的入题上课伊始 ,我便问学生 :“谁知道广西什么地方最美?”学生们纷纷回答 :“桂林。”我追问 :“你们去过桂林吗?”学生摇头。我紧接着问 :“想去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 :“想!”我笑着说 :“老师也没去过 ,也很想去。听说那儿的山水格外美呢!这节课 ,就让咱们一起从课文中去游览桂林的山水 ,好吗?”我随即板书课题。这种导游式的入题 ,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学生。二、理清层次 ,整体感知入题后 ,先让学生聆听配乐朗…  相似文献   

14.
创意话题 西方著名美学家、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什么是美?有人说:“时髦就是美。”李白认为,朴素才是美,有诗为证:“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有人说:生活是美好的。当你用善感的心灵去观察生活时,当你用真诚的心去拥抱生活时,你会觉得这世界真美。这人间真好,这人们真可爱!当你亲近自然,走进自然时,你会觉得一切都很天然,一切都很精彩,一切都很奇妙!  相似文献   

15.
<正>读《醉翁亭记》,学生多为两个问题所困惑:一是名为醉翁亭作记,但全文摹写醉翁亭的只有“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等寥寥几笔,所“记”俨然不在于亭,何以如此?二是文中明明说“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山水之乐”,却又道“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该做何解?对此历来多有探讨,这里笔者也献芹一二。问题一:“记”不在亭,则“记”在何处?何以如此?  相似文献   

16.
无言之美,确实是一种难以言喻的美丽,或者说是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美丽。作者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从古今中外的名著中找寻例证,道出自己的观点。美,不是绝对的,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美也有缺陷之处,维纳斯是美的化身,但她的断臂不也有人认为是缺陷吗?其实,缺陷也是一种美。作者在文章中作了很好的阐述与论证,认为无言之美是一种美的极致,有许多美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这种见解不无可取之处。本文以“无言之美”为题,紧紧围绕这个切入点进行深入细致的议论。应该说,在整个论证过程中,作者所撷取的事例,既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又使主题思想更深了…  相似文献   

17.
优质的语文课堂,能充分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积极性,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勇敢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真诚地表露自己的感情。这样的课堂才有利于促进学生语言思维的发展。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启迪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乐说愿写呢?一、捕捉焦点,观察生活,培养发现美的“小眼睛”生活中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波利亚也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的。”在学习中,把学生带到广阔的生活中学语文;共同观察那些有情趣的内容,指导学生去尝试发现自己身边的焦点、热点话题,努力使学生…  相似文献   

18.
<正> 在美学中,美是最基本、最中心的范畴,但由于美的具体形态和它们审美特性的不同,还有其他一些范畴,如崇高与优美,悲剧与喜剧、丑等。什么是崇高呢?有人说它是“艰难的美”,有人称之为“伟大的美”。这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如果用简单明瞭的语言来回答,把两者综合起来,可以说:崇高是艰难而伟大的美。  相似文献   

19.
李白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美,亚里士多德说“美是一种善”,苏霍姆林斯基则说“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热爱美、欣赏美、追求美是每个人的天性,美无时无刻不在激荡和净化着我们的心灵。语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20.
释义,是一种重要的说理方式。不少文题,要解释概念。如“生命的价值不在延续而在闪光”这个文题是一个判断,也是文章的主旨。但是什么是“延续”,什么是“闪光”,二者有着怎样的关系,要有正确的理解。“延续”是指寿命的延长;“闪光”是指“贡献”和“创造”。明乎此,可知题意是:生命的价值不在寿命的延长而在于创造和贡献。“延续”和“闪光”出现在“不在……而在……”的语言形式中,二者是对立的吗?有人说,生命的价值在于在延续中闪光,强调的是两者的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